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2691发布日期:2019-11-08 20:5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框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内的汽车座椅为必不可少的结构,通过在汽车座椅框架表面包裹与填充布料、棉垫等结构,蜂窝夹芯复合板可用于垫于框架的底端,提高整体强度。而且,当今世界汽车工业材料技术的发展主题是轻量化、高性能、安全和环保节能,因此汽车轻量化已作为一个世界性课题被提出。资料指出,减轻汽车质量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使用轻质蜂窝夹芯复合材料,可以使振动变小;由于使用蜂窝复合材料是在不减少汽车容积的情况下减轻汽车质量,因而使汽车更稳定,在受到冲击时铝合金结构能吸收分散更多的能量,因此是安全和舒适的。但是现目前,汽车座椅后背处随填充料的多少不同需要对框架后背处进行调整,现有的汽车座椅框架后背的厚度无法调节,不够灵活,其次整体的各部分拼接过程较为复杂,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汽车座椅框架后背厚度调节不方便,以及装配复杂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包括上架和接于下端的底架,所述上架与底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上架的内侧设置有后垫板,所述后垫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可调节板,所述可调节板包括活动板、螺纹杆与限位杆,所述螺纹杆贯穿于后垫板的外表面且前端活动卡于活动板的内侧,所述后垫板的外表面对应螺纹杆的贯穿处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限位杆贯穿于后垫板的外表面且前端与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后垫板是由外层板和内层板组成,所述外层板紧贴在可调节板的后侧,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设有第一蜂窝夹层和第二蜂窝夹层,在外层板的内侧面和内层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防滑纹,所述第一蜂窝夹层的一面紧贴在外层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蜂窝夹层的一面紧贴在内层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一蜂窝夹层和第二蜂窝夹层均是横截面为蜂窝状的铝板,所述第一蜂窝夹层的另一面与第一防水卷材层贴紧固定,所述第二蜂窝夹层的另一面与第二防水卷材层贴紧固定,在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之间设有塑料泡沫层,所述塑料泡沫层的厚度为5-15mm,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的厚度与第二防水卷材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蜂窝夹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蜂窝夹层的厚度,所述第二蜂窝夹层的厚度为10-18mm;在所述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于外层板和内层板并分别与外层板和内层板连接固定;所述活动板是由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组成,所述内支撑板与后垫板贴紧,在所述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之间设有蜂窝复合板,在外支撑板与蜂窝复合板之间设有外定位板和外卡位板,所述外定位板的外侧与外支撑板的内侧面贴紧固定,在外定位板的内侧设有半球形的外凸台,在所述外卡位板上设有与所述外凸台相匹配的半球形外凹槽,所述外定位板与外卡位板连接卡紧;在内支撑板与蜂窝复合板之间设有内定位板和内卡位板,所述内定位板的外侧与内支撑板的内侧面贴紧固定,在内定位板的内侧设有半球形的内凸台,在所述内卡位板上设有与所述内凸台相匹配的半球形内凹槽,所述内定位板与内卡位板连接卡紧;在所述蜂窝复合板与外卡位板之间还设有第一缓冲板,在蜂窝复合板与内卡位板之间还设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的蜂窝复合板是由间隔设置的蜂窝板材和横向设置的龙骨板构成,所述蜂窝板材的厚度为龙骨板厚度的2.5倍;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嵌入块、嵌入槽、紧固螺栓与紧固螺母,所述嵌入块的上端与上架的下端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嵌入槽开设于底架的上端外表面处,所述嵌入块卡于嵌入槽的内侧,所述紧固螺栓的数量为两组且贯穿于嵌入块以及嵌入槽的内侧,所述紧固螺母与紧固螺栓之间为螺纹连接。

本发明中,不仅采用了专用的结构来实现座椅后背的可调节,达到舒适人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还采用了专门设计的蜂窝状复合板结构,不仅使得板材的透气性更好,同时板材自身具有缓冲能力和适应人体形态的自调节功能,在保障支撑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这种开创性的设计是目前市场上没有的,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优选的,所述底架的内侧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底垫板,所述底垫板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底垫板相互接触且呈阵列排布。本发明中通过设计四组底垫板不仅能够便于安装,而且舒适性也明显提升。

