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8326发布日期:2020-02-18 13:0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密封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生活或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喜欢外出旅游,希望通过旅游来暂时地远离快节奏的生活或工作,使得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得到放松,更好地释放疲劳感。其中自驾游是外出旅游者比较喜欢选择的一种方式,在自驾游的过程中人们将外出的时候物品放置到汽车的行李箱内,由于行李箱与汽车车身之间存在着间隙,使得汽车行驶在暴雨或者湿气重的环境中时,雨水从间隙处流入到汽车行李箱内弄湿物品,因此需要用到密封条对间隙处进行密封。目前将行李箱密封条装配到行李箱钣金上后,行由于密封条与行李箱钣金间的密封不严密,容易漏水,同时密封条与钣金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容易造成密封条的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方便,防水性能好,能够确保行李箱密封条与行李箱钣金间的配合更牢固的汽车行李箱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所述密封条本体的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钣金件的粘黏层,所述粘黏层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水唇边,所述第一防水唇边与粘黏层之间设有防水槽,所述粘黏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唇边,所述密封条本体靠近第一防水唇边的一边连接有发泡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唇边沿粘黏层的上表面方向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防水唇边的高度大于粘黏层的厚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防水唇边向外翘起,且所述第二防水唇边与密封条本体之间形成倾斜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倾斜角为90°~120°。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在密封条本体的表面上且位于粘黏层和第二防水唇边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槽的截面呈v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泡部与密封条本体之间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一端与发泡部连接,所述弹性柱的另一端与密封条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条本体的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粘黏层固定在凹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向上突起的防水边,所述防水边的高度小于第一防水唇边的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粘黏层为双面压敏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双面压敏胶涂覆到密封条的凹槽内,然后将双面压敏胶的一面与钣金件进行粘黏,使得密封条固定在行李箱的钣金件上,当行李箱门在关闭的时候,行李箱门与发泡部进行接触,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行李箱门在关闭时造成的噪音;同时在密封条的两侧设置的第一防水唇边和第二防水唇边能够有效地阻止雨水的渗入,且防水槽和防水边的设置阻止了雨水进一步渗入到粘黏层内,影响密封条牢固地固定在钣金件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密封条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密封条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密封条的截面示意图。

1-密封条;101-密封条本体;102-第一防水唇边;103-第二防水唇边;104-防水槽;105-防水边;106-粘黏层;107-缓冲槽;108-发泡部;109-凹槽;110-弹性柱;111-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汽车行李箱密封条1包括密封条本体101,在密封条本体101的表面上设有凹槽109,凹槽109内设有用于连接钣金件的粘黏层106,在粘黏层106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水唇边102,第一防水唇边102沿粘黏层106的上表面方向向上延伸,第一防水唇边102的高度大于粘黏层106的厚度,第一防水唇边102与粘黏层106之间设有防水槽104,在粘黏层10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唇边103,第二防水唇边103向外翘起,且第二防水唇边103与密封条本体101之间形成倾斜角,倾斜角为90°~120°,密封条本体101靠近第一防水唇边102的一边连接有发泡部108,在发泡部108与密封条本体101之间设有缓冲槽107。

在本实用新型中,粘黏层106为双面压敏胶,由于双面压敏胶具有固化温度低,粘性好,耐温性好等优点,加上粘黏层106固定在凹槽109内,既方便双面压敏胶更容易地涂覆在密封条上,又使得行李箱门关闭的时候能够使得密封条更加稳定地与钣金件进行固定;第二唇边103与密封条本体101之间的倾斜角最佳为100°,因为若倾斜角过低,会使得在安装密封条时,第二防水唇边103造成安装困难的问题,若倾斜角过高,会使得第二防水唇边103的防水性能遭到影响,造成雨水渗入;第一防水唇边102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伸入到行李箱内,同时在第一防水唇边102和粘黏层106之间设置的防水槽104能够使得雨水伸入时被存储在防水槽104内,防止雨水进一步往里渗入到行李箱内,提高了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凹槽106的外侧设有向上突起的防水边105,防水边105的高度小于第一防水唇边102的高度。防水边105的设置有效地防止渗入到防水槽104内的雨水进一步地往粘黏层106的方向渗入,影响到粘黏层106的粘性,造成密封条与钣金件的连接不牢固。

工作原理:将双面压敏胶涂覆到密封条的凹槽109内,然后将双面压敏胶的一面与钣金件进行粘黏,使得密封条1固定在行李箱的钣金件上,当行李箱门在关闭的时候,行李箱门与发泡部108进行接触,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行李箱门在关闭时造成的噪音;同时在密封条1的两侧设置的第一防水唇边102和第二防水唇边103能够有效地阻止雨水的渗入,且防水槽104和防水边105的设置阻止了雨水进一步渗入到粘黏层内,影响密封条1牢固地固定在钣金件上。

实施例2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导流槽111,导流槽111设置在密封条本体101的表面上且位于粘黏层106和第二防水唇边103之间,导流槽111的截面呈v形,在缓冲槽107内设有弹性柱110,弹性柱110的一端与发泡部108连接,弹性柱110的另一端与密封条1连接。通过设置导流槽111,使得雨水从第二防水唇边103渗入时,雨水流入到导流槽111内流出,防止雨水进一步往里渗入;缓冲槽107设置的弹性柱110进一步减少了由于行李箱门在关闭时造成的噪音。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