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支架及具有其的保险杠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8752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保险杠支架及具有其的保险杠支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支架及具有其的保险杠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通过左右安装支架来安装在车辆上,保险杠支架总成是左右对称件并通过螺栓于车身连接。进行整车装配时,保险杠装入路径与保险杠支架的安装结构易发生干涉,从而会影响保险杠的装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保险杠支架及具有其的保险杠支架总成,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保险杠装入路径与保险杠支架的安装结构发生干涉。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杠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板、第三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有两个以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适用于通过连接件和保险杠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呈台阶状分布;

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呈台阶状分布;

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侧侧壁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呈阶梯状;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形成的台阶坡面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形成的台阶坡面相交;

所述第二固定板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长度;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穿槽,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一侧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板面适用于连接车头踏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板面适用于连接车头踏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固定板主体、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和第三安装筒;

所述安装孔设有三个并分别为所述第一安装筒、所述第二安装筒和所述第三安装筒的内孔;

所述固定板主体包括三角形板、长方形板和梯形板;

所述三角形板、所述长方形板和所述梯形板依次连接,且所述三角形板和所述长方形板的连接处平齐设置,所述梯形板的长底侧壁与所述长方形板侧壁连接且平齐设置;

所述梯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板面上,靠近所述梯形板短底一侧设有弧面,使得所述梯形板靠近所述短底的一侧的板面向所述梯形板的另一侧板面凹陷;

所述第一安装筒设置在所述三角形板远离所述梯形板的一角处,且所述第一安装筒贯穿所述三角形板设置;

所述第二安装筒和所述第三安装筒沿所述三角形板的剩余两角设置,且所述第二安装筒和所述第三安装筒贯穿所述三角形板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板主体未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边缘位置设有折边,且所述折边垂直所述固定板主体;

所述梯形板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辅助孔,所述梯形板邻近所述梯形板短底的板面上开设有一个辅助孔;所述辅助孔贯穿所述梯形板设置,所述辅助孔适用于辅助安装所述保险杠支架;

所述第一安装筒和所述第二安装筒之间设有支撑,所述第二安装筒和所述第三安装筒之间设有支撑;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板面上垂直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呈直角梯形状,所述梯形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

所述辅助板的锐角所在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筒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安装筒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辅助板的两个板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u”形槽,所述“u”形槽邻近所述辅助板的短腰一侧,且两个“u”形槽相对设置;

所述“u”形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所述辅助板设置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对称分布在所述“u”形槽的两侧;

所述辅助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板,所述直角三角形板邻近所述辅助板的长腰设置,所述直角三角形板垂直所述辅助板设置,所述直角三角形板连接所述辅助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板身;所述板身呈长方体板状;

所述第一凸台的台面呈直槽口状;

所述第一凸台贯穿所述板身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未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一角;

所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一穿孔;

所述第二凸台呈圆柱状;

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板身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且所述第二凸台贯穿所述板身设置;

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贯穿第二凸台设置的第三穿孔;

所述板身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板身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板身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凸出耳;

所述第二凸台设在所述凸出耳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以所述第一凸台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一穿孔沿所述板身的长度方向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固定板包括主体部、第三凸台、第二檐、延伸部和第四凸台;

所述主体部呈长板状;

所述主体部未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檐,所述第二檐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檐上开设有开口槽;

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角向所述主体部内部凹陷,所述凹陷部分上开设有圆孔;

所述第三凸台呈三棱柱状,所述第三凸台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凸台的一个底面与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壁平齐设置,所述第三凸台的另一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齐设置,所述第三凸台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主体部的中部位置处的板面向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板面凹陷,且中部位置凹陷处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主体部中部凹陷的形状呈半圆形和长方形拼合而成的图形;

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上,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延伸部倾斜设置,所述延伸部的最高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凸台呈斜圆柱状,且贯穿所述延伸部设置;

