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1809发布日期:2020-07-07 13:5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具有用于确定空气质量的装置的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hlks:heizungs-,lüftungs-und/oder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为客舱区域中的不同空调区域、尤其是为脚部区域和身体区域、挡风玻璃、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员以及在交通运输工具的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中独立地调节空气流以及空气温度,并且应当可靠地创造舒适的室内温度。

hlk通常由新鲜空气入口、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风扇、蒸发器、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具有复杂的空气导引系统的壳体构成。调节后的空气通过喷嘴排放至客舱中。

近几年来越来越明确的是,吸入空气中的细粉尘对健康构成显著的风险。因此,hlk中的空气过滤的有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检验过滤的效果必要的是,在新鲜空气入口设置用于识别颗粒物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并且设置用于识别客舱空气中的颗粒物的第二空气质量传感器。

鉴于包括激光源和光电二极管的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尺寸,通常单独地安装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并且例如通过橡胶管将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连接至新鲜空气进入侧或者连接至客舱中的空气流中。

在此不利的是,hlk的构造非常复杂并且需要附加的装配步骤。此外,尤其是当空气质量传感器由于其位置必须被保护以防渗入喷水时,用于检测新鲜空气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可能要求更高的保护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用于确定空气质量的装置的hlk,所述装置具有装配耗费更低的更简单的结构。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设置了一种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其具有用于确定空气质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参数。壳体具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并且设计为,使得空气流能够从空气入口经过空气质量传感器向空气出口流动。hlk还包括限定出空气通道的构件,所述构件具有通入所述空气通道的空气进入通道和通入所述空气通道的空气排出通道。装置的壳体在此与构件这样连接,使得所述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与所述壳体的空气入口流体连通地连接并且所述构件的空气排出通道与所述壳体的空气出口流体连通地连接。这意味着,所述装置构成了旁路,空气通道中的部分空气流被引导通过所述旁路。所述构件还构成用于所述装置的容纳部或者固定点。以此方式能够特别简单地设计并且以小的耗费装配hlk。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设置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细粉尘浓度的细粉尘传感器,因为细粉尘是在评价空气质量时的特别重要的参数。

按照一种实施形式,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与壳体的空气入口以及构件的空气排出通道与壳体的空气出口分别在没有软管的情况下连接。在此可以尤其直接地或者通过密封元件实现所述连接。通过在没有附加的软管的情况下将空气质量传感器集成在hlk中,显著地降低了装配耗费并且可以特别紧凑地并且成本低廉地设计hlk。

所述装置可以设计为能够沿着插塞方向与构件连接的插塞件,由此能够特别快速并且简便地实现装配。

在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具有固定器件,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器件尤其不借助工具地、可拆卸地固定在构件上。由此确保了所述装置的规定的位置。此外,例如在维修时能够以小的耗费装配和拆卸所述装置。

可以规定,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通过空气进入开口过渡入空气通道中并且所述构件的空气排出通道通过空气排出开口过渡入空气通道中,其中,所述空气进入开口在所述空气排出开口的上游过渡入空气通道中。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可以规定,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在空气进入开口的区域中垂直于参照面延伸并且所述构件的空气排出通道在空气排出开口的区域中平行于参照面延伸,或者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在空气进入开口的区域中平行于参照面延伸并且所述构件的空气排出通道在空气排出开口的区域中垂直于参照面延伸。空气排出开口在此优选背离空气进入开口指向。以此方式能够防止已经导引通过装置的颗粒物重新流入所述装置中并且影响检测结果。

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可以具有突伸入空气通道中的、空心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具有侧向的、在空气通道中逆着流动方向定向的空气进入开口。空气通道中的部分空气由此直接流入空气进入开口中并且从那里通过空气进入通道流入装置中,该空气样品能够在所述装置中由空气质量传感器分析。

按照另一种实施形式,构件的空气进入通道和优选构件的空气排出通道设置在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阀门上游。以此方式使得在空气阀门关闭时也能够由装置分析空气通道中的空气。这意味着,空气阀门可以在空气质量不足时保持关闭并且例如仅在空气具有一定空气质量时打开。

hlk可以包括具有覆盖结构的热交换器,其中,限定出空气通道的构件是所述热交换器的覆盖结构的集成的区段。装置以此方式与热交换器直接邻接地布置并且设置用于确定从客舱流进hlk中的空气和/或从hlk流进客舱中的空气的空气质量。通过将构件(装置固定在所述构件上)作为覆盖结构的部分能够特别紧凑地并且以少量零件地设计hlk。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hlk包括具有侧壁的新鲜空气入口,其中,构件是所述新鲜空气入口的侧壁的集成的区段。装置在此与新鲜空气入口直接邻接地布置,从而能够由装置分析通过新鲜空气入口流入交通运输工具中的环境空气。

按照另一种实施形式,hlk具有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装置设置用于确定客舱中的空气质量并且所述第二装置设置用于确定环境空气、即新鲜空气入口中的空气质量。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在此相同地构造,由此能够降低hlk的制造成本。

hlk优选具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保护用于确定新鲜空气入口中的空气质量的装置以防空气质量传感器被喷水影响。

