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9394发布日期:2019-06-22 01:4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



背景技术: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是一个由汽车保险公司资助的具有非盈利性质的第三方组织机构,作为全球最知名的汽车安全评价机构之一,iihs以测试项目严格而著称,是世界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iihs针对车辆的安全评价测试初期只有40%正面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测试以及模拟车辆被追尾的鞭打测试。依据多年的测试结果,在40%偏置碰撞这一项中,绝大多数车辆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美国每年因发生车辆前部碰撞事故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并没有大幅下降。根据调查,这些造成死亡的事故中,更小重叠面积的碰撞是致命的主要原因,为此iihs自2013年开始创造性地加入了更为严苛的25%重叠偏置碰撞测试。25%正面重叠碰撞指测试车辆以40英里/小时(64千米/小时)的速度去撞击重叠面积只相当于车身宽度25%的固体物质。由于碰撞面积大大减小,避开了传统车身结构中最重要的吸能传力结构前纵梁,因此对车辆结构的安全性能要求更为严苛。

随着国家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国内主机厂和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希望实现汽车产业超车的梦想。近些年来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上升,使用全铝车身结构的车型越来越多,车辆被动安全领域的研究也愈加深入,相应的眼界越来越宽,目标市场也越来越广,国外顶尖的安全评价体系也纳入了本土车企在研发新车型时的考虑目标。小重叠面碰撞往往会严重破坏乘员舱的结构,从而对乘员,特别是前排乘客带来巨大伤害,同时由于在碰撞中,车辆会发生旋转以及横向偏移的运动趋势,如何对车内乘员进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号为201710276747.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偏置车身前舱,包括前保横梁、吸能盒、散热器上安装板、上纵梁、前纵梁、前悬架安装板、散热器安装支柱、大灯横梁、下弯纵梁、下a柱竖板、前围板、前围板下横梁、前风窗外板、前舱横梁,这些组件形成了多层级多方向的吸能框架结构,多个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多路径分散并传递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提升前舱对于碰撞能量的吸收能力。

该专利能够吸收碰撞的能量,但是吸能框架结构较多,结构较复杂,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较高,同时不能有效的避免汽车在小偏置碰撞时持续正面碰撞,并且不能够增加汽车的扭转刚度,以保证碰撞力的有效分散,面对更苛刻的25%重叠偏置碰撞测试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具有导向结构和闭环结构,当碰撞时,避免车辆在小偏置时持续正面碰撞,增加碰撞能量的传递和分散,加强纵梁强度,降低对车辆以及人员的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包括第一吸能框架和第二吸能框架;所述第一吸能框架包括防撞横梁、吸能盒和前纵梁,所述防撞横梁设置在车身前舱前端,所述防撞横梁两侧设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用于引导车辆预偏移;所述吸能盒的前部突出于所述防撞横梁的前端,所述吸能盒的后部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第二吸能框架包括水箱横梁、上边梁和连接板,所述上边梁与所述水箱横梁连接,所述水箱横梁位于所述防撞横梁的上方,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为六宫格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与所述防撞横梁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与所述所述前纵梁多截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内部为多重腔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引导件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梁呈半圆弧型,用于引导车辆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框架和所述第二吸能框架均为铝质材质。

本发明另一方面保护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新型的小偏置结构,所述小偏置结构设置在车身前舱。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吸能盒突出于防撞横梁前端,保证碰撞时,先碰撞到吸能盒,避免防撞梁先断裂,提升碰撞能量传递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具有导向结构,能够在车辆碰撞时避免车辆在小偏置时持续正面碰撞,降低对车辆以及人员的伤害,同时减少车辆维修成本。

3)本发明的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具有闭环结构,增加碰撞能量的传递,并且加强纵梁强度,确保碰撞能量的分散,保护乘坐人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小偏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小偏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第一吸能框架,11-防撞横梁,111-引导件,12-吸能盒,13-前纵梁2-第二吸能框架,21-水箱横梁,22-上边梁,2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包括第一吸能框架1和第二吸能框架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吸能框架1包括防撞横梁11、吸能盒12和前纵梁13,所述防撞横梁11设置在车身前舱,所述防撞横梁11左右两侧设有引导件111,所述引导件111与所述前纵梁13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引导件111、所述防撞横梁11和所述前纵梁13形成导向结构,用于引导车辆预偏移,所述吸能盒12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11左右两侧,所述吸能盒11的前部突出于所述防撞横梁11前端,所述吸能盒11的后部与所述前纵梁13多截面连接,所述吸能盒12用于提前吸收碰撞能量,有利于保护防撞横梁高速碰撞时不断裂,确保碰撞能量传递。

具体地,所述吸能盒12为六宫格结构,所述吸能盒12与所述防撞横梁13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消除由焊弧形成的热效应区对连接处损害。

