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抢险集装箱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1490发布日期:2020-03-31 16:1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抢险集装箱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管路维修救援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型抢险集装箱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石油管路抢险维修的工程车为重型卡车,大部分乡间小路无法通行,很难到达抢修现场。其次,所配备的抢险设备不齐全或不便携,如无轴流风机、林肯焊机太笨重等,基本用途为大型动火改线项目使用或大型抢险(场地、道路等三通一平的场合)。另外,也存在一些小型集装箱和集装箱货车改装,但是集成的设备比较凌乱,设备集装也不齐全、不合理。并且,在每次车辆年审的时候需要把所有的设备都拆卸下来,影响应急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抢险集装箱车,用于解决对管路维修救援设备集成安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抢险集装箱车,包括发电机舱、工机具舱、气瓶舱、综合舱,舱室相互隔离;

发电机舱设置在集装箱主体内的前部,工机具舱分别设置在集装箱主体内的中部左右两侧,气瓶舱分别设置在集装箱主体内的后部左右两侧,综合舱设在集装箱主体内的中部位置;在集装箱主体内的后端一侧设有电缆棍子,在集装箱主体内后端的另一侧设有防爆配电箱。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舱上部为用于安装发电机的主机舱,主机舱的下方和侧方为侧机舱。

进一步的,所述工机具舱采用钢制框架的内镶嵌铁皮柜,分设多个固定储位。

进一步的,所述工机具舱外有折叠作业台。

进一步的,所述气瓶舱通过厚钢板与其它舱室隔离,并采用结构胶对厚钢板焊缝双面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气瓶舱的底板开设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气瓶舱的舱门的上方采用百叶窗通风。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舱设置多个固定储位。

进一步的,所述集装箱主体可拆装的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适合多中情形下的的管道抢险,灵活性较强;

(2)能够配备物资齐全,满足快速响应的需求;

(3)集装箱主体和车辆可拆装的连接,车辆年审时直接将集装箱主体调离,只审车辆;

(4)每个储物柜都有分离存储工具,便于查找物资,工具使用便利化;

(5)集装了通用性的配电盘及主线缆绞盘,使用三种规格型号的电缆将所有的用电设备使用起来,并且使用的固定相序式快速插头,无需专业电工配电模式,现场布设设备较快;

(6)物理隔离了氧气、乙炔储存舱,并用醒目的内舱颜色提示安全使用气体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装箱主体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装箱主体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1、发电机舱;2、工机具舱;21、作业台;3、气瓶舱;4、综合舱;5、电缆棍子;6、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公知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小型抢险集装箱车,其集装箱主体可拆装(如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在车辆的底盘上。集装箱主体包括6个舱室,即发电机舱1、两个工机具舱2、两个气瓶舱3(乙炔气瓶舱、氧气瓶舱)、综合舱4,舱室集成在集装箱主体上却又相互隔绝。

发电机舱1设置在集装箱主体的前部,其上部为用于安装48kw大功率发电机的主机舱;主机舱的下方和侧方为侧机舱,用于存放各类型号电缆近600m及各类长杆类防爆工具。发电机排烟管、消音器分别通过外延管引出至发电机舱1上方,避免了噪音、尾气及余热对舱内的影响。

所述工机具舱2分别设置在集装箱主体内的侧开门处,采用钢制框架内镶嵌铁皮柜方式,分设12个固定储位,集成了2台半自动焊机、2台普通焊机、2台轴流风机、4台抽油泵、3台潜水泥浆泵、8台海洋王作业照明灯、各型号封堵帽、各类管工焊工作业工具等。工机具舱2外设置4个折叠作业台21,作业台21的下端与工机具舱2铰接(在不使用时,作业台的行侧通过插销与工机具舱2上端的插孔插接固定),便于人员进行操作。

两个所述气瓶舱3分别设置在集装箱主体后部的左右两侧,气瓶舱3采用3mm厚钢板全部满焊与其它舱室隔离,并采用高强度结构胶对焊缝双面密封。气瓶舱3底板开设通气孔,气瓶舱3门的上方采用百叶窗通风,保障了氧气、乙炔的全方位独立安全存放。

所述综合舱4设在集装箱主体内的中部位置,综合舱4设置18个固定储位,放置氩气瓶、灭火器、空气呼吸器、夹具、三通引流封堵帽、焊条烘干箱、各口径封堵帽、劳保用具、作业耗材等,同时还有大量剩余空间用于存放临时机具、物资。

在集装箱主体内的后端一侧设有两个电缆棍子5,集成120m、50m两条主输出电缆,配合其它预制的主线缆,可以满足对5—200m范围任何作业点供电。铺设线缆只需要2—3人拖拽即可,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幅提高了布线速度。在集装箱主体内后端的另一侧设有具“1进14出”ip68级主输出防爆配电箱6。一出一闸,可对至少6台焊机同时供电,及对220v副配电箱6、罗茨油泵、渣浆泵等设备供电,配电箱6安全性能高,轻量便捷。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