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5283发布日期:2020-04-07 15:57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左悬置总成包括左悬置和左悬置支架,左悬置包括与车身相连的支架,与左悬置支架相连的托臂,以及过盈压入的橡胶衬套,橡胶衬套起减振作用。橡胶衬套通常包含外圈和铝芯子,周围由橡胶包裹形成。

随着汽车高速发展,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和nvh需求不断提高。各大主机厂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和提高驾驶体验,这也对悬置提出更高要求,常用的左悬置橡胶结构为橡胶衬套,主要起支撑和限位作用,隔振效果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减振防脱落的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

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包括:金杯体,所述钣金杯体的上侧壁焊接上钣金机支架,所述钣金杯体有右侧壁焊接有右钣金支架,所述钣金杯体的左侧壁焊接有左钣金支架,所述上钣金支架的内侧壁、左钣金支架的内侧壁和右钣金支架的内侧壁分别螺纹连接有螺丝,且所述螺丝的侧壁设有弹簧垫片,所述上钣金支架底面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右钣金支架的底面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左钣金支架的底面设有第三橡胶垫,所述钣金杯体内部设有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的内部设有位孔,所述位孔安装有托臂,所述托臂侧壁固接有目视点,所述钣金杯体内侧壁设有锯齿。

优选的,所述托臂底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通过两个销轴固定于所述托臂的底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上设有两个环孔,且所述环孔与所述销轴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衬套通过铝化与所述钣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衬套缩径到92±0.2mm。

优选的,所述橡胶衬套呈“人”字形固定在所述钣金杯体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上钣金支架、所述左钣金支架和所述右钣金支架侧壁宽度大于内侧壁宽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通过在上钣金支架、左钣金支架和右钣金支架上分别安装有橡胶垫,减少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带来的震感,又通过在固定螺丝上设有弹簧垫片,螺丝在拧紧的时候不会容易松动,急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达到2500rpm时,托臂带动橡胶衬套移动,橡胶衬套会使静刚度拐点平滑上升,解决二阶、四阶车内振动较大问题,锯齿保证橡胶之间是线与面接触,解决异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橡胶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托臂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钣金杯体;2、目视点;3、上钣金支架;4、第一橡胶垫;5、螺丝;6、弹簧垫片;7、锯齿;8、右钣金支架;9、第二橡胶垫;10、托臂;11、第三橡胶垫;12、左钣金支架;13、橡胶衬套;14、位孔;15、挡板;16、销轴;17、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橡胶衬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托臂底面结构示意图。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包括:金杯体1,所述钣金杯体1的上侧壁焊接上钣金机支架,所述钣金杯体1有右侧壁焊接有右钣金支架8,所述钣金杯体1的左侧壁焊接有左钣金支架12,所述上钣金支架3的内侧壁、左钣金支架12的内侧壁和右钣金支架8的内侧壁分别螺纹连接有螺丝5,且所述螺丝5的侧壁设有弹簧垫片6,所述上钣金支架3底面设有第一橡胶垫4,所述右钣金支架8的底面设有第二橡胶垫9,所述左钣金支架12的底面设有第三橡胶垫11,所述钣金杯体1内部设有橡胶衬套13,所述橡胶衬套13的内部设有位孔14,所述位孔14安装有托臂10,所述托臂10侧壁固接有目视点2,所述钣金杯体1内侧壁设有锯齿7。

参考图1所示,所述托臂10底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15,所述两个挡板15通过两个销轴16固定于所述托臂10的底面,使所述托臂10不会从所述橡胶衬套13中滑出。

参考图2所示,两个所述挡板15上设有两个环孔17,且所述环孔17与所述销轴16之间滑动连接,为了使所述挡板15能够在所述托臂上10滑动。

参考图2所示,所述橡胶衬套13通过铝化与所述钣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衬套13缩径到92±0.2mm,为了减少所述钣金杯体1的震动。

参考图1所示,所述橡胶衬套13呈“人”字形固定在所述钣金杯体1的内侧壁上,为了能够固定住所述橡胶衬套13。

参考图1所示,所述上钣金支架3、所述左钣金支架12和所述右钣金支架8侧壁宽度大于内侧壁宽度.为了加固所述上钣金支架3、所述左钣金支架12和所述右钣金支架8,不会变形。

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左悬置安装于汽车发动机汽车支撑结构上,分别将上钣金支架3、左钣金支架12和右钣金支支架与汽车底座通过螺丝5相连接,然后旋转螺丝5,向上钣金支架3、左钣金支架12和右钣金支支架的内转入,同时使压缩螺丝5侧壁上弹簧垫片6,拧紧螺丝5,使螺丝5在发动机震动时,不会变松,又在上钣金支架3、左钣金支架12和右钣金支架8底面分别安装安装第一橡胶垫4、第二橡胶垫9和第三橡胶垫11,减少发动机工作给车传递的震感,在钣金杯体1内部通过硫化形成橡胶衬套13,然后将托臂10安装在托臂10的位孔14中,将托臂10的底面上的两个挡板15向两侧滑动,使托臂10不会从橡胶衬套13中滑出,急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达到2500rpm时,托臂10带动橡胶衬套13移动,橡胶衬套13会使静刚度拐点平滑上升,解决二阶、四阶车内振动较大问题,锯齿7保证橡胶之间是线与面接触,解决异响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包括钣金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杯体(1)的上侧壁焊接上钣金机支架,所述钣金杯体(1)有右侧壁焊接有右钣金支架(8),所述钣金杯体(1)的左侧壁焊接有左钣金支架(12),所述上钣金支架(3)的内侧壁、左钣金支架(12)的内侧壁和右钣金支架(8)的内侧壁分别螺纹连接有螺丝(5),且所述螺丝(5)的侧壁设有弹簧垫片(6),所述上钣金支架(3)底面设有第一橡胶垫(4),所述右钣金支架(8)的底面设有第二橡胶垫(9),所述左钣金支架(12)的底面设有第三橡胶垫(11),所述钣金杯体(1)内部设有橡胶衬套(13),所述橡胶衬套(13)的内部设有位孔(14),所述位孔(14)安装有托臂(10),所述托臂(10)侧壁固接有目视点(2),所述钣金杯体(1)内侧壁设有锯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10)底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挡板(15),所述两个挡板(15)通过两个销轴(16)固定于所述托臂(10)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15)上设有两个环孔(17),且所述环孔(17)与所述销轴(16)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13)通过铝化与所述钣杯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衬套(13)缩径到92±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套(13)呈“人”字形固定在所述钣金杯体(1)的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钣金支架(3)、所述左钣金支架(12)和所述右钣金支架(8)侧壁宽度大于内侧壁宽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所述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包括金杯体,所述钣金杯体的上侧壁焊接上钣金机支架,所述钣金杯体有右侧壁焊接有右钣金支架,所述钣金杯体的左侧壁焊接有左钣金支架,所述上钣金支架的内侧壁、左钣金支架的内侧壁和右钣金支架的内侧壁分别螺纹连接有螺丝,且所述螺纹的侧壁设有弹簧垫片,所述上钣金支架底面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右钣金支架的底面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左钣金支架的底面设有第三橡胶垫,所述钣金杯体内部设有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的内部设有位孔,所述位孔安装有托臂,所述托臂侧壁固接有目视点,所述钣金杯体内侧壁设有锯齿,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减振效果的左悬置具有减振防脱落等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华从伟;潘世林;梅周盛;周勇;王红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