优选的,所述后垫板的两侧外表面与上架的内壁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杆状的第一加强杆以及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与上架以及后垫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后垫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限位杆于螺纹杆的两侧呈对称排布。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内螺纹孔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卡于活动板内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嵌入头,所述嵌入头与活动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化的,所述的支撑柱有3根,3根支撑柱在后垫板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20-150mm。这里通过设置3根支撑柱能够获得平衡的支撑效果,不会产生偏斜,同时支撑强度更好。

优化的,所述的塑料泡沫层57是由聚苯乙烯材料制得。

优化的,所述的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是由厚度为10mm的聚氨酯泡沫构成。通过精确控制缓冲板的厚度,不仅有利于安装方便,同时还能保障在实用中起到实实在在的缓冲效果。

优化的,所述蜂窝复合板的厚度为8-12mm。本发明中对蜂窝复合板的厚度进行了精确的设计,目的在于达到较优的缓冲效果,同时透气性还能保持较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通过设置有可调节板与后垫板,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在活动板的内侧转动,同时沿着内螺纹孔的内侧转动并移动位置,推动活动板进行移动,同时限位杆沿限位杆的表面移动,进而调整活动板与后垫板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整体相对厚度的目的,在座椅的生产中以配合不同填充厚度的填充料以达到所需要的厚度需求,通过设置有连接结构、上架于底架,在整个框架拼接前为相对独立底架与上架,便于生产与运输,通过将嵌入块卡于嵌入槽的内侧,之后再打入紧固螺栓穿过嵌入块与嵌入槽的内侧,再于一端处旋紧紧固螺母即可完成上架与底架的安装,为拼接过程带来便利,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的后垫板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的后垫板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后垫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活动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上架;2、底架;3、底垫板;4、连接结构;41、嵌入块;42、嵌入槽;43、紧固螺栓;44、紧固螺母;5、后垫板;51、外层板;52、内层板;53、第一蜂窝夹层;54、第二蜂窝夹层;55、第一防水卷材层;56、第二防水卷材层;57、塑料泡沫层;58、支撑柱;6、第一加强杆;7、第二加强杆;8、可调节板;81、活动板;811、外支撑板;812、内支撑板;813、蜂窝复合板;814、外定位板;815、外卡位板;816、外凸台;817、外凹槽;818、内定位板;819、内卡位板;820、内凸台;821、内凹槽;822、第一缓冲板;823、第二缓冲板;824、蜂窝板材;825、龙骨板;82、螺纹杆;83、嵌入头;84、内螺纹孔;8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包括上架1和接于下端的底架2,上架1与底架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结构4,上架1的内侧设置有后垫板5,后垫板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可调节板8,可调节板8包括活动板81、螺纹杆82与限位杆85,螺纹杆82贯穿于后垫板5的外表面且前端活动卡于活动板81的内侧,后垫板5的外表面对应螺纹杆82的贯穿处开设有内螺纹孔84,限位杆85贯穿于后垫板5的外表面且前端与活动板8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后垫板5是由外层板51和内层板52组成,所述外层板51紧贴在可调节板8的后侧,在外层板51与内层板52之间设有第一蜂窝夹层53和第二蜂窝夹层54,在外层板51的内侧面和内层板52的内侧面上均设有防滑纹,所述第一蜂窝夹层53的一面紧贴在外层板51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蜂窝夹层54的一面紧贴在内层板52的内侧面上,所述的第一蜂窝夹层53和第二蜂窝夹层54均是横截面为蜂窝状的铝板,所述第一蜂窝夹层53的另一面与第一防水卷材层55贴紧固定,所述第二蜂窝夹层54的另一面与第二防水卷材层56贴紧固定,在第一防水卷材层55和第二防水卷材层56之间设有塑料泡沫层57,所述的塑料泡沫层57是由聚苯乙烯材料制得,所述塑料泡沫层57的厚度可以为5mm、6mm、8mm、10mm、11mm、13mm或15mm,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55的厚度与第二防水卷材层56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蜂窝夹层53的厚度小于第二蜂窝夹层54的厚度,所述第二蜂窝夹层54的厚度为10-18mm;在所述外层板51和内层板52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柱58,所述支撑柱58垂直于外层板51和内层板52并分别与外层板51和内层板52连接固定;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柱58有3根,3根支撑柱58在后垫板5内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可以为120mm、125mm、130mm、136mm、140mm、145mm、148mm或150mm。