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三个辅助槽,所述辅助槽中的其中两个开设在所述主体部中部凹陷的一侧,剩余的一个所述辅助槽开设在所述主体部中部凹陷的另一侧,所述辅助槽适用于辅助所述车踏板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檐;

所述第三凸台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切边,所述切边的切除方向垂直所述第三固定板;

所述第三固定板设有第二切边,所述第一切边与所述第二切边平齐设置;

所述第一檐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檐经所述第一切边和所述第二切边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板侧壁上,使得所述第一檐将所述第三凸台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围设起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三个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呈三角形状,所述加强筋和所述辅助槽一一对应分布,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辅助槽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上;

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材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材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材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材质和所述第三固定板的材质均为铝。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杠支架总成,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支架、保险杠和保险杠中支架;

所述保险杠支架设有两个,所述保险杠中支架设有两个;

所述保险杠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保险杠的两侧位置,且两个所述保险杠支架以垂直于保险杠中部位置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所述保险杠中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保险杠上,两个所述保险杠中支架分别靠近所述两个保险杠支架设置,且所述保险杠中支架以垂直于保险杠中部位置的轴线为轴对称。

通过第一固定板上的安装孔使第一固定件安装在保险杠上的一侧。第一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依次呈上阶梯分布,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呈阶台阶状设置;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且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呈台阶状设置。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更加的贴合踏板部分的形状,且通过在第二固定板开设的穿孔和第三固定板上开设的通孔与车辆踏板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在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穿槽,可以配合车灯的安装。由此,使保险杠设置的更加的合理,减少了保险杠支架安装上与踏板、车灯等部件的干涉,从而降低保险杠的安装程度。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装置的主体结构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装置的主视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该保险杠支架包括:包括第一固定板100、第一连接板200、第二固定板300、第二连接板400、第三固定板500。第一固定板100上开有两个以上的安装孔,安装孔适用于通过连接件和保险杠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00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300之间,使得第一固定板100、第一连接板200和第二固定板300呈台阶状分布;第二连接板400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300和第三固定板500之间,使得第二固定板300、第二连接板400和第三固定板500呈台阶状分布。第二连接板400、第三固定板500的一侧侧壁和第一连接板200固定连接,使第一连接板200呈阶梯状。

其中,第一固定板100、第一连接板200和第二固定板300形成的台阶坡面与第二固定板300、第二连接板400和第三固定板500形成的台阶坡面相交。此处,需要指出的是,第三固定板500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300之间。第二固定板300长度大于第三固定板500的长度,第二连接板400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穿槽410,第三固定板500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第二固定板300远离第二连接板400的板面一侧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以使第二固定板300远离第一固定板100的板面适用于连接车头踏板,第三固定板500远离第一固定板100的板面适用于连接车头踏板。

此处,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连接稳定且方便,在保险杠的相对保险杠支架的位置处设有铸铝支架,且铸铝支架上设有和安装孔大小、位置相同的铸铝支架孔,螺栓贯穿安装孔、铸铝支架孔使保险杠支架固定安装在保险杠上。

通过第一固定板100上的安装孔使第一固定件安装在保险杠上的一侧。第一固定板100、第三固定板500和第二固定板300依次呈台阶分布,使得第三固定板500处于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300之间。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二固定板300通过第一连接板200连接,且第一固定板100与第二固定板300呈阶台阶状设置;第二固定板300和第三固定板500通过第二连接板400连接,且第二固定板300和第三固定板500呈台阶状设置。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更加的贴合踏板部分的形状,且通过在第二固定板300开设的穿孔、第三固定板500上开设的通孔与车辆踏板部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在第二连接板200上开设有穿槽,可以配合车灯的安装。由此,使保险杠设置的更加的合理,减少了保险杠支架安装上与踏板、车灯等部件的干涉,从而降低保险杠的安装程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种,所述穿槽410设有四个。四个穿槽410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保险杠的安装的干涉程度。

