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99377发布日期:2019-06-22 01:3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快速发展,租车出行成为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租车可以是用户通过租车软件租用车辆,以便于用户可以自己驾驶其租用的车辆。

在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在完成还车后发现有物品遗落在车内时,用户因没有打开车门的权限而需要找工作人员,并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打开车门并取回物品。如此,不仅导致用户取回物品的流程复杂且耗时长,还导致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进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并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目标车辆标识;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存储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所述移动终端向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可选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存储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可选的,所述控制端,为车辆服务端和/或车辆。

可选的,当所述控制端为所述车辆服务端时,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可选的,当所述控制端为所述车辆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通信与所述控制端进行通信。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向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一时间差值;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值不超过预设时间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具体为: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和/或,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利用所述车辆服务端内存储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第一订单。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开门时长,并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开门时长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二阈值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标识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得的;

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所述车辆服务端向车辆发送第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可选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

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具体包括:

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可选的,所述车辆服务端向车辆发送第五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车辆服务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数据查询,得到第二订单;

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二时间差值;

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第二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值不超过预设时间值时,所述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可选的,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车辆服务端获取开门时长,并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时,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可选的,所述车辆服务端获取开门时长之后,还包括:

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示用户离开的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车辆通过蓝牙通信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得的;

所述车辆根据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车辆内存储的车辆参数,确定所述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当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时,所述车辆生成第七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七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可选的,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车辆的使用信息;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具体为: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使用所述车辆时间最晚的用户信息;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所述车辆时间最晚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可选的,所述车辆生成第七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之后,所述车辆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

所述车辆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三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三时间差值;

所述车辆将所述第三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第三时间差值不超过预设时间值时,所述车辆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可选的,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具体为: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

和/或,

所述车辆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利用所述车辆服务端内存储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并向所述车辆反馈第三订单。

可选的,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具体为: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和/或,

所述车辆将所述车辆参数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车辆参数信息,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并向所述车辆反馈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车辆获取开门时长,并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若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可选的,所述车辆获取开门时长之后,还包括:

所述车辆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若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辆通过蓝牙通信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示用户离开的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指令向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目标车辆标识;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存储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向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所述目标车辆标识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得的;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向车辆发送第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车辆通过蓝牙通信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是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得的;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根据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车辆内存储的车辆参数,确定所述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除所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使用时,所述车辆生成第七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七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当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不仅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3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1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4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6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6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6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方法实施例一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101: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目标车辆标识。

所述遗落物品请求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目标车辆标识、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目标车辆标识可以是唯一标识车辆的信息。例如,目标车辆的标识可以是车牌号。

目标车辆是指遗落物品所在车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遗落物品请求包括目标车辆标识时,s101具体可以为:首先,当用户发现自己的身份证遗落在已完成还车流程的目标车辆内时,用户可以点击移动终端的上的“取回遗落物品”的按钮上,以便向移动终端发送取回遗落物品请求;然后,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遗落物品请求,获取目标车辆标识。

s102: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记录目标车辆的最后一次使用相关信息。作为示例,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可以最后一次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还可以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

作为示例,当目标车辆已被三个用户使用,则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则可以为:第一用户使用目标车辆的相关时间以及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第二用户使用目标车辆的相关时间以及第二用户的用户标识和第三用户使用目标车辆的相关时间以及第三用户的用户标识。

s102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一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2具体可以为:

s1021: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

s1022: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s1023: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s1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存储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103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两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3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目标车辆的最后一次使用相关信息时,s103具体可以为:

s103a: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其存储的用户标识和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记录的最后一次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标识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103b;若否,则执行s103c。

s103b:确定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103c:确定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时,则s103具体可以包括:

s1031: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s1032: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32具体可以为: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一致。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若否,则确定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车辆在第一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时,为了保证其他用户的物品安全以及驾驶安全,移动终端将拒绝第一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并提示第一用户寻求车辆租赁公司中工作人员的帮助,以便取回第一用户遗落的物品。

s104:所述移动终端向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所述控制端可以是车辆服务端,也可以是车辆,还可以是车辆服务端与车辆。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网络通信与车辆服务端进行通信;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蓝牙通信与车辆服务端进行通信。

