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16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电芯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手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便携式DVD和数码相机等移动设备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同客户需要不同外形尺寸的电池,特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适用的电池,对电芯的尺寸、平整度要求较高。在制造电池的自动化生产线中,特别是电芯在封装、折边之后,电芯的尺寸及其表面的平整度存在一定偏差,因此电芯整形在锂电池生产中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目前市场上的电芯整形设备仅能对单一规格的电芯进行整形,兼容性差,导致电芯的制造成本增加;同时,现有的电芯整形设备通常采用冷压技术,其整形模具结构存在一定不足,电芯的整形存在外观不平整、折边破损、起皱现象,影响到后工序生产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整形装置,其能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电芯的整形,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整形装置,包括支架和整形机构。整形机构包括:下固定板,固定在支架上;侧活动板,位于下固定板的上方且设置在下固定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且能够在下固定板上沿宽度方向移动;调节板,设置在下固定板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且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以及上压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滑动设置在侧活动板上并能够沿侧活动板上下移动,且上压板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抵靠在调节板的顶部,其中下固定板、侧活动板、调节板和上压板围成整形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通过调整侧活动板、调节板和上压板的位置,可以自由调整整形腔的大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电芯的整形,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的前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的底板回转过程的简化示意图;

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的整形腔的简化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架 265滑轨