如图1和图3所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板100包括固定板主体110、第一安装筒120、第二安装筒130和第三安装筒140。安装孔设有三个并分别为第一安装筒120的内孔、第二安装筒130的内孔和第三安装筒140的内孔。固定板主体110包括三角形板、长方形板和梯形板150,三角形板、长方形板和梯形板150依次连接,且三角形板和长方形板的连接处平齐设置,梯形板150的长底侧壁与长方形板侧壁连接且平齐设置,梯形板150与第一连接板相连的板面上,靠近梯形板150短底一侧设有弧面,使得梯形板150靠近短底的一侧的板面向固定板主体110的另一侧板面凹陷。第一安装筒120设置在三角形板远离梯形板150的一角处,且第一安装筒120贯穿三角形板设置,第二安装筒130和第三安装筒140沿三角形板的剩余两角设置,且第二安装筒130和第三安装筒140贯穿三角形板设置。

如图1、图3和图4所述,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板主体110未与第一连接板200连接的边缘位置设有折边。其中,折边垂直固定板主体设置。梯形板150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辅助孔,梯形板150邻近梯形板150短底的板面上开设有一个辅助孔;辅助孔贯穿梯形板150设置,辅助孔适用于辅助安装保险杠支架。第一安装筒110和第二安装筒130之间设有支撑,第二安装筒130和第三安装筒140之间设有支撑,第一固定板100与第一连接板200连接的板面上垂直连接由辅助板150,辅助板150呈直角梯形状,梯形板150与第一连接板200平行设置。辅助板150的锐角所在的侧壁延伸至第一安装筒120的侧壁,并与第一安装筒120侧壁固定连接。辅助板150的两个板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u”形槽,“u”形槽邻近辅助板150的短腰一侧,且两个“u”形槽相对设置,“u”形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贯穿辅助板150设置的贯穿孔,贯穿孔对称分布在“u”形槽的两侧。辅助板150远离第一连接板200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板,直角三角形板邻近辅助板150的长腰设置,直角三角形板垂直辅助板150设置,直角三角形板连接辅助板150的侧壁与第一固定板100连接。直角三角形板在此起到加强整体的强度作用。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固定板100面板上设有垂直于面板的长方体板,长方体板与梯形板150处于第一固定板100同一面板上。长方体板正对邻近第一连接板200的“u”形设置。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梯形板150短腰面一侧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垂直于梯形板150,并且一侧与第一连接板200固定连接。由此,可以再次的增强第一固定板100的强度,提高第一固定板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和图4所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固定板300包括第一凸台310、第一凸台320和板身330;板身330呈长方体板状,第一凸台310的台面呈直槽口状,第一凸台310贯穿板身330设置,且第一凸台310设置在未与第一连接板200和第二连接板400连接的一角。第一凸台310上开设有第一穿孔311。第一凸台320呈圆柱状,第一凸台320设置在板身330远离第二连接板400一侧,且第一凸台320贯穿板身330设置,第一凸台320上设有贯穿第一凸台320设置的第三穿孔321。板身330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槽,通槽贯穿板身330设置。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槽340包括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槽,第四通槽为梯形穿槽。由此,在保证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既可以减少重量,又可以更进一步的减少干涉。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板身330远离第二连接板400的一侧设有凸出耳,第一凸台320设在凸出耳部。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凸台310上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311以第一凸台310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对称分布,且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311沿板身330的长度方向分布。

