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汽车座椅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2689发布日期:2019-11-08 20:5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汽车及其汽车座椅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汽车座椅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乘客对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针对汽车座椅头枕,乘客希望能够根据身高对头枕位置进行调节,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也满足舒适性的需求。

一般来说,头枕的中央部分最为柔软,在遭到外力冲击时,头部靠在头枕中央最为安全,因此,调节头枕正确的高度应为:头枕中央与耳朵上沿平行,使头部中间对应头枕中央,这样在受到冲击时,头枕最柔软的部分会给予头部安全的保护。

现有的汽车座椅头枕通过调节杆安装在座椅骨架靠背的顶部,调节杆伸出靠背顶部。头枕的高度能够调节,具体实现方式是:手动向上拉动座椅头枕,调节座椅头枕相对调节杆的位置,可以升高座椅头枕的高度。

上述方案存在下述问题:

目前的靠背设置,基于对多数人的靠背需求,头枕位于最低位置时,一般是适应大致163cm身高左右的乘客,因而对于身高低于163cm的部分乘客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头枕安全位置,对于身高低于153cm的部分乘客则可能因头部接触不到头枕而无法获得舒适的使用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靠背伸缩调整装置的汽车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部,所述靠背部包括位于两侧的靠背连接板和位于顶部的靠背上横梁,所述靠背上横梁用于安装座椅头枕,还包括驱动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靠背上横梁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动部动作,以带动所述靠背上横梁上下移动。

当靠背上横梁在传动部带动下向下移动时,靠背上横梁可以部分或全部缩回靠背部内,缩回的程度由传动部的行程控制,相当于靠背部可伸缩。这样,座椅头枕的高度调节不再局限于只从基础位置向上升高,还可以向内向下降低高度,座椅头枕的高度调节范围大大提高,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坐人需求,相对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即便身高在1.63m以下的人群,其头部也可以通过调整座椅上横梁的位置而得到座椅头枕的有效支撑,提高乘坐时的安全系数。

可选地,所述传动部包括与所述靠背上横梁连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于所述靠背连接板的内侧。

可选地,两侧的所述靠背连接板的内侧,均对应设有所述移动板,两侧的所述移动板分别连接到所述靠背上横梁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移动板和对应侧的所述靠背连接板,二者分别设有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槽移动,以导向所述移动板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移动板和所述靠背连接板均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柱。

可选地,所述靠背上横梁与所述移动板之间采用焊接固连。

可选地,所述导向柱为连接铆钉,且所述导向柱外套有自润滑轴承套。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安装所述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靠背连接板的内侧。

可选地,还包括丝杆,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丝杆传动,所述传动部还包括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轴套,所述丝杆转动驱动所述轴套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部上下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具有与上述汽车座椅骨架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座椅骨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1中靠背连接板和移动板的连接位置剖视图。

图1-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靠背部、200底座部;

1靠背上横梁;

2移动板、21轴套固定支架、211轴套、22导向槽、23导向柱、231自润滑轴承套;

3靠背连接板、31电机支架、311电机、311a丝杆、312电机固定螺栓、32导向槽、33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座椅骨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左侧视图。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座椅骨架,如图1所示,汽车座椅骨架的整体包括底座部200和靠背部100,以一般汽车座椅为例,乘客乘车时,底座部200用于从下方支撑整个人体,靠背部100用于支撑人的后背与头部,本发明主要涉及对靠背部100的改进。

图1中,靠背部100包括位于两侧的靠背连接板3和位于顶部的靠背上横梁1,其中,靠背上横梁1用于安装座椅头枕,该实施例中的汽车座椅骨架还包括驱动部和传动部,传动部与靠背上横梁1连接,驱动部用于驱动传动部动作,以带动靠背上横梁1上下移动。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电机311,丝杆311a和安装电机311的电机支架31。电机311,丝杆311a和电机支架31可以安装在靠背连接板3的内侧,电机支架31与靠背连接板3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当然,也可以是螺栓、销钉等其他常规的连接方式,电机31可以通过电机固定螺栓312固定在电机支架31上,便于电机31的装卸,电机31具体可以通过丝杆311a实现扭矩的传递。

所述传动部具体可以包括移动板2,轴套固定支架21和轴套211,轴套固定支架21与移动板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轴套固定支架21和轴套211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同样,固定方式也可以是螺栓、销钉等其他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轴套211和丝杆311a则螺纹配合连接。同时,靠背上横梁1与移动板2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且移动板2,轴套固定支架21和轴套211也都可以安装在靠背连接板3的内侧。

采用以上驱动、传动结构,当电机311启动后,其输出轴带动丝杆311a转动,丝杆311a与轴套211配合,由于丝杆311a相对固定,则可驱动轴套211上下移动,由于移动板2与轴套211通过轴套固定支架21固连,故移动板2相应也上下移动,相应地带动靠背上横梁1上下移动,因而靠背上横梁1上的座椅头枕也会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座椅头枕的高度调节。

