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7958发布日期:2019-12-06 16:3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营运车辆驾驶区防护隔离领域,特别是指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近一年多来,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过程中,多次发生乘客和驾驶员争吵、攻击驾驶员、抢夺方向盘等对公众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类似事件可导致车辆失控,严重扰乱公共交通秩序和公众安全。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jt/t1241-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技术要求》,规定了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的技术要求,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引导城市公共汽电车安装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俗称司机围栏)。

然而车辆安装了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后,在车辆营运过程中该设施是否按照规定投入使用,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监测、会出现隔离设施的护围门在车辆营运过程中敞开,隔离设施形同虚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车辆营运过程中不能确定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包括设在驾驶座后部的后围和设在驾驶座右部的可开合的护围门,后围与护围门铰接;后围上部空隙高度不大于300mm,后围的宽度为从护围门向车内延伸至驾驶员座位最内侧的点;护围门的门洞净宽不小于450mm,护围门的开度不小于90度,且不与车上任何装置干涉;护围门上设有锁止机构,护围门上设有用于检测护围门的开合状态的检测器,检测器与报警系统连接,报警系统设在护围门或车身上。

所述检测器与报警系统均与车载终端连接,检测器把检测到的护围门未锁紧信号传输给车载终端;车载终端控制报警系统报警提醒驾驶员,同时车载终端把报警事件进行自动备份以待检测人员后期检测评估。

所述护围门采用护板式结构,护围门的上沿最低点距乘客区通道底板高度不小于1600mm,在护围门的上方做圆角或斜角,以防止阻挡驾驶员观察右方后视镜视野。

所述护围门的开启方向为向外打开,护围门的关闭方向与乘客撤离方向一致。

所述护围门的锁止机构为手动锁止机构时,手动锁止机构的关闭力不大于50n;护围门的锁止机构为自动锁止机构时,自动锁止机构与汽车中控的中央门锁控制系统连接并受中央门锁控制系统的控制。

所述护围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块同等宽度的透明钢化玻璃板,透明钢化玻璃板的厚度不小于5mm,透明钢化玻璃板上设有右可视通道,右可视通道防止透明钢化玻璃板阻挡驾驶员观察右方后视镜视野。

所述透明钢化玻璃板与护围门的高度之和大于1600mm且不大于后围的高度。

所述护围门或透明钢化玻璃板的内侧设有安全锤座,安全锤座内可拆卸设有安全锤。

所述检测器为门磁开关、接近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检测器与驾驶员隔离区防护设施的锁止机构配合,监测客运车在运行时其锁止机构是否锁紧,防止护围门打开状态下,驾驶员受到乘客干扰,对车辆行驶安全造成安全影响。

同时本实用新型把驾驶员隔离区防护设施与车辆监控系统的对接提供了可能,使驾驶员隔离区设施,从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转变为一个具有状态输出能力,可以和车辆监控系统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可以为车辆安全监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安全数据采集的智能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成本低;(2)技术先进,采用互联网+技术,使驾驶员隔离区防护设施联网;(3)为车辆安全监控提供数据支撑,保证运输企业的资产投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护围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围,2、护围门,3、透明钢化玻璃板,4、右可视通道,5、检测器,6、报警系统,7、安全锤座,8、安全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包括设在驾驶座后部的后围1和设在驾驶座右部的可开合的护围门2,后围1与护围门2铰接;后围1上部空隙高度不大于300mm,后围1的宽度为从护围门2向车内延伸至驾驶员座位最内侧的点;护围门2的门洞净宽不小于450mm,护围门2的开度不小于90度,且不与车上任何装置干涉;护围门2的开启方向为向外打开,护围门2的关闭方向与乘客撤离方向一致。护围门2采用护板式结构或护栏式结构,护围门2上设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为手动锁止机构,手动锁止机构的关闭力不大于50n;护围门2上设有用于检测护围门2的开合状态的检测器5,检测器5设在护围门2的外侧边沿上,检测器5为门磁开关、接近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等可以实现护围门2的锁止机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监测的传感器。检测器5与报警系统6连接,报警系统6设在护围门2或车身上。报警系统6可采用报警器、语音播放器或两者结合的形式。此种情况,检测器5与报警系统6组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检测器5与报警系统6的电力来源为车载电源,当检测器5检测到处于打开状态时,检测器5把数字信号传输给报警系统6的信号开关,报警系统6的信号开关打开,报警系统6开始报警,提醒驾驶员关闭护围门2并把锁紧机构锁紧。

实施例2: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检测器5与报警系统6均与车载终端连接,此时的报警系统6可直接采用车载的语音播放系统,减少改装成本;检测器5把检测到的护围门2未锁紧信号传输给车载终端;车载终端控制报警系统6报警提醒驾驶员,同时车载终端把报警事件进行自动备份以待检测人员后期检测评估。车辆行驶在有信号区域时,车载终端把报警信号通过无线信号实时传输给客运中心监测平台进行记录并形成提醒信号,当提醒信号超过设定时长时,客运中心监测系统自动启动客运中心报警系统通知监测人员进行人工处理。护围门2的锁止机构为自动锁止机构,自动锁止机构与汽车中控的中央门锁控制系统连接并受中央门锁控制系统的控制。其它结构、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护围门2采用护板式结构,护围门2的上沿最低点距乘客区通道底板高度不小于1600mm,在护围门2的上方做圆角或斜角,以防止阻挡驾驶员观察右方后视镜视野。其它结构、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智能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护围门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块同等宽度的透明钢化玻璃板3,透明钢化玻璃板3的厚度不小于5mm,透明钢化玻璃板3上设有右可视通道4,右可视通道4防止透明钢化玻璃板3阻挡驾驶员观察右方后视镜视野。透明钢化玻璃板3与护围门2的高度之和大于1600mm且不大于后围1的高度。采用透明钢化玻璃板3对原有的护围门2进行加高,防止乘客站在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的高台上攻击驾驶员,同时采用透明钢化玻璃板3,也避免了对驾驶员的视野范围造成影响;护围门2或透明钢化玻璃板3的内侧设有安全锤座7,安全锤座7内可拆卸设有安全锤8。在车辆遭到危险时,设在驾驶区防护隔离区域内的安全锤8,可供驾驶员逃生用。其它结构、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3相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