保护罩还可以具有维护盖板,由此能够例如在维修时特别简便地接触装置或者空气质量传感器。

附图说明

由以下与附图相关的描述得出其它的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在立体的细节视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用于确定空气质量的装置的hlk的第一区段,所述装置固定在所述hlk的热交换器的覆盖结构上,

图2在立体的细节视图中示出了图1中的hlk的第一区段,

图3在立体的细节视图中示出了图1中的hlk的具有用于确定空气质量的第二装置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二装置固定在维护盖板下方的新鲜空气入口的侧壁上,并且

图4在立体视图中示出了图3中的hlk在没有维护盖板的情况下的第二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了设置用于机动车的hlk10的局部,所述hlk10包括第一装置12和第二装置14(参见图3),所述第一装置12和第二装置14分别用于确定空气通道15、17和hlk10的空气的空气质量。在备选的实施形式中,hlk10可以具有第一装置12或者第二装置14。

hlk10还具有空气过滤器(未示出)。

第一装置12包括具有空气入口18和空气出口20的壳体16以及容纳在所述壳体16中的空气质量传感器22。

空气质量传感器22设置用于测出空气中的细粉尘含量。这意味着,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22具有细粉尘传感器的功能。作为对细粉尘过滤器的补充或者备选方案,空气质量传感器22可以具有设计用于或者适用于分析其它对于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参数的传感器或者功能。相应的传感器由现有技术已知,在此可以参考所述现有技术。

壳体16是近似矩形的并且设计为,使得空气流能够从空气入口18经过空气质量传感器22流向空气出口20,从而使空气质量传感器22能够分析所述空气流。

在不考虑空气入口18和空气出口20的情况下,壳体16是完全封闭的,壳体16由此构成从空气入口18到空气出口20的气密的通道。

空气入口18和空气出口20在壳体16的侧面24上设置为笔直的管状的区段,所述区段垂直地远离壳体16的侧面24地延伸并且相互平行地延伸。壳体16以此方式构成阳插塞件。

壳体16在垂直于侧面24的侧面26上具有突起部28,空气质量传感器22容纳在所述突起部中。在备选的实施形式中,空气质量传感器22可以固定在壳体16中的任意位置上。壳体16尤其不必为此具有突起部28。

空气质量传感器22可以经由线缆30传输信号地与控制装置、例如机动车的车载计算机连接。空气质量传感器22可以附加地或者备选地设置用于无线地传输信号,从而能够取消线缆30。

线缆30通过突起部28中的线缆开口32与侧面26垂直地从壳体16中导引出来。线缆30由此垂直于空气入口18和空气出口20远离壳体16地延伸,装置12由此特别紧凑地构造。在备选的实施形式中,线缆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上导引出壳体16。

壳体16在其外侧34上具有形式为夹子的线缆固定装置36,所述线缆固定装置设计用于不借助工具地固定线缆30。

线缆固定装置36安装在壳体16的与侧面26相对地布置的侧面38上,线缆30在所述侧面26上从壳体16中伸出。由此能够有效地降低位置40(线缆30在所述位置40上与空气质量传感器22连接)处的拉伸载荷并且由此保护该接头40。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可以任意地设计线缆固定装置36。附加地或者备选地,线缆固定装置36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任意位置上和/或设置在hlk10的与线缆固定装置36相邻的区段上。

线缆30具有过剩线缆长度,即所述线缆比最短的连接路径所必要的长度更长,以便使装置12的装配以及拆卸更容易。

第一装置12安装在hlk10的热交换器44的覆盖结构42上。

覆盖结构42具有与空气通道15邻接的固持区段46,以及延伸穿过所述固持区段46的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排出通道50。空气进入通道48在此通过空气进入开口52通入空气通道15中并且空气排出通道50通过空气排出开口54通入空气通道15中。

固持区段46与覆盖结构42一体式地构造。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固持区段46可以是固定在覆盖结构42上的单独的构件。

空气进入通道48通过铲形的空心的突伸部56突伸入空气通道15中,所述突伸部56终结于空气进入开口52中。空气进入通道48的与空气进入开口52邻接的区段58沿着流动方向l延伸,其中,空气进入开口52逆着流动方向l指向,因此沿着流动方向l的空气能够直接流入空气进入开口52中。

突伸部56在此这样小地设计,使得不会通过所述突伸部在空气通道15中造成显著的压力降。所述压力降尤其低于5%、优选低于3%、优选低于1%。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可以任意地设计空心的突伸部56,其中,空气进入开口52优选逆着流动方向l指向,方式是所述空气进入开口52以相应的定向侧向地设置在突伸部56上。

在另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空气进入通道48可以不具有突伸部56。

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可以在空气排出通道50上设置相应的突伸部56。

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排出通道5相对于固持区段46的朝向空气通道15的侧面60垂直地延伸穿过所述固持区段46,所述侧面60展成平面e。突伸部56的区段58在此平行于所述平面e延伸。