另外,由于不同的控制端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实现s104,因而,下面将依次介绍每种控制端对应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控制端为车辆服务端时,s104具体可以包括:

s1041:所述移动终端向车辆服务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s1042: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42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作为第三控制指令。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1042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生成第三控制指令。

s1043: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43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服务端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

s1044: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控制端为车辆时,s104具体可以包括:

s104a: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通信向车辆发送第一控制指令。

s104b: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s105: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当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为了保证目标车辆的安全性,用户需要再次执行还车流程,使得目标车辆能够在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处于安全的状态。

此时,可以由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控制车门关闭。也可以当用户忘记关闭车门时,由移动终端根据关门条件自主控制车门关闭。

因而,s105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三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5具体可以为:

s1051:当用户已取回遗落物品后,用户向移动终端发送关闭车门请求。

s1052: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关闭车门请求,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s1053: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由于控制端可以是车辆服务端,也可以是车辆,因而s1053可以采用两种实施方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控制端为车辆服务端时,s1053具体为: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控制端为车辆时,s1053具体为: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通信向所述车辆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已取回遗留物品后,用户主动的通过移动终端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当用户已取回遗留物品后,用户因某些原因忘记了在离开之前关车门,此时,容易导致车辆因车门处于打开状态而发生危险。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105具体可以包括:

s105a: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开门时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5a具体可以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当前时间与第一控制指令的发送时间,确定开门时长。

s105b: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105c;若否,则执行s105a。

第一阈值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

s105c: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105c的内容与s1053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在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控制车门关闭,避免了因用户忘记关闭车门而导致的车辆安全问题,进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另外,为了避免用户被反锁到车内,需要在开门时长到达第一阈值前,提醒用户从车内离开,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5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又一实施方式,s105具体可以为:

s105a: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开门时长。

s105a的内容与s105a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05b: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s105c;若否,则执行s105a。

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s105c: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s105d: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105e;若否,则执行s105a。

s105e: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105e的内容与s1053的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当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不仅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移动终端还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车辆仍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还可以限定用户应该在预设时间内请求取回遗落物品,因而,本申请还提供了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方法实施例二

方法实施例二是在方法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为了简要起见,实施例二与方法实施例一内容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1001: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s1002: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s1003: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存储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1004: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第一订单是所述用户租用目标车辆的订单,而且,该订单包括用户归还目标车辆时的还车时间。

s1004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两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004具体可以为: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参见图1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1004具体可以为:

s10041: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

s10042: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利用所述车辆服务端内存储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s10043: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第一订单反馈给所述移动终端。

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订单数据的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述两种实施方式进行结合,并将移动终端自己查询获得的第一订单与移动终端接收的车辆服务端反馈的第一订单进行相互校验后,得到更准确的第一订单。如此,该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订单数据的准确性。

s1005: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一时间差值。

s1006: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差值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值。若是,则执行s1010;若否,则执行s1007。

s1007: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s1008:所述移动终端向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s1009: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1010:所述移动终端向用户发送因请求超时无法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004至s1007需要在执行s1008之前完成,因而,s1004至s1007可以在s1001之后执行;也可以在s1003之后执行;还可以与s1002至s1003同时进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所述移动终端不仅需要根据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还需要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所述目标车辆的还车时间以及预设时间值,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如此,该方法不仅限定了从目标车辆取回遗落物品的用户身份,还限定了用户从目标车辆取回遗落物品的时效性。如果用户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请求取回遗落物品,则移动终端将拒绝用户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请求。如此,不仅保护了用户的遗落物品的安全性,也保护了车辆的安全性。

在上述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以及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时,移动终端发送控制指令,以便对车门和引擎进行控制。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由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并由车辆服务端发送控制指令,以便对车门和引擎进行控制。因而,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方法实施例三

