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26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整车(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移动补电车、移动储能包等,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也进一步的提高。在快速充电过程中电池和其他载流体会产生大量的热,而箱体本身是一个密封装置,因此箱体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当箱内的温度超过电池的温度极限时,将会导致电池寿命降低、电池容量损坏等不良后果。由此,散热是必须的。现有的电池模组散热方式常用的是液冷和风冷。液冷系统结构空间尺寸大、结构复杂。风冷一般是安装在电池箱内部,其风速为定值,由于受装配工艺的限制和内部模组阻力的局限,箱内不能完全形成密闭的风道,使得风扇起不到真正的循环作用,导致箱体内部中心地带产生热堆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均匀,散热效率高的电池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多个连接件、汇流板、多个密封圈、固定板及风扇;所述汇流板包括第一汇流板、第二汇流板、正极汇流板及负极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汇流板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正极汇流板开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孔;所述负极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第四散热孔;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汇流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汇流板的一侧、所述正极汇流板的一侧及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一侧;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汇流板的两侧组成一个电池组,所述正极汇流板设置有连接件的一侧设置于一个电池组的一侧形成第一串联组,所述负极汇流板设置有连接件的一侧设置于另一个电池组的一侧形成第二串联组,所述正极汇流板及所述负极汇流板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汇流板设置有所述连接件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串联组及所述第二串联组远离所述正极汇流板及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一侧,所述密封圈固定于所述第一串联组及所述第二串联组的第一汇流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单体电池及所述第一汇流板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汇流板远离所述单体电池的一侧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汇流板相对的配合孔,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配合孔相对。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托盘,所述第一串联组及所述第二串联组放置于所述托盘上;所述第二汇流板的一侧固定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单体电池及所述第二汇流板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托盘上呈直线排布。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个单体电池为圆柱状锂电池且两端分别形成凸起的正极及负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一汇流板的两侧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孔的两侧,所述单体电池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汇流板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贯穿所述第二汇流板的两侧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孔的一侧,所述单体电池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汇流板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正极孔,所述正极孔贯穿所述正极汇流板的两侧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正极孔的一侧,所述正极汇流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形成有正极片;所述负极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负极孔,所述负极孔贯穿所述负极汇流板的两侧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负极孔的一侧,所述负极汇流板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形成有负极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上开设有多个风扇螺孔,所述固定板上配合孔周围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风扇螺孔的安装孔,用螺丝穿过所述风扇螺孔及所述安装孔将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新型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电池箱内形成循环风道,散热均匀,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一汇流板的第一视角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100,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0、多个连接件20、汇流板30、多个密封圈40、固定板50、风扇60及托盘70。

如图5所示,每个单体电池10为圆柱状锂电池且两端分别形成凸起的正极11及负极12。

所述连接件20与所述单体电池10的正极11或负极12相配合。

所述汇流板30包括第一汇流板31、第二汇流板32、正极汇流板33及负极汇流板34。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汇流板3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图未示)。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一汇流板31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件20,即所述第一汇流板3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20。所述单体电池10通过所述连接件20与所述第一汇流板31电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板31还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311。

所述第二汇流板3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321。所述第二孔321贯穿所述第二汇流板32的两侧面。多个所述第二孔321的同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20,即所述第二汇流板3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20。所述单体电池10通过所述连接件20与所述第二汇流板32电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板32还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322。

如图2所示,所述正极汇流板33上开设有多个正极孔331。所述正极孔331贯穿所述正极汇流板33的两侧面。所述正极孔33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20,即所述正极汇流板3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20。所述正极汇流板33远离所述连接件20的一侧形成有正极片332。所述正极汇流板33还开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孔333。

所述负极汇流板34上开设有多个负极孔341。所述负极孔341贯穿所述负极汇流板34的两侧面。所述负极孔34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20,即所述负极汇流板3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20。所述负极汇流板34远离所述连接件20的一侧形成有负极片342。所述负极汇流板34上还开设有多个第四散热孔343。

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0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汇流板31的两侧组成一个电池组101,所述正极汇流板33设置于一个电池组101的一侧形成第一串联组102,所述负极汇流板34设置于另一个电池组101的一侧形成第二串联组103。

所述密封圈40为方框形,所述固定板50大致呈矩形状。所述密封圈40的尺寸大致与所述固定板50的尺寸一致。所述固定板50开设有与所述风扇60相配合且与所述第二汇流板32相对的配合孔51。所述风扇60上开设有多个风扇螺孔61,所述固定板50上配合孔51周围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所述风扇螺孔61的安装孔52。用螺丝穿过所述风扇螺孔61及所述安装孔52将所述风扇60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60数量为两个,对应的,配合孔51的数量也为两个。

所述托盘7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串联组102及所述第二串联组103,并可以收集单体电池10泄漏的电解液。

组装时,先将所述连接件20固定于所述第一汇流板31的两侧、所述第二汇流板32的一侧、所述正极汇流板33远离正极片332的一侧及所述负极汇流板34远离负极片342的一侧;接着将所述风扇60贴靠于所述配合孔51边缘并与所述配合孔51相对,用螺丝穿过所述风扇螺孔61及所述安装孔52将所述风扇60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0;然后将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0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汇流板31的两侧,分别组成两个电池组101,所述两个电池组101的第一汇流板31数量一致,将所述正极汇流板33设置有连接件20的一侧固定于一个电池组101的一侧形成第一串联组102,所述负极汇流板34设置有连接件20的一侧固定于另一个电池组101的一侧形成第二串联组103,将所述第一串联组102及所述第二串联组103放置于所述托盘70上,其中所述正极汇流板33及所述负极汇流板34位于所述托盘70的同一侧;再将所述第二汇流板32设置有所述连接件20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串联组102及所述第二串联组103远离所述正极汇流板33及所述负极汇流板34的一侧,所述第二汇流板32用于所述第一串联组102及所述第二串联组103的进一步串联电连接,将所述密封圈40固定于所述第一串联组102及所述第二串联组103的所述第一汇流板31及所述第二汇流板32的一侧,所述密封圈40与所述单体电池10、所述第一汇流板31及所述第二汇流板32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密封圈40将所述第一串联组102及所述第二串联组103分成第一区域104及第二区域105(如图4所示);最后将固定有所述风扇60的固定板50固定于所述第二汇流板32远离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一侧。所述密封圈40及所述固定板50在所述托盘70上呈直线排布。所述单体电池10工作时产生热量,所述风扇60转动迫使风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04,带走所述第一区域104内单体电池10的热量,同时风扇60迫使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04后的风流向所述第二区域105,带走所述第二区域105内单体电池10的热量,风流经所述第二区域105后流向所述风扇60,因此,在电池箱内形成循环风道,带走所述单体电池10产生的热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新型的电池模组通过在电池箱内形成循环风道,散热均匀,散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