上述两种第二固定板300为两个不同车型的固定板,其外部形状大致相同,但由于两种车型上的孔开设位置不同,所以两种车型的第二固定板300穿孔数量和穿孔位置不同。上述设有凸出耳的第二固定板300适用于标准地板车型,上述设有第二穿孔的第二固定板300适用于高地板车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固定板500包括主体部510、第三凸台520、第二檐560、延伸部540和第四凸台550。主体部510呈长板状,主体部510未与第二连接板400连接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檐560,第二檐560远离第二连接板400的一侧,第二檐560上开设有开口槽。主体部510分远离第二连接板400和第一连接板200的一角向主体部510分内部凹陷,凹陷部分上开设有圆孔。第三凸台520呈三棱柱状,第三凸台520的一个侧面与第三固定板500固定连接,第三凸台520的一个底面与第三固定板500远离第一连接板200的侧壁平齐设置,第三凸台520的另一侧面与第二连接板400平齐设置,第三凸台5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主体部510分的中部位置处的板面向主体部510分的另一侧板面凹陷,且中部位置凹陷处开设有第四通孔,主体部510分中部凹陷的形状呈半圆形和长方形拼合而成的图形。延伸部540设置在第三固定板500远离第二连接板400的侧壁上,延伸部540靠近第一连接板200设置,且与第一连接板200固定连接,延伸部540倾斜设置,延伸部540的最高位置与第一连接板200固定连接。第四凸台550呈斜圆柱状,且贯穿延伸部540设置。主体部510上开设有三个辅助槽,辅助槽中的其中两个开设在主体部510分中部凹陷的一侧,剩余的一个辅助槽开设在主体部510分中部凹陷的另一侧,辅助槽适用于辅助车踏板安装。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延伸部540的最高处与第一连接板200连接,是指延伸部540自第一连接板200连接位置处向背离第二固定板300板面的方向倾斜。延伸部540的斜率根据踏板的斜率而决定。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在延伸部540为板状的时候,延伸部540的未与踏板贴合的一侧上设有加强强度构件。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保险杠支架还包括第一檐530。第三凸台520远离第一连接板200且靠近第二连接板400的一侧设有第一切边,切边的切除方向垂直第三固定板500,第三固定板500设有第二切边,第一切边与第二切边平齐设置。第一檐530设置在第三固定板500远离第一连接板200的侧壁上,且第一檐530经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延伸至第二连接板400侧壁上,使得第一檐530将第三凸台520远离第一连接板200的一侧围设起来。

上述两种第三固定板500为两个不同车型的固定板,其外部形状大致相同,但由于两种车型其内部的各个部件配合不同,导致两种第三固定板500的第三凸台520的形状不同以及由一种车型不需要第一檐530。上述设有第一檐530的第三固定板500使用于标准地板车型,无第一檐530的第三固定板500使用于高地板车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板400和第三固定板500之间设置有三个加强筋,加强筋呈三角形状,一个加强筋对应一个辅助槽设置,加强筋设置在辅助槽的远离第一连接板200一侧上。加强筋增加了本公开实施例保险杠支架的强度。第一固定板100、第一连接板200、第二固定板300、第二连接板400和第三固定板500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固定板100的材质、第一连接板200的材质、第二固定板300的材质、第二连接板400的材质和第三固定板500的材质均为铝。

此处,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保险杠支架采用的是半固态铸铝工艺制作,由此提高了保险杠支架的整体强度,也优化的保险杠支架的整体的工艺流程,使其制作更加的方便,使制作完成之后的保险杠支架更加的轻便。此处,还需要指出的是,保险杠上开设有预留孔,安装孔和预留孔向匹配,且安装孔和预留孔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固定板100和第一连接板200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一连接板200和第二固定板300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二固定板300和第二连接板400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二连接板400和第三固定板500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由此,可以减少热处理尖角效应,使得铸造更加的方便。

基于前面任一所述的保险杠支架,本公开还提供了保险杠支架总成。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保险杠支架总成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保险杠支架、保险杠和保险杠中支架。通过将前面任一所述的保险杠支架安装到保险杠支架总成的支架上,在进行汽车装配工艺时,能够有保险杠支架总成不对其他汽车零件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险杠支架设有两个,保险杠中支架设有两个。保险杠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保险杠的两侧位置,且两个保险杠支架以垂直于保险杠中部位置的轴线为轴对称分布。保险杠中支架以垂直于保险杠中部位置的轴线为轴对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