具体地,所述前纵梁13内部为多重腔体结构,用于加强纵梁抗弯曲能力,阻碍对乘坐人员的伤害。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吸能框架2包括水箱横梁21、上边梁22和连接板23,所述水箱横梁21设置在所述车身前舱前端,所述水箱横梁21与所述上边梁22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22下端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所述上边梁22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3上端,所述连接板23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3前端,所述连接板23的下端与所述前纵梁13连接,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梁22连接,所述水箱横梁21、所述上边梁22和所述连接板23形成闭环结构,用于分散和传递碰撞能量,加强车辆的扭转刚度。

具体地,所述上边梁22为半圆弧型,能够再次引导车辆偏移。

具体地,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先碰撞所述吸能盒12,所述吸能盒12的六宫格结构,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保证压溃前所述防撞横梁11不断裂,继续碰撞,所述防撞横梁11两侧端部发生弯曲,由于所述引导件111、所述防撞横梁11和所述前纵梁13形成导向结构,能够引导车辆进行预偏移。

具体地,当继续碰撞压溃所述吸能盒12时,所述前纵梁13内部多重腔体结构,所述前纵梁13与所述吸能盒12多截面连接,能够传递和分散碰撞能量;同时,所述第二吸能框架2包括水箱横梁21、上边梁22和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3前端,所述上边梁22下端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所述上边梁22上端与所述水箱横梁21连接,所述第二吸能框架2传递和分散碰撞能量。

具体地,当继续碰撞,所述上边梁22呈半圆弧型,能够再次引导车辆偏移,缩短车辆小偏置碰撞的过程,降低伤害。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具有导向结构和闭环结构,当碰撞时,避免车辆在小偏置时持续正面碰撞,增加碰撞能量的传递和分散,加强纵梁强度,降低对车辆以及人员的伤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小偏置结构,所述小偏置结构包括第一吸能框架1和第二吸能框架2。

具体地,所述第一吸能框架1包括防撞横梁11、吸能盒12和前纵梁13,所述防撞横梁11设置在车身前舱,所述防撞横梁11左右两侧设有引导件111,所述引导件111与所述前纵梁13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引导件111、所述防撞横梁11和所述前纵梁13形成导向结构,用于引导车辆预偏移,所述吸能盒12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11左右两侧,所述吸能盒11的前部突出于所述防撞横梁11前端,所述吸能盒11的后部与所述前纵梁13多截面连接,所述吸能盒12用于提前吸收碰撞能量,有利于保护防撞横梁高速碰撞时不断裂,确保碰撞能量传递。

具体地,所述吸能盒12为六宫格结构,所述吸能盒12与所述防撞横梁13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消除由焊弧形成的热效应区对连接处损害。

具体地,所述前纵梁13设在车身前舱两侧,所述前纵梁13内部为多重腔体结构,用于加强纵梁抗弯曲能力,阻碍对乘坐人员的伤害。

具体地,所述第二吸能框架2包括水箱横梁21、上边梁22和连接板23,所述水箱横梁21设置在所述车身前舱前端,所述水箱横梁21与所述上边梁22上端连接,所述上边梁22下端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所述上边梁22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3上端,所述连接板23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3前端,所述连接板23的下端与所述前纵梁13连接,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与所述上边梁22连接,所述水箱横梁21、所述上边梁22和所述连接板23形成闭环结构,用于分散和传递碰撞能量,加强车辆的扭转刚度。

具体地,所述上边梁22为半圆弧型,能够再次引导车辆偏移。

具体地,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先碰撞所述吸能盒12,所述吸能盒12的六宫格结构,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保证压溃前所述防撞横梁11不断裂,继续碰撞,所述防撞横梁11两侧端部发生弯曲,由于所述引导件111、所述防撞横梁11和所述前纵梁13形成导向结构,能够引导车辆进行预偏移。

具体地,当继续碰撞压溃所述吸能盒12时,所述前纵梁13内部多重腔体结构,所述前纵梁13与所述吸能盒12多截面连接,能够传递和分散碰撞能量;同时,所述第二吸能框架2包括水箱横梁21、上边梁22和连接板23,所述连接板23设置在所述前纵梁13前端,所述上边梁22下端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所述上边梁22上端与所述水箱横梁21连接,所述第二吸能框架2传递和分散碰撞能量。

具体地,当继续碰撞,所述上边梁22呈半圆弧型,能够再次引导车辆偏移,缩短车辆小偏置碰撞的过程,降低伤害。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小偏置结构,当碰撞时,避免车辆在小偏置时持续正面碰撞,增加碰撞能量的传递和分散,加强纵梁强度,降低对车辆以及人员的伤害。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