为了简要起见,方法实施例三与方法实施例一内容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1201: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和目标车辆标识之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参见图1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1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201具体可以为:

s12011:用户向移动终端发送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s12012: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和目标车辆标识。

所述遗落物品请求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目标车辆标识、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s12013: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2013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s1202: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1202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两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目标车辆的最后一次使用相关信息时,s1202具体可以为:

s1202a: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和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记录的最后一次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标识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1202b;若否,则执行s1202c。

s1202b:确定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1202c:确定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

参见图1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当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时,s1202具体可以为:

s12021: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s12022: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2022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是否一致。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若否,则确定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

s1203:所述车辆服务端向车辆发送第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s1204: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1204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三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1204具体可以为:

s12041:当用户已取回遗落物品后,用户向移动终端发送关闭车门请求。

s12042: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关闭车门请求,生成关闭车门控制请求。

s12043:车辆服务端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关闭车门控制请求,生成第六控制指令。

s12044: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已取回遗留物品后,用户主动的通过移动终端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当用户已取回遗留物品后,用户因某些原因忘记了在离开之前关车门,此时,容易导致车辆因车门处于打开状态而发生危险。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1204具体可以为:

s1204a:所述车辆服务端获取开门时长。

s1204b: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1204c;若否,则执行s1204a。

s1204c: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在上述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在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控制车门关闭,避免了因用户忘记关闭车门而导致的车辆安全问题,进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另外,为了避免用户被反锁到车内,需要在开门时长到达第一阈值前,提醒用户从车内离开,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204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s1204具体为:

s1204a:所述车辆服务端获取开门时长。

s1204b: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s1204c;若否,则执行s1204a。

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s1204c: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示用户离开的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s1204d: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1204e;若否,则执行s1204a。

s1204e: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当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在车辆服务端的辅助下利用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能够借助车辆服务端既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移动终端还能够借助车辆服务端还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车辆仍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还可以限定用户应该在预设时间内请求取回遗落物品,因而,本申请还提供了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方法实施例四

方法实施例四是在方法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为了简要起见,实施例四与方法实施例三内容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1901: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之后,车辆服务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户标识、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s1902: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s1903: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1904: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数据查询,得到第二订单。

s1905: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二时间差值。

s1906: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差值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值;若是,则执行s1910;若否,则执行s1907。

s1907:所述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s1908:所述车辆服务端向车辆发送第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s1909: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1910:车辆服务端向移动终端发送请求因请求超时无法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反馈消息,以便移动终端根据该反馈消息向用户发送因请求超时无法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1904至s1907需要在执行s1908之前完成,因而,s1904至s1907可以在s1901之后执行;也可以在s1903之后执行;还可以与s1902至s1903同时进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所述车辆服务端不仅需要根据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还需要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所述目标车辆的还车时间以及预设时间值,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如此,该方法不仅限定了从目标车辆取回遗落物品的用户身份,还限定了用户从目标车辆取回遗落物品的时效性。如果用户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请求取回遗落物品,则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车辆服务端的反馈消息拒绝用户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请求。如此,不仅保护了用户的遗落物品的安全性,也保护了车辆的安全性。

在上述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中,当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以及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时,车辆服务端发送控制指令,以便对车门和引擎进行控制。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由车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并由车辆发送控制指令,以便对车门和引擎进行控制。因而,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方法实施例五

为了简要起见,方法实施例五与方法实施例一内容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2001: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和目标车辆标识之后,车辆通过蓝牙通信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

s2002:所述车辆根据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车辆内存储的车辆参数,确定所述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

车辆参数可以包括车辆标识信息和/或车况信息。

s2002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一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2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车辆参数包括车辆标识信息时,s2002具体可以为:

s20021:所述车辆判断目标车辆标识与所述车辆内存储的车辆参数中的车辆标识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0022;若否,则执行s20023。

s20022:确定所述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

s20023:确定所述车辆不是目标车辆。

s20024:所述车辆向移动终端发送车辆匹配失败的反馈信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该反馈信息向用户发送车辆匹配失败的提示信息。

s2003: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2003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2003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将所述车辆参数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车辆参数信息,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并向所述车辆反馈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s2004: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2004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两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2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4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所述车辆的最后一次使用相关信息时,s2004具体可以为:

s2004a:所述车辆判断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使用状态信息中记录的最后一次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标识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2004b;若否,则执行s2004c。

s2004b: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2004c: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

