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2053发布日期:2020-07-29 01: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燃油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由于汽油的挥发性,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工作过程中或因环境温度增加,燃油箱中的燃油蒸汽会挥发到大气中,造成污染。现有汽车一般是通过活性碳罐来吸收汽车工作过程中的燃油蒸汽,然后通过发动机的负压抽取外界空气到碳罐中,将燃油蒸汽冲洗到发动机中燃烧,实现碳罐的再生。

当汽车在行驶时,由于燃油箱内部燃油的晃动,液体燃油在油气的作用下动态泄漏流出燃油箱,进入碳罐与燃油箱之间的管路中;当油箱内的油气通过管路正常排放到碳罐中时,油气由于冷凝作用也会积在油箱与碳罐之间的管路中。这些液态的燃油在极端条件先会进入碳罐,导致碳罐的吸附功能失效,排放耐久性能会超标。

而且,随着国六排放法规的实施,需要在燃油箱与碳罐之间增加加油限量阀,用于在加油过程中向碳罐排出油气、防止跳枪时液体油进入碳罐。因为加油限量阀设置,需要在燃油箱上另外开孔,而且加油限量阀也通往碳罐,所以,加油限量阀的使用增加了燃油箱的动态泄漏量,也就增大了碳罐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增加加油限量阀而使得燃油油气的动态泄漏增大,从而导致碳罐失效风险增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油气管理系统,包括燃油箱、加油限量阀、碳罐和集液器,加油限量阀设置在燃油箱上,该集液器设置在加油限量阀与碳罐之间,集液器内设置有由多个阻隔部形成的迷宫式通道。

进一步地,阻隔部为“一”型结构或为“l”型结构。

进一步地,加油限量阀的第一端设置在燃油箱内部的上层区域,加油限量阀的第二端与集液器的第八端通过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油气管理系统还包括翻车阀,翻车阀设置在燃油箱的上壳体上。

进一步地,翻车阀的第六端设置在燃油箱内部的上层区域,翻车阀的第七端通过管路连接在集液器的第九端与碳罐的第三端之间。

进一步地,翻车阀的第六端到燃油箱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加油限量阀的第一端到燃油箱底部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翻车阀的第六端设置在燃油箱内部的上层区域,翻车阀的第七端通过管路连接在加油限量阀的第二端与集液器的第八端之间。

进一步地,油气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燃油箱内注入燃油的加油管,加油管与燃油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管理系统,通过在加油限量阀与碳罐之间设置内部具有迷宫式结构的集液器,该集液器收集燃油箱阀门泄漏出来的液体燃油及燃油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燃油,避免燃油集聚在管路中,防止液体燃油进入碳罐,不仅可以减小碳罐失效的风险,而且可以保证汽车的排放满足法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油气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油气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油气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管理系统,该油气管理系统包括燃油箱10、加油限量阀20、碳罐30和集液器40,该加油限量阀20设置在燃油箱10的上壳体11上,该集液器40设置在加油限量阀20与碳罐30之间,集液器40内设置有由多个阻隔部43形成的迷宫式通道。

其中,加油限量阀20的第一端21设置在燃油箱10内部上层的油气区域,加油限量阀20的第二端22与集液器40的第八端41通过管路60连接。碳罐30包括三个端口:碳罐30的第三端31、第四端32及第五端33。碳罐30的第三端31与集液器40的第九端42连接,即碳罐30的第三端31用于接收燃油箱10的燃油蒸汽;碳罐30的第四端32在脱附时进入空气;碳罐30的第五端33向发动机(图中未示)输出燃油蒸汽。

车辆在加油或者行驶时,燃油箱10内的燃油蒸汽进入到碳罐30中,从而使得燃油蒸汽被碳罐30吸附,当车辆运行时,发动机(图中未示)可择机脱附碳罐30内的燃油蒸汽。

请继续参考图1,油气管理系统还包括翻车阀50,翻车阀50设置在燃油箱10的上壳体11上。翻车阀50的第六端51设置在燃油箱10内部上层的油气区域,翻车阀50的第七端52通过管路60连接在集液器40的第九端42与碳罐30的第一端31之间。翻车阀50的第六端51到燃油箱10的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加油限量阀20的第一端21到燃油箱10的底部的垂直距离。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油气管理系统包括一个集液器40,该一个集液器40串联在加油限量阀20与碳罐30之间。为延长燃油蒸汽及燃油油液在集液器40内的行程,集液器40内设置有多个阻隔部43。多个该阻隔部43可以为“一”型结构或“l”型结构,多个该“一”型结构或“l”型结构之间彼此间隔且组合形成迷宫式通道,以此延长油气在集液器40内的行程,减少进入碳罐30的燃油蒸汽及燃油油液。当来自加油限量阀20和翻车阀50的液体燃油和燃油蒸汽在集液器40内冷凝形成液体燃油后,该液体燃油会再回流至燃油箱10。

请结合图1,油气管理系统还包括燃油泵70及加油管80,燃油泵70固定在燃油箱10的上壳体11上,加油管80可以通过胶管、快插接头、焊接等方式与燃油箱10的加注口连接,加油管80的头部有一个密封阀盖81,防止燃油蒸汽从加油管80溢出。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油气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车阀50的第六端51设置在燃油箱10内部的上层区域,翻车阀50的第七端52通过管路60连接在加油限量阀20的第二端22与集液器40的第八端41之间。本实施例中,集液器40可以同时接收来自加油限量阀20和翻车阀50泄漏出来的液体燃油及燃油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燃油,可以避免燃油集聚在管路60中,进一步减少进入碳罐30的燃油蒸汽及液态燃油,减小碳罐30失效的风险并减小排放。

本实施的其他结构请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气管理系统,通过在加油限量阀20与碳罐30之间设置内部具有迷宫式结构的集液器40,该集液器40收集燃油箱阀门泄漏出来的液体燃油及燃油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燃油,避免燃油集聚在管路60中,防止液体燃油进入碳罐30,不仅可以减少碳罐失效的风险,而且可以保证汽车的排放满足法规要求。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