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以及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4660发布日期:2020-04-21 22:1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以及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以及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利用已知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车辆座椅的位置在纵向方向上、也就是说在x方向上是可调节的。为此目的,车辆座椅包括第一数量的导轨对,通常是两个导轨对。每个导轨对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指定一种上述类型的改进的座椅调节机构以及一种改进的车辆座椅。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指定特征的座椅调节机构和具有权利要求13所指定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

根据第一替代方案,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导轨对,每个第一导轨对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根据本发明,高度调节机构布置在多个第一导轨对与车辆座椅的座椅部之间,该高度调节机构根据第一替代方案包括多个第二导轨对,每个第二导轨对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多个第一导轨对和所述多个第二导轨对可同时致动。

在第一替代方案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获得的优点尤其在于,通过同时致动多个第一导轨对和多个第二导轨对,可以特别快速地执行对车辆座椅的位置的调节。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特别地,相比于传统的座椅调节机构可以显著地减少将车辆座椅(特别是驾驶员座椅)从舒适位置定位至驾驶位置所花费的时间,该舒适位置是在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状态期间所采用的。在需要无人驾驶车辆的驾驶情况时,藉此可以将车辆座椅特别快速地带入驾驶位置,从而驾驶员可以更快速地返回到适合驾驶的就座位置。这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并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替代方案,代替多个第一导轨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线性调节系统,并且代替多个第二导轨对,座椅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线性调节系统。第一和第二线性调节系统可同时致动。线性调节系统包括多个固定部件和多个运动部件。例如,线性调节系统包括主轴驱动器。本发明的第二替代方案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替代方案的前述实施例在结构上相似和/或实施基本上相似的效果。

根据第三替代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多个导轨对和线性调节系统。所述多个导轨对和线性调节系统可同时致动。例如,线性调节系统包括主轴驱动器。本发明的第三替代方案的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替代方案的前述实施例在结构上相似和/或实施基本上相似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导轨对或第一线性调节系统被布置并基本上沿车辆纵向方向可致动,以用于座椅的纵向调节,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导轨对或第二线性调节系统被布置并且沿车辆纵向方向可成比例地致动以及在高度方面可成比例地致动以用于座椅高度调节。也就是说,多个第二导轨对或第二线性调节系统相对于多个第一导轨对或第一线性调节系统的预期角度小于90°,从而在致动高度调节机构时还自动允许对车辆座椅的座椅部进行按比例的纵向调节,这可以与致动多个第一导轨对和/或可选的第三导轨对同时进行,从而在一种简单且成本高效的构造中,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甚至更快速定位车辆座椅、尤其是驾驶员座椅,同时调节座椅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多个第三导轨对或第三线性调节系统,它们中的任一个具有与多个第一导轨对或第一线性调节系统基本上相同的作用方向。这提供了车辆座椅甚至更快速的定位,特别是在以一种简单且成本高效的构造同时致动所有导轨对或线性调节系统或它们的组合时。这使得例如可以与传统的座椅调节结构相比显著减少将车辆座椅、特别是驾驶员座椅沿纵向方向即x方向从舒适位置定位到驾驶位置所花费的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轨对的上导轨或第一线性调节系统的运动部件固定至多个第二导轨对的至少一个下导轨或者第二线性调节系统的固定部件的下方。这提供了简单设计构造的特别快速的座椅调节。

在此,多个第一导轨对的上导轨或第一线性调节系统的运动部件通过第一连接元件优选固定至多个第二导轨对的至少一个下导轨或第二线性调节系统的固定部件的下方。这提供了一种结构上简单且特别稳定的快速座椅调节方法。

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导轨对中的一个上导轨或多个上导轨或第二线性调节系统的多个运动部件固定至车辆座椅的座椅部下方。这提供了一种结构上简单且稳定的快速座椅调节方法。

在此,根据一个替代方案,优选直接地实现所述固定,并且根据另一替代方案通过第二连接元件间接地实现固定,从而提供了简单设计构造的特别有效且快速的座椅调节。

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三导轨对的下导轨或第三线性调节系统的多个固定部件固定至第二连接元件,并且多个第三导轨对的上导轨或第三线性调节系统的多个运动部件牢固地连接到座椅部托架。这提供了简单和稳定设计的非常快速的座椅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电驱动马达和/或第二电驱动马达和/或第三电驱动马达。第一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多个第一导轨对或所述第一线性调节系统。第二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多个第二导轨对或所述第二线性调节系统。第三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多个第三导轨对或所述第三线性调节系统。

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部。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述的座椅调节机构,并且因此车辆座椅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

