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3338发布日期:2019-10-09 01:09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前防撞梁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前防撞梁作为汽车被动安全装置,在汽车碰撞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车身前防撞梁总成件的前横梁与吸能结构件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对于低速碰撞过程中仅前横梁发生损坏情况,无法实现前横梁的单独拆卸,需整体更换前横梁和吸能结构件,维修成本较高。同时,目前常见铝合金吸能结构件为沿车身x向挤压成型的薄壁件,结构与钢板件相仿,皆需额外焊接安装板方可实现与车身前纵梁的连接,造成工序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且减震吸能效果好的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横梁和与其连接的吸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安装端、中间吸能板及后安装端,所述吸能构件沿车身x方向横截面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吸能构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车身前纵梁上。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吸能构件的前安装端与所述前横梁连接,所述吸能构件的后安装端与车身前纵梁连接,在所述前安装端和后安装端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导向吸能板。

所述导向吸能板与车身x方向呈0°-90°布置。

所述吸能构件的前安装端上设有对应连接至所述前横梁上的横梁安装孔。

所述吸能构件的后安装端上设有对应连接至所述车身前纵梁上的纵梁安装孔。

所述吸能构件沿x方向中线对称布置有两个横梁安装孔和两个纵梁安装孔。

所述前横梁为矩形梁,在所述前横梁后端侧壁上设有横梁后安装孔,在所述前横梁前端侧壁与所述横梁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横梁前安装孔。

所述横梁前安装孔尺寸大于所述横梁后安装孔,所述横梁前安装孔为腰型孔。

所述吸能构件可在长段挤压型材上剪切呈梯形结构,所述长段挤压型材沿车身z向挤压成型。

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有所述的前防撞梁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结构简单,省去传统前防撞梁安装板的额外成型加工,同时省去吸能盒与安装板焊接工序,便于安装拆卸,吸能构件可实现逐级溃缩,减震吸能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吸能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吸能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长段挤压型材切割成吸能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长段挤压型材的型材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前横梁,11、横梁前安装孔,12、横梁后安装孔,2、吸能构件,21、前安装端,22、后安装端,23、导向吸能板,24、横梁安装孔,25、纵梁安装孔,3、长段挤压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这种前防撞梁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前横梁1和与其连接的吸能构件2。吸能构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沿车身x方向由前至后截面逐渐变大,即由与前横梁连接端至后方纵梁连接端截面逐渐变大(如图2中所示左右方向),提高型材加工利用率的同时,可实现吸能结构件碰撞过程的逐级溃缩吸能;吸能构件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前横梁1和车身前纵梁上。对于低速碰撞过程中仅前横梁发生损坏情况,无需更换前防撞梁总成,可对其单独拆卸更换,降低售后维修成本。如图3、4所示,所述吸能构件由一体成型的前安装端、中间吸能板及后安装端组成,省去传统前防撞梁安装板的额外成型加工,同时省去吸能盒与安装板焊接工序。

本发明中,如图2中所示,吸能构件2整体呈梯形结构,提高型材加工利用率的同时,可实现吸能结构件碰撞过程的逐级溃缩吸能。该种结构无需额外在吸能结构件上开设溃缩诱导筋即可降低碰撞过程最大峰值载荷,可有效防止前纵梁较前防撞梁发生溃缩,降低工艺成本。

本发明中,如图3、4中所示,吸能构件2包括与前横梁1连接的前安装端21和与车身前纵梁连接的后安装端22,在前安装端21和后安装端22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导向吸能板23。导向吸能板23与车身x方向呈0°-90°布置,可为平行布置或是交错布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发明中,如图3、4所示为横梁安装孔的两种布置形式,前安装端21上设有对应连接至前横梁上的横梁安装孔24。吸能构件前端横梁安装孔24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开设,既可以设在导向吸能板23两侧位置,也设置在导向吸能板23内侧位置。后安装端22上设有对应连接车身前纵梁上的纵梁安装孔25。优选的,为保证稳定的安装连接,吸能构件2沿x方向中线对称布置有两个横梁安装孔24和两个纵梁安装孔25。

本发明中,如图2中所示,前横梁1为矩形梁,在前横梁1后端侧壁上设有横梁后安装孔12,在前横梁前端侧壁与横梁后安装孔12对应的位置设有横梁前安装孔11。横梁前安装孔11尺寸大于横梁后安装孔12。前横梁上的横梁后安装孔12及吸能构件上的横梁安装孔24为螺栓孔,可通过螺栓实现前横梁与吸能构件的连接,对于低速碰撞过程中仅前横梁发生损坏情况,无需更换前防撞梁总成,可对其单独拆卸更换,降低售后维修成本。优选的,为保证方便的安装,横梁前安装孔11可设为腰型孔。

本发明中,吸能构件2的后安装端22上开设有纵梁安装孔25,纵梁安装孔25为螺栓孔,可实现吸能构件与车身前纵梁的连接。其中,吸能构件后端纵梁安装孔25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开设,既可以位于后端面导向吸能板23两侧位置,也可以位于后端面导向吸能板23内侧位置。同时,纵梁安装孔25具体高度的确定需结合前纵梁结构确定,通常其高度较吸能构件的前端面的横梁安装孔24高。

本发明中,如图5、6中所示,吸能构件2可在长段挤压型材3上剪切得到梯形结构,长段挤压型材3沿车身z向一体挤压成型。此种吸能构件可省去用来与前纵梁连接的安装板部件,同时减少安装板的焊接工序,降低成本。

本发明中,前防撞梁的前横梁1及吸能构件2皆选用铝合金材料,便于一体挤压成型,满足使用需求。

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前防撞梁的吸能构件沿车身z向一体挤压成型,与传统沿车身x向挤压吸能结构件相比,可省去额外的安装板部件,同时减少安装板的焊接工序,降低成本;吸能构件沿车身x向截面高度从前到后逐渐增大,提高型材加工利用率同时,可实现吸能结构件碰撞过程的逐级溃缩吸能,该种结构无需额外在吸能结构件上开设溃缩诱导筋,便可降低碰撞过程最大峰值载荷,有效防止前纵梁较前防撞梁先发生溃缩,降低工艺成本;本发明前防撞梁前横梁与吸能构件2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便于前横梁的拆卸,大大降低售后维修成本。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设有本上述的前防撞梁结构,可得到较好的吸能效果,便于生产加工制作,便于安装连接及更换,可降低后续的维修成本。

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结构简单,省去传统前防撞梁安装板的额外成型加工,同时省去安装板与吸能盒焊接工序,便于安装拆卸,且梯形结构的吸能构件可实现逐级溃缩,减震吸能效果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