11进料口 27弹力机构

12出料口 3连杆机构

2整形机构 4上下料机构

21下固定板 41底板

22侧固定板 42顶升机构

221开口 43进料驱动机构

23侧活动板 44出料驱动机构

24侧压驱动机构 B调节板

241侧压伺服电机 R导轨

242丝杠 C导柱

25上压板 G滑槽

26上压驱动机构 P通道

261固定架 S整形腔

262上压伺服电机 U上下方向

263凸轮 W宽度方向

264连接杆 L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

参照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包括支架1和整形机构2。整形机构2包括:下固定板21,固定在支架1上;侧活动板23,位于下固定板21的上方且设置在下固定板21沿宽度方向W的一端,且能够在下固定板21上沿宽度方向W移动;调节板B,设置在下固定板21沿宽度方向W的另一端,且能够沿上下方向U滑动;以及上压板25,沿宽度方向W的一端滑动设置在侧活动板23上并能够沿侧活动板23上下移动,且上压板25沿宽度方向W的另一端抵靠在调节板B的顶部,其中下固定板21、侧活动板23、调节板B和上压板25围成整形腔S。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通过调整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移动)、调节板B(沿上下方向U移动)和上压板25(沿上下方向U移动)的位置,可以自由调整整形腔S的大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电芯的整形,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至图3,整形机构2还包括:侧压驱动机构24,与侧活动板23相连,并带动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移动;上压驱动机构26,与上压板25相连,并带动上压板25沿上下方向U移动;弹力机构27,与调节板B相连,对调节板B施加向上的弹力。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6,待整形的进入整形腔S后,侧压驱动机构24驱动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靠近调节板B(在宽度方向W上固定),侧活动板23和调节板B挤压电芯沿宽度方向W的两个侧面,从而对电芯的侧面进行整形;上压驱动机构26驱动上压板25向下移动(上压板25还会随着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移动),同时向下挤压调节板B,而电芯夹持在上压板25和下固定板21之间,所以上压板25和下固定板21分别从电芯沿上下方向U的两个端面挤压电芯,从而对电芯的端面进行整形。当整形完成后,上压板25向上移动,弹力机构27的弹力推动调节板B向上移动,保证调节板B的顶部与上压板25接触,保证整形腔S的封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弹力机构27可包括固定在调节板B的导柱和套设在导柱上的弹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至图3,整形机构2还包括:侧固定板22,固定在下固定板21上并位于调节板B的上方,且具有供调节板B和上压板25上下移动的开口221。开口221能够避免调节板B和上压板25移动时与侧固定板22干涉。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侧压驱动机构24包括:侧压伺服电机241,固定在侧活动板23上;以及丝杠242,枢转连接在侧固定板22和侧活动板23上。侧压伺服电机241转动时,通过丝杠242带动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靠近或远离侧固定板22。侧固定板22上固定有螺母,丝杠242与螺母螺纹连接,丝杠242转动时沿着宽度方向W移动,从而带着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移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上压板25通过沿上下方向U延伸的导轨R与侧活动板23连接。因此,上压板25只能相对侧活动板23作上下移动,当侧活动板23沿宽度方向W移动时,上压板25也随之移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侧活动板23上固定有宽度方向W延伸的导柱C,导柱C的自由端滑动穿设在侧固定板22上,且上压驱动机构26设置在导柱C上。上压驱动机构26包括:固定架261,设置在对应的导柱C上;上压伺服电机262,固定在固定架261上;凸轮263,与上压伺服电机262相连;连接杆264,一端与凸轮263相连并能够沿上下方向U滑动;以及滑轨265,沿宽度方向W延伸且固定在上压板25上,并与连接杆264的另一端(宽度方向W)滑动连接。连接杆264驱动上压板25挤压电芯时,施加的作用力越靠近电芯的(沿宽度方向)中心整形的效果越好,而对于不同规格的电芯,可以通过调整固定架261在导柱C的位置(连接杆264在滑轨265上的位置也随之调整)来保证连接杆264施加的力作用在电芯的中心,当固定架261的位置确定后,可以将固定架261固定在导柱C上(例如,可通过销钉)。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凸轮263旋转时带动连接杆264沿上下方向U滑动,从而通过滑轨265带动上压板25上下移动。连接杆264夹持在固定架261沿上下方向U延伸的卡槽内,所以只能沿上下方向U滑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侧活动板23的顶部和侧固定板22的顶部均设有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滑槽G。对应地,所述电芯整形装置还包括:连杆机构3,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侧活动板23的滑槽G内和侧固定板22的滑槽G内。连杆机构3能够保证侧固定板22和侧活动板23的平行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和图2,连杆机构3由两个相互交叉的连杆组成。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整形机构2为一组,且侧活动板23和调节板B内部设有加热组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至图5,整形机构2为两组,两组整形机构2的整形腔S连通;其中一组整形机构2的侧活动板23和调节板B内部设有加热组件,另一组整形机构2的侧活动板23和调节板B内部设有冷却组件,且电芯先经过有加热组件的整形机构2整形,再经过有冷却组件的整形机构2整形。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主要对封装、折边后的电芯进行整形,设有加热组件的整形机构2通过热压作用可以熔化电芯折边上的胶体(封装、折边时涂覆的绝缘胶),胶体受压时流动,从而能够有效压平电芯,提高电芯外观的平整度。热压后的电芯进入设有冷却组件的整形机构2进行冷压,能够加快电芯折边上胶体的凝固,避免折边张开。对电芯依次进行热压整形和冷压整形,有效的提高电芯外观的平整度,避免电芯出现破损、褶皱,提升电芯的良品率。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侧活动板23和调节板B内部的加热组件可为陶瓷加热棒,侧活动板23和调节板B内部的冷却组件可与外部的冷却液连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1至图5,两组整形机构2的两个下固定板21为一体;两组整形机构2的两个侧固定板22为一体,两个开口221为一体;两组整形机构2的两个调节板B为一体(对应的,弹力机构27可为一个,另外,一体式的调节板B内部同时设有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分别对电芯进行热压和冷压)。在此说明的是,上述部件在图1至图5中均是一体的,但是,上述部件也可以是分体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5,所述电芯整形装置还包括:上下料机构4,将待整形的电芯移入整形腔S,且能够将整形后的电芯移出整形腔S。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5,支架1上设有与整形腔S连通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整形机构2的下侧设有连通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通道P。上下料机构4包括:多个底板41,支撑电芯并依次在进料口11、整形腔S、出料口12以及通道P形成的流道内回转;顶升机构42,沿上下方向U顶升进料口11处的底板41和出料口12处的底板41;进料驱动机构43,设置在支架1上,并将进料口11的底板41及电芯推入整形腔S;以及出料驱动机构44,设置在支架1上,并将出料口12的底板41推入通道P内。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5,顶升机构42可包括气缸、顶升杆和分别位于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处的顶升盘。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整形装置中,参照图5,整形过程中,将待整形的电芯放置在进料口11的底板41上,然后顶升机构42将进料口11处的底板41顶升并于整形腔S齐平(位于顶升机构42在出料口12处的顶升盘升起与整形腔S齐平),然后进料驱动机构43推动(放置有电芯)底板41进入整形腔S,并推动原来位于整形腔S内的底板41(以及底板41上的电芯);整形腔S内原有的底板41移动到顶升机构42在出料口12处的顶升盘上(底板41上的整形完成后的电芯由外部机械手取走),最后,顶升机构42下降,使得出料口12处的顶升盘上底板41与通道P齐平,出料驱动机构44推动底板41在通道P内移动,以使通道P内原有的底板41移动到顶升机构42在进料口11处的顶升盘上,用于下一个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