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3869发布日期:2019-11-13 01: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的引风装置大都因为中门结构的原因,导致下层风道风量过小,空调故障率特别高,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包括第一乘客区风道、第二乘客区风道和车骨架,一个第一乘客区风道和两个第二乘客区风道均固定于车骨架上,且两个第二乘客区风道对称位于第一乘客区风道的两侧;

所述第一乘客区风道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为具有底边和两个侧边的u形状结构,第一本体的两侧边固定于车骨架后,第一本体的底边与车骨架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一本体的底边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长度大于第一折弯部的长度,且第二折弯部的折弯角度大于第一折弯部的折弯角度;

所述第二乘客区风道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为具有底边和两个侧边的u形状结构,第二本体的两侧边固定于车骨架后,第二本体的底边与车骨架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第二本体的底边包括第三折弯部和第四折弯部,所述第四折弯部的长度大于第三折弯部的长度,且第四折弯部的折弯角度大于第三折弯部;

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三折弯部相平行,第四折弯部的折弯角度大于第二折弯部的折弯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边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平台状的第一固定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边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平台状的第二固定边。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彻底解决了双层车下层风道风量小的问题;同时使空调故障率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乘客区风道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乘客区风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包括第一乘客区风道1、第二乘客区风道2和车骨架3,一个第一乘客区风道1和两个第二乘客区风道2均固定于车骨架3上,且两个第二乘客区风道2对称位于第一乘客区风道1的两侧。

第一乘客区风道1包括第一本体11,第一本体11为具有底边和两个侧边的u形状结构,第一本体11的两侧边固定于车骨架3后,第一本体11的底边与车骨架3之间形成风道,第一本体11的底边包括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12,第二折弯部112的长度大于第一折弯部111的长度,且第二折弯部112的折弯角度大于第一折弯部111的折弯角度。

第二乘客区风道2包括第二本体21,第二本体21为具有底边和两个侧边的u形状结构,第二本体21的两侧边固定于车骨架3后,第二本体21的底边与车骨架3之间形成风道,第二本体21的底边包括第三折弯部213和第四折弯部214,第四折弯部214的长度大于第三折弯部213的长度,且第四折弯部214的折弯角度大于第三折弯部213。

第一折弯部111与第三折弯部213相平行,第四折弯部214的折弯角度大于第二折弯部112的折弯角度。

第一本体11的两侧边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平台状的第一固定边115。第二本体21的两侧边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平台状的第二固定边215。

本发明解决了双层车下层风道风量小的问题;同时使空调故障率明显降低。此装置采用铝板金加工制作,使变径风道过渡面角度精确,风损小,满足了双层客车风道最小截面积的要求。

使用时,配合组合式通长灯为向车提供照明光源,并可向车内顶照射装饰氛围灯光,增加车内的装饰格调,提升车内装饰效果。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客车下层风道改进系统,包括第一乘客区风道、第二乘客区风道和车骨架,一个第一乘客区风道和两个第二乘客区风道均固定于车骨架上,且两个第二乘客区风道对称位于第一乘客区风道的两侧。本发明解决了彻底解决了双层车下层风道风量小的问题;同时使空调故障率明显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欧冒奇;樊文堂;诸萍;李江;陈青生;刘桂林;吴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1
技术公布日:2019.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