图4a、4b示出了纵向调节随时间的图示。

在所有附图中,彼此对应的部件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机构的侧视图。车辆座椅包括可倾斜的靠背l和座椅部s。座椅调节机构用于沿纵向方向(即沿x方向)以及在标有z的高度上对车辆座椅进行电调节。为了车辆座椅在纵向方向上的调节,设置纵向调节器lv,其包括两个已知的导轨对。设置了枢转杆sh用于高度调节。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调节机构,该座椅调节机构用于沿纵向方向(即,沿x方向)对车辆座椅进行电调节,并且用于高度调节。布置在下方的两个第一导轨对1分别包括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两个倾斜的第二导轨对2分别包括上导轨2.1和下导轨2.2。第一导轨对1的下导轨1.2固定至车辆地板的下方。

第一导轨对1的上导轨1.1间接地、即借助于第一连接元件4固定至第二导轨对2的下导轨2.2。

在第二导轨对2上方布置两个第三导轨对3,每个第三导轨对包括上导轨3.1和下导轨3.2。第三导轨对3的下导轨3.2间接地、即通过第二连接元件5固定至第二导轨对2的上导轨2.1。

第一导轨对1允许沿标记为x1的方向、即沿车辆纵向方向的位移。第二导轨对2允许沿标记为x2的方向的位移,即向上倾斜的位移。第三导轨对3允许沿标记为x3的方向、即同样沿车辆纵向方向的位移。

布置在下方的第一导轨对1的上导轨1.1在上侧连接至第一连接元件4,例如螺纹连接或焊接至第一连接元件。

在致动布置在下方的第一导轨对1时,随之而来的是连接元件4、5二者以及固定于其的第二和第三导轨对2、3、并且因此座椅部托架相对于车辆地板的纵向调节。座椅部托架6固定(例如通过螺纹或焊接)固定至第三导轨对3的上导轨3.1的上侧。

在致动倾斜的第二导轨对2时,随之而来的是第三导轨对3和间接固定于第三导轨对的座椅部托架6二者相对于第一连接元件4以及相对于车辆地板的纵向调节和高度调节二者。

如果同时并以相同的作用方向致动第一导轨对1和第三导轨对3,则纵向调节随之而来,其速率对应于一方面导轨1.1、1.2以及另一方面导轨3.1、3.2之间速度差之和。这允许车辆座椅的特别快速的纵向调节,以从驾驶位置调节到舒适位置,反之亦然。

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例如在由驾驶情况决定的自动驾驶模式需要终止时,允许车辆座椅从舒适位置到驾驶位置的特别快速的纵向调节,这允许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控制。

如果第一导轨对1和第二导轨对2同时且至少成比例地在相同的作用方向上被致动,则纵向调节随之而来,其速率对应于一方面导轨1.1、1.2之间速度差以及另一方面导轨2.1、2.2的水平速度分量之和。这允许车辆座椅的特别快速的纵向调节,以从驾驶位置调节到舒适位置,反之亦然。

如果第三导轨对3和第二导轨对2同时且至少成比例地在相同的作用方向上被致动,则纵向调节随之而来,其速率对应于一方面导轨3.1、3.2之间速度差以及另一方面导轨2.1、2.2的水平速度分量之和。这允许车辆座椅的特别快速的纵向调节,以从驾驶位置调节到舒适位置,反之亦然。

连接元件4、5是成角度的,并且像导轨对1、2、3一样足够稳定以即使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也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座椅的不期望的变形。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调节机构的第二实施例,该座椅调节机构用于在纵向方向和高度方面对车辆座椅进行电调节。该实施例对应于图2所表示的实施例,但是不包括第三导轨对3。这里,座椅部托架6固定至第二导轨对2的上导轨2.1。座椅部托架6的底侧优选是固定至第二导轨对2的上导轨2.1的上侧。

如果第一导轨对1和第二导轨对2同时且至少成比例地在相同的作用方向上被致动,则纵向调节随之而来,其速率对应于一方面导轨1.1、1.2之间速度差以及另一方面导轨2.1、2.2的水平速度分量之和。这允许车辆座椅的特别快速的纵向调节,以从驾驶位置调节到舒适位置,反之亦然,其中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高度调节。

图4a利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例如最大纵向调节的时间曲线示出了图示,该纵向调节仅通过第一导轨对1的致动或仅通过第三导轨对3的致动进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纵向调节、例如最大纵向调节,需要特定的时间段。

图4b利用车辆座椅的纵向调节、例如最大纵向调节的时间曲线示出了图示,该纵向调节利用在相同作用方向上同时致动第一导轨对1和第三导轨对3进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纵向调节,例如最大纵向调节,需要的时间段显著小于图4a所示的时间段。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导轨对

1.1第一导轨对的上导轨

1.2第一导轨对的下导轨

2第二导轨对

2.1第二导轨对的上导轨

2.2第二导轨对的下导轨

3第三导轨对

3.1第三导轨对的上导轨

3.2第三导轨对的下导轨

4第一连接元件

5第二连接元件

6座椅部托架

s座椅部

l靠背

lv纵向调节器

sh枢转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