可知,上述移动板2与靠背上横梁1焊接固连,是保证移动板2可带动靠背上横梁1上下移动,则移动板2与靠背上横梁1并不限于焊接固定,只要固定即可,例如二者通过螺栓或销钉等常规方式固定,甚至移动板2与靠背上横梁1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当然,考虑到加工的便利性,二者可以分别单独加工后再完成固定。

从该具体实施例可知,当靠背上横梁1在传动部带动下向下移动时,靠背上横梁1可以部分或全部缩回靠背部100内,缩回的程度由传动部的行程控制,相当于靠背部100可伸缩。这样,座椅头枕的高度调节不再局限于只从基础位置向上升高,还可以向内向下降低高度,座椅头枕的高度调节范围大大提高,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乘坐人需求,相对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即便身高在1.63m以下的人群,其头部也可以通过调整座椅上横梁1的位置而得到座椅头枕的有效支撑,提高乘坐时的安全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将移动板2以及驱动部、传动部设于靠背连接板3的内侧。应知,靠背部100包括位于两侧的靠背连接板3和顶部的靠背上横梁1,以及前靠板、后背板,围合形成空腔,空腔内部可以设有弹簧、海绵等部件,仍有可利用空间,而将移动板2以及驱动部、传动部设于靠背连接板3的内侧,则可以充分利用靠背部100内腔的空间,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当然,这里不限于移动板2、驱动部、传动部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设于靠背部100的内腔之外。

此外,上述驱动部、传动部均位于靠背连接板3的内侧,一方面便于安装,另外也便于与靠背上横梁1实现连接。但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案,例如,驱动部的电机311可以固定在靠背部100的底部。再者,这里的传动部包括两块移动板2,分别设于两个靠背连接板3的内侧,这样,可连接至靠背上横梁1的两端,形成类似门型结构,从而稳定可靠地带动靠背上横梁1上下移动,但可知,仅在一侧设置移动板2也是可行的方案,驱动部同样可以是单侧或是双侧设置,单侧设置更容易保证上、下移动的稳定一致性。传动部实际上也不限于移动板2结构,移动板2仅仅是一种具体示例。比如,传动部可以是传动杆,传动杆不限于设置在靠背连接板3,比如传动杆设于靠背部100的中部,直接连接到靠背上横梁1的中部,当然,可以根据靠背部100内侧空间进行相应的设计。

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板2和靠背连接板3上可以分别设置能够相互配合的导向柱23、33和导向槽22、32,导向柱23沿导向槽22移动,以导向所述移动板2的上下移动。导向槽22在具备导向功能的同时,对其延伸长度进行设计,还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即限定移动板2的移动行程。

如图3所示,移动板2和靠背连接板3均设有导向槽和导向柱。位于移动板2上的导向槽22可以与位于靠背连接板3上的导向柱33配合;位于靠背连接板3上的导向槽32可以与位于移动板2上的导向柱23配合。同时,靠背连接板3和移动板2上都可以开有多个导向槽,设有多个导向柱。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来说,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柱可以分开布置在靠背连接板3和移动板2上,以保证结构的强度要求;同时,导向槽和导向柱也可以上下布置在靠背连接板3和移动板2上,以保证结构的刚度要求。

以上的导向柱可以为连接铆钉,如图4所示,图4为图1中靠背连接板和移动板的连接位置剖视图。

位于移动板2上的导向柱23可以为连接移动板2和靠背连接板3的连接铆钉,导向柱23可以外套有自润滑轴承套231,如此,导向柱23与靠背连接板3之间有自润滑轴承套231。同理,对于位于靠背连接板3上的导向柱33同时也可以为连接移动板2和靠背连接板3的连接铆钉,而导向柱33与移动板2之间也可以有自润滑轴承套231。使用自润滑轴承套231,在减少移动板2在靠背连接板3上移动时产生的摩擦阻力的同时也使得对整个结构的维护更加简便。

本发明不局限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比如,驱动部不限于通过丝杆311a传递动力,例如:可以用相配合的齿轮和齿条替代电机丝杠311a,齿轮与电机311连接,齿条与移动板2固连。则电机311带动齿轮转动,同时齿轮转动带动齿条上下移动,进一步带动移动板2上下移动,也是可行的方案。驱动部也可以不采用电机,例如气缸作为驱动动力源同样是可行的方案。当然,采用电机驱动行程控制更为精确。

需要指出,对于本发明中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靠背上横梁1,移动板2和靠背连接板3,在实现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其外形与结构细节并不限于图1至图4所示的具体结构形式,例如:移动板2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或梯形等;靠背上横梁1的形状可以是拱形,梯形或长方形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也具有与上述汽车座椅骨架相同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座椅骨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