参见图2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车辆的使用信息时,则s2004具体可以包括:

s20041: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使用所述车辆时间最晚的用户信息。

s20042: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所述车辆时间最晚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20042具体可以为:所述车辆判断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一致。若是,则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若否,则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已被他人使用。

s2005:所述车辆生成第七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七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s2006: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2006可以采用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以三种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2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6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2006具体可以为:

s20061:当用户已取回遗落物品后,用户向移动终端发送关闭车门请求。

s20062: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关闭车门请求,生成关闭车门控制请求。

s20063:车辆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关闭车门控制请求,生成第八控制指令。

s20064: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已取回遗留物品后,用户主动的通过移动终端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当用户已取回遗留物品后,用户因某些原因忘记了在离开之前关车门,此时,容易导致车辆因车门处于打开状态而发生危险。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2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6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2006具体可以为:

s2006a:所述车辆获取开门时长。

s2006b:所述车辆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2006c;若否,则执行s2006a。

s2006c: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在上述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在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控制车门关闭,避免了因用户忘记关闭车门而导致的车辆安全问题,进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另外,为了避免用户被反锁到车内,需要在开门时长到达第一阈值前,提醒用户从车内离开,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2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2006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s2006具体为:

s2006a:所述车辆获取开门时长。

s2006b:所述车辆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s2006c;若否,则执行s2006a。

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s2006c:所述车辆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示用户离开的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s2006d:所述车辆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2006e;若否,则执行s2006a。

s2006e: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当车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在车辆的配合下利用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能够借助车辆既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移动终端还能够借助车辆还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车辆仍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还可以限定用户应该在预设时间内请求取回遗落物品,因而,本申请还提供了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方法实施例六

方法实施例六是在方法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为了简要起见,实施例六与方法实施例五内容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s2701: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之后,车辆通过蓝牙通信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s2702:所述车辆根据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车辆内存储的车辆参数,确定所述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

s2703: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s2704: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s2705: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s2705具体为: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s2705具体为:所述车辆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利用所述车辆服务端内存储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并向所述车辆反馈第三订单。

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三订单数据的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述两种实施方式进行结合,并将车辆自己查询获得的第三订单与车辆接收的车辆服务端反馈的第三订单进行相互校验后,得到更准确的第三订单。如此,该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三订单数据的准确性。

s2706:所述车辆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三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三时间差值;

s2707:所述车辆判断所述第三时间差值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值。若是,则执行s2711;若否,则执行s2708。

s2708:所述车辆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s2709:所述车辆生成第七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七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s2710: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s2711:车辆向移动终端发送请求因请求超时无法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反馈消息,以便移动终端根据该反馈消息向用户发送因请求超时无法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2705至s2708需要在执行s2709之前完成,因而,s2705至s2708可以在s2702之后执行;也可以在s2704之后执行;还可以与s2703至s2704同时进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首先,所述车辆需要确定用户将物品遗留到其车内;然后,所述车辆不仅需要根据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还需要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所述用户租用该车辆的还车时间以及预设时间值,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如此,该方法不仅限定了从车辆取回遗落物品的用户身份,还限定了用户从车辆取回遗落物品的时效性。如果用户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请求取回遗落物品,则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车辆的反馈消息拒绝用户自主取回遗落物品的请求。如此,不仅保护了用户的遗落物品的安全性,也保护了车辆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装置实施例一

参见图2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801,用于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目标车辆标识;

第二获取单元2802,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获取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2803,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存储的用户标识以及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第一发送单元2804,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向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第二发送单元2805,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当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时,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2803,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端,为车辆服务端和/或车辆。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当所述控制端为所述车辆服务端时,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三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生成第四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四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车辆,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当所述控制端为所述车辆时,所述移动终端通过蓝牙通信与所述控制端进行通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一时间差值;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一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值进行比较;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值不超过预设时间值时,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一查询单元,具体为:

