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829发布日期:2019-10-13 00:3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层叠支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电池模组层叠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国家对新能源领域的大力推广,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新能源车辆也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影响新能源车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而目前针对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是在车辆上布置较多的电池。

由于车辆的空间有限,为了容纳更多的电池,需要将电池层叠堆放,而将电池层叠堆放需要用到支架,现有的支架一般使用挤压成型的铝型材,但是铝型材支架的平面度难以控制,安装精度差。此外,挤压铝型材需要在挤压成型后加工出大量的减重腔,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时间,生产效率低,且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层叠支架,以能够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其包括:

基座;

下支架,包括呈平面状的隔离单元,以及间隔布置在所述隔离单元上、并与所述隔离单元一体成型的两隔挡单元;所述下支架可与所述基座扣合固连,并由所述隔离单元、两所述隔挡单元及所述基座围构成可容置电池模组的下层空间;

上支架,具有两间隔布置、并分别与所述下支架固连的侧挡单元,且两所述侧挡单元与所述隔离单元围构成可容置所述电池模组的上层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经由铸造的方式成型。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侧挡单元靠近所述下支架的一侧,且沿所述侧挡单元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外凸的连接面。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侧挡单元底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并于所述下支架上构造有可分别插设于所述两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进一步的,于两所述隔挡单元上构造有上下交错布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上支架固连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构造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面布置的安装孔,以构成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基座的固连。

进一步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侧壁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隔离单元的下表面上构造有交叉布置的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通过设置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下支架,以及安装在下支架上的上支架,三者是独立设置,并通过组装而连接在一起,其之间的定位面可通过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方式进行成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可具有较高的安装精度。

(2)铸造成型的方式结构简单,减重结构可一并铸造成型,减少采用机加工的工作量,可降低成本。

(3)连接面间隔布置,可降低加工量,并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具有电池模组,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池模组经由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进行层叠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上述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在基座上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下支架的轴测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11-底板,12-横梁,101-螺纹孔,2-下支架,21-隔离单元,22-隔挡单元,221-第一安装面,222-第二安装面,223-避让空间,224-侧壁,225-加强肋,226-加强筋,227-定位柱,201-安装孔,3-上支架,31-侧挡单元,311- 连接面,301-减重孔,302-通孔,303-定位孔,4-电池模组,41-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如图1所示,该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包括基座1,以及下支架2,该下支架2具有呈平面状的隔离单元21,以及两间隔布置在隔离单元21上、并与隔离单元21一体成型的隔挡单元22,该下支架2可与基座1扣合固连,并由隔离单元21、两隔挡单元22以及基座1围构成可容置电池模组4的下层空间。此外,该电池模组层叠支架还包括上支架3,该上支架3具有两间隔布置、并分别与下支架2固连的侧挡单元31,且两侧挡单元31与隔离单元21围构成可容置电池模组4的上层空间。

作为基座1的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 2所示,其包括底板11,以及平行且间隔固定在底板11上的两个横梁12。两横梁12在底板11上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焊接,当然也可以采用栓接或铆接。为了对电池模组4进行较好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横梁12的截面均呈“L”形,且两横梁12的底部相对布置,以承载电池模组4。两横梁12的厚度大于底板11的厚度,因此用两横梁12承载电池模组4的稳定性更好,相比于加厚底板11的厚度,此方案可以节省材料成本,并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当然,基座1也可以为其它形式,比如可以直接由底板11构成。

作为下支架2的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隔离单元21具体由隔板构成,而隔挡单元22则具体由分置于隔板的两侧、并垂直于隔板向下延伸的挡板构成。两挡板之间的间距与两横梁12之间的间距相同。在下支架2与基座1扣合固定后,上述的隔板、两挡板及两横梁12所围构成的长方体空间构成了可容置电池模组4的下层空间。隔板优选采用耐火材料,以在某一层电池模组4起火时能够有效保护另一层的电池模组4。

为了构成电池模组4在下层空间内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两横梁12的上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螺纹孔101,并对应的在电池模组4的两侧固连有可分别搭接在两横梁12上表面的上支臂41,在支臂41上开设有与螺纹孔101一一对应、且同心布置的过孔,以采用螺栓与螺纹孔101螺接的方式构成电池模组4的固定。

为了构成下支架2与基座1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挡板上、且沿挡板的长度方向构造有上下交错布置的第一安装面221和第二安装面222。其中,各第一安装面221用于固定上支架3。在各第二安装面222 上均构造有贯穿第二安装面222布置的安装孔201,且各安装孔201与部分的上述过孔及螺纹孔101同心布置。优选的,安装孔201与上述的过孔呈隔一的方式布置,即两安装孔之间隔着一个过孔,该过孔仅用于固定电池模组4,与安装孔201同心的过孔则用于同时固定电池模组4和下支,同样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构成下支架2与基座1的扣合固定。为了避免挡板的下表面和仅用以构成电池模组4固定的螺栓相干涉,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挡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弧形的避让空间223,而将避让空间223设置呈弧形,易于成型,并可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下支架2开裂。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支架2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在第一安装面221和第二安装面222的侧壁224倾斜布置,且由各安装孔201 的两侧向侧壁224延伸布置有加强肋225,并在隔板的下表面上还设有若干组交叉布置的加强筋226。

为了便于下支架2的成型,本实施例中,该下支架2整体采用铸造的方式加工成型,只需部分配合面如第一安装面221及挡板的下表面需要进行加工,加工工作量较小。

作为上支架3的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两侧挡单元31均有呈条形板状的侧板构成,两侧板分别固定在下支架2的两侧上,且隔板与两侧板围构成了可容置电池模组4的上层空间。

为了减轻支架的重量,以有利于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本实施例中,如图 1和图5所示,在侧板上布置有减重单元。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减重单元由沿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侧板上的减重孔301构成。本实施例中的侧板也可采用铸造的方式成型,上述的减重单元可一并铸造成型,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施例中,侧板固定在下支架2上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侧板的下表面上、且沿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若干外凸于侧板下表面的连接面311,且各连接面311与上述的第一安装面221一一对应布置。在侧板上构造有沿侧板的高度方向贯穿侧板及各连接面311的通孔302。对应各通孔302,在第一安装面221上开设有螺纹孔,以同样采用螺栓的方式构成侧板在下支架2上的固定。通过设置间隔布置的连接面311,相比于将整个侧板的底面作为连接面,可减少侧板所需的加工面积,降低加工要求,节省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4在上层空间的固定方式如图1所示,上述开设在侧板上的通孔302与电池模组4支臂41上的过孔同心布置,即螺栓可穿过过孔、通孔302并与位于第一安装面221上的螺纹孔螺接,以同时构成上支架3与电池模组4的固定。

由于需要将侧板与电池模组4同时进行固定,为了防止安装时侧板倾倒,造成安装不便。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各侧板的下表面,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构造有定位孔303,并于下支架2的上表面上构造有可插设于各定位孔303内的定位柱227。且定位柱227的顶端呈锥形,以便于在插装于定位孔303时进行导向,在安装侧板时,可通过定位孔303与定位柱227 插装的方式构成侧板在下支架2上的预固定,方便的进行后续螺栓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降低支架的加工时间,及加工成本,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安装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在车辆上布置有动力电池,至少部分所述电池模组4经由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进行层叠布置。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应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池模组层叠支架,可降低成本,且便于电池模组4的层叠布置,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