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3841发布日期:2019-11-19 20:0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的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天窗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汽车的引导系统,主要适用于天窗遮阳帘。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遮阳帘卷收机构通常是将挠性遮阳帘粘合或缝合在引导条(常用金属)上,可采用全包或半包的方式将挠性遮阳帘固定在引导条上。然后将引导条限位在遮阳帘导轨中,并在导轨末端设置卷收机构(遮阳帘载体)。现有的引导条主要采用两种材料制成,如塑料和金属,塑料条虽然成本低,但由于其耐热性较差,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或频繁使用导致温度升高时,塑料条易变形而从导轨脱出。而使用金属条,虽然可以克服塑料不耐高温的缺陷,但金属条与导轨内壁的摩擦会产生刺耳的噪音,极大影响用户体验。为此,曾在引导条端部连接可在导轨中运动的塑料引导滑块,将塑料件限位在金属条与刚性导轨之间,从而避免噪音的产生。

此外,现有技术中,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时,由于频繁弯折、黏胶剂使用寿命限制,易导致遮阳帘脱离引导件,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当挠性遮阳帘与引导条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时,引导条上的打孔直接与缝合线接触,长期使用时金属片易割断缝合线,致使遮阳帘脱离引导条,进而缩减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引导系统,通过可替代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引导条与导向体之间的直接摩擦,从而避免了噪音的产生;同时,由于增加了包层结构,避免引导件直接与缝合线接触发生“切割”,从而延长了遮阳帘机构的整体使用寿命,同时不会产生其他不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用于汽车的引导系统包括导向体、限位在导向体内的引导条、限位在引导条上的挠性材料,其技术要点是:引导条包括基体和包层,基体通过包层与挠性材料间隔,引导条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通孔。

基体通过包层与导向体间隔。

挠性材料通过胶接或缝合固定在引导条上。

挠性材料直接设置在载体上,和/或挠性材料通过引导条间接设置在载体上。

包层通过全包或半包的方式包裹基体。

包层通过全包或半包的方式包裹基体。

导向体为沿纵向延伸的细长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刚性或者塑性导向体中无需增加隔离零件(现有技术中曾采用塑料滑块),通过引导条的包层与轨道内壁摩擦,即可使整个系统运行噪音降低,甚至消除。引导条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通孔,不但提高引导条的强度,而且便于缝制。缝制时线与钢带之间有塑料隔开,无割线现象。同时由于金属与塑料复合后增加了整体的y向抗拉强度,抗疲劳性更佳,帘布可单层缝制(现有技术为挠性材料翻边后外包的双层缝制方式),节省头部空间,易于制造,效率高。

引导条可采用多种材料制成,例如可通过整合金属与塑料两种材料的优点,如整合金属的可延展性和形变可记忆性,塑料的回溯性和抗弯折性,引导条结合后具有抗疲劳性强的优点。进一步的,由偏刚性的基体外附挠性材料制成的包层,包层可包在基体宽面的一侧(如图3所示),也可全周包覆(如图4所示),且能随基体的变形而变形,引导条可将包有包层的一侧附着在挠性材料的侧边沿,并能和挠性材料两者至少一种依附在挠性材料载体表面或者内部,受挠性材料的张力影响,引导条的一侧可抵在刚性或者塑性导向体的右侧(图3或图4视角),而已和引导条依附在一起的挠性材料的侧边抵在刚性或者塑性导向体的左侧(图3或图4视角),挠性材料可通过引导条的带动,在刚性或者塑性导向体中纵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机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6,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用于汽车的引导系统包括导向体4、限位在导向体4内的引导条1、限位在引导条1上的挠性材料2。引导条1包括基体12和包层11,基体12通过包层11与挠性材料2间隔。基体12可通过包层11全包或者半包的形式调整整体的厚度,选择目的性强。挠性材料2可通过胶接,也可通过缝合(图5~6,缝合线未示出)固定在引导条1上。引导条1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通孔13。通孔13可用于增强引导条1的强度,也可以用于缝合线。

基体12通过包层11与导向体4内壁间隔,从而避免了基体12直接与导向体4接触,有效降低了噪音。挠性材料2直接设置在载体3上,也可通过引导条1间接设置在载体3上。现有技术中,载体3常采用卷轴,挠性材料2沿卷轴的轴向固接,引导条1呈线性与卷轴固接。挠性材料2固接时,采用直接或间接固接,则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引导条1使用的是偏刚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条,在引导条1外设置包层11后,由于包层11的回溯性,使引导条1在受到各方向的牵拉时,不会由于金属受到弯折后产生不可逆变形而降低原有性能。

允许挠性材料2和引导条1中至少其中一种在其表面或者内部依附,增加了选择多样性。

载体3为刚性或者可弯折的结构构成单一零件或者总成,允许挠性材料或/和引导条设置在其上,并能限制挠性材料或者引导条在其表面或者内部脱出。

导向体4是主要是指位于沿车辆纵向设置的遮阳帘导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水平或者垂直受力。现有技术中,导轨通常为弧形结构,以贴合车顶的弧形曲线。

附图标记说明:

1引导条

11包层

12基体

13通孔

2挠性材料

3载体

4导向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