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一订单;

和/或,

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利用所述车辆服务端内存储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第一订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802,具体为:

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并向所述移动终端反馈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805,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开门时长;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控制端发送第二控制指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805,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二阈值时,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2801、第二获取单元2802、第一确定单元2803、第一发送单元2804和第二发送单元2805。在该装置中,当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不仅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移动终端还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车辆仍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装置实施例二

参见图29,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2901,用于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和目标车辆标识之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2902,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第三发送单元2903,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向车辆发送第五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五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第四发送单元2904,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六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当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信息时,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902,具体包括: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最晚使用目标车辆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之后,所述车辆服务端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数据查询,得到第二订单;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二时间差值;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将所述第二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值进行比较;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值不超过预设时间值时,所述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三获取单元2901,具体为:

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四发送单元2904,具体包括: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获取开门时长;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第三发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时,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车辆发送第六控制指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四发送单元2904,还包括:

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服务端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第四发送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辆服务端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示用户离开的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指令向所述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第三获取单元2901、第二确定单元2902、第三发送单元2903和第四发送单元2904。在该装置中,当车辆服务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在车辆服务端的辅助下利用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能够借助车辆服务端既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移动终端还能够借助车辆服务端还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车辆仍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解释和说明。

装置实施例三

参见图30,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3001,用于当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得到用户标识和目标车辆标识之后,车辆通过蓝牙通信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

第三确定单元3002,用于所述车辆根据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车辆内存储的车辆参数,确定所述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

第四获取单元3003,用于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3004,用于当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所述车辆生成第七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七控制指令控制车门打开并控制引擎关闭;

第二生成单元3005,用于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八控制指令控制车门关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当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用于记录不同用户对所述车辆的使用信息时,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具体为: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获取使用所述车辆时间最晚的用户信息;

所述车辆根据所述使用所述车辆时间最晚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用户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获取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之后,所述车辆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

第三查询单元,用于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所述车辆将所述取回遗落物品请求对应的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三订单中的还车时间作差,得到第三时间差值;

第三比较单元,用于所述车辆将所述第三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值进行比较;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时间差值不超过预设时间值时,所述车辆确定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内发送的取回遗落物品请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三查询单元,具体为:

用于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第三订单;

和/或,

用于所述车辆将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利用所述车辆服务端内存储的订单数据进行订单查询,得到并向所述车辆反馈第三订单。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四获取单元3003,具体为:

用于所述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参数,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和/或,

用于所述车辆将所述车辆参数发送至车辆服务端,以使所述车辆服务端根据所述车辆参数信息,利用其存储空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数据查询,获取并向所述车辆反馈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信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一生成单元3004,具体包括:

第五获取子单元,用于所述车辆获取开门时长;

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阈值;

第一生成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一阈值,则所述车辆生成第八控制指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取回物品的便利性以及车辆的安全性,所述第一生成单元3004,还包括:

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所述车辆判断所述开门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阈值;

第五发送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开门时长达到第二阈值,则所述车辆通过蓝牙通信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提示用户离开的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指令向用户发送离开车内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车后的车辆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3001、第三确定单元3002、第四获取单元3003、第一生成单元3004和第二生成单元3005。在该装置中,当车辆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用户还车后未被他人使用时,能够控制目标车辆的车门打开,以便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如此,用户可以在车辆的配合下利用移动终端打开车门,以便用户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简化了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物品的过程,并节省了离开车辆、寻找工作人员并返回车辆的时间消耗,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而且,由于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自主的取回遗落在车辆内的物品,使得车辆租赁公司不用分配工作人员处理相应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车辆租赁公司人力的浪费。另外,由于移动终端能够借助车辆既控制车门打开,还控制引擎关闭,使得用户只能取回遗落物品,无法启动车辆,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由于移动终端还能够借助车辆还控制车门关闭,从而保证了用户取回遗落物品后,车辆仍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了车辆的安全。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