在图1所示的实施形式中,空气进入开口52和空气排出开口54沿着流动方向l相邻地布置。空气进入开口52由此远离空气排出开口54指向。即直线x(空气排出通道50沿着所述直线x延伸远离空气排出开口54)和直线y(区段58沿着所述直线y延伸)成角度地布置。由此避免从空气排出通道50流出的颗粒物流入空气进入通道48中并且由此避免了流动路径局部的短接。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方案中,空气排出开口54可以沿着空气通道15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l布置在空气进入开口52的下游,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流动路径的短接。

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排出通道50至少区段性地与空气入口18和空气出口20对应地设计,因此空气进入通道48为空气入口18构成容纳部并且空气排出通道50为空气出口20构成容纳部。固持区段46以此方式设计为阴插塞件,设计为阳插塞件的第一装置12能够沿着插塞方向s与所述阴插塞件连接。即第一装置12和固持区段46构造用于沿着插塞方向s插接在一起。

第一装置12和固持区段在此这样构造并且在连接的状态中(参见图1和图2)将壳体16与固持区段46这样连接,使得空气流能够从空气通道15经过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入口18向空气质量传感器22流动并且在那里经过空气出口20和空气排出通道50流回空气通道15中。空气进入通道48与空气入口18并且空气排出通道50与空气出口20以此方式流体连通地连接并且与壳体16共同构成用于空气通道15的旁路。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第一装置12可以设计为阴插塞件并且固持区段46可以设计为阳插塞件。

壳体16在不使用软管的情况下直接与固持区段46耦连,因此空气进入通道48与空气入口18并且空气排出通道50与空气出口20在没有软管的情况下连接。

在此通过准确适配的形状配合和/或轻微的过盈配合确保密封性。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可以在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入口18之间和/或在空气排出通道50和空气出口20之间设置密封元件,以便确保足够的密封性。

通过空气进入通道48或者空气排出通道50与空气入口18或者空气出口20对应的设计,装置12横向于插塞方向s通过插塞连接固定在覆盖结构42上。

为了沿着插塞方向s将装置12固定在覆盖结构42上,在壳体16的上侧64上设置有形式为夹子的固定器件62,所述夹子与固持结构46上的固定区段66这样配合作用,使得阻止逆着插塞方向s从固持区段46上移除壳体16。第一装置12能够借助该固定器件62快速地并且不借助工具地固定在覆盖结构42上以及从所述覆盖结构上拆卸。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可以任意地构造固定器件,例如构造为夹子或者插塞连接的形式。

hlk10以此方式设计为,使得来自空气通道15的部分空气在运行时导引经过空气质量传感器22,从而使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能够分析该空气流份额。

第一装置12设置用于分析机动车的客舱中的空气,所述空气在hlk10的运行中导引通过空气通道15。

第二装置14(参见图3)设置用于分析通过新鲜空气入口70从周围环境输入机动车中的新鲜空气。

第二装置14与第一装置12相同地构造,即第一和第二装置12、14是通用件。针对相同的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因此参考之前针对第一装置12的阐述。第二装置14备选地可以尤其为了适配装配位置的特殊需求、例如结构空间尺寸而与第一装置12不同地设计。

新鲜空气入口70具有侧壁72,所述侧壁限定出空气通道17并且与第一装置12中的覆盖结构42类似地包括用于第二装置14的集成的固持区段46。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排出通道50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通入空气通道17中。

在空气通道17中设置有具有两个空气阀76的空气阀装置74,以便调节在新鲜空气入口70处导引入hlk10中的空气流。空气通道17尤其可以借助空气阀76密封地封闭,从而例如当环境空气的空气质量特别低时使环境空气无法流入机动车的客舱中。

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用于控制空气流的空气阀装置74可以任意地构造并且例如具有一个或者多于两个空气阀76。

固持区段46的空气进入通道48和空气排出通道50沿着流动方向l布置在空气阀76之前,由此即使在空气阀76关闭的情况下也能够由第二装置14分析新鲜空气入口70处的环境空气。

空气进入开口52横向于流动方向l地、与空气排出开口54错开地布置,由此使空气进入开口52和空气排出开口54不是沿着流动方向l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即不是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此外,突伸部56这样定向,使得直线x和y互成角度。

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可以在一种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将空气排出开口54布置在空气进入开口52的下游。

侧壁72设置在空气通道17和第二装置14之间,因此第二装置14布置在空气通道17之外并且由此特别好地被保护。

hlk10还具有保护罩78,所述保护罩78相对于周围环境80遮蔽第二装置14并且由此保护所述第二装置尤其免受喷水的影响。

保护罩78具有维护盖板82,所述维护盖板82例如能够在维护第二装置14时移除(参见图4),从而提供第二装置14的特别简便的可触及性。维护盖板82附加地或者备选地可以借助铰链或者导轨设计为可翻合的或者可移动的。

以此方式提供了具有简单的结构的hlk10,由于用于确定空气质量的装置12、14以及插塞系统和固定器件62的无软管的连接,能够特别节省时间地装配所述hlk10。

此外能够保持低的制造成本,方式是针对装置12、14使用通用件。

装置12、14的布置结构以及构造还确保了空气质量传感器22受保护地被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