本发明中,所述活动板81是由外支撑板811和内支撑板812组成,所述内支撑板812与后垫板5贴紧,在所述外支撑板811和内支撑板812之间设有蜂窝复合板813,所述蜂窝复合板813的厚度可以为8mm、9mm、10mm、11mm或12mm。在外支撑板811与蜂窝复合板813之间设有外定位板814和外卡位板815,所述外定位板814的外侧与外支撑板811的内侧面贴紧固定,在外定位板814的内侧设有半球形的外凸台816,在所述外卡位板815上设有与所述外凸台816相匹配的半球形外凹槽817,所述外定位板814与外卡位板815连接卡紧;在内支撑板812与蜂窝复合板813之间设有内定位板818和内卡位板819,所述内定位板818的外侧与内支撑板812的内侧面贴紧固定,在内定位板818的内侧设有半球形的内凸台820,在所述内卡位板819上设有与所述内凸台820相匹配的半球形内凹槽821,所述内定位板818与内卡位板819连接卡紧;在所述蜂窝复合板813与外卡位板815之间还设有第一缓冲板822,在蜂窝复合板813与内卡位板819之间还设有第二缓冲板823,所述第一缓冲板822与第二缓冲板823的厚度相等;所述的第一缓冲板822和第二缓冲板823均是由厚度为10mm的聚氨酯泡沫构成。所述的蜂窝复合板813是由间隔设置的蜂窝板材824和横向设置的龙骨板825构成,所述蜂窝板材824的厚度为龙骨板825厚度的2.5倍;

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嵌入块41、嵌入槽42、紧固螺栓43与紧固螺母44,嵌入块41的上端与上架1的下端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确保嵌入块41的稳固,嵌入槽42开设于底架2的上端外表面处,嵌入块41卡于嵌入槽42的内侧,紧固螺栓43的数量为两组且贯穿于嵌入块41以及嵌入槽42的内侧,紧固螺母44与紧固螺栓43之间为螺纹连接,以便于紧固螺栓43的取下与安装;底架2的内侧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底垫板3,底垫板3的数量为四组,底垫板3相互接触且呈阵列排布,用以增加底架2的承重能力;后垫板5的两侧外表面与上架1的内壁之间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杆状的第一加强杆6以及第二加强杆7,第一加强杆6、第二加强杆7与上架1以及后垫板5之间均为固定连接,用以增加后垫板5的强度;限位杆85与后垫板5之间为活动连接,限位杆85的数量为两组,限位杆85于螺纹杆82的两侧呈对称排布,限位杆85可以防止螺纹杆82转动时带动活动板81转动;螺纹杆82与内螺纹孔84之间为螺纹连接,确保螺纹杆82转动时可以移动位置,螺纹杆82卡于活动板81内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嵌入头83,嵌入头83与活动板81之间为活动连接,防止螺纹杆82与活动板81相分离。

工作原理,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蜂窝夹芯复合板的汽车座椅框架装置,使用者通过转动螺纹杆82,螺纹杆82的一端在活动板81的内侧转动,同时沿着内螺纹孔84的内侧转动并移动位置,推动活动板81进行移动,同时限位杆85沿限位杆85的表面移动,进而调整活动板81与后垫板5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整体相对厚度的目的,在座椅的生产中以配合不同填充厚度的填充料以达到所需要的厚度需求,在整个框架拼接前为相对独立底架2与上架1,便于生产与运输,使用者将嵌入块41卡于嵌入槽42的内侧,之后再打入紧固螺栓43穿过嵌入块41与嵌入槽42的内侧,再于一端处旋紧紧固螺母44即可完成上架1与底架2的安装,为拼接过程带来便利,方便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