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前后调节的中控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3308发布日期:2020-10-30 21:1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便于前后调节的中控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前后调节的中控扶手。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但提高,人们为了方便出行会购买汽车,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在汽车中安装中控扶手。然而,现有的中控扶手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目前现有车型中控台扶手大多为固定式,在长途驾驶时长时间的放置胳膊还是会僵硬,并且血液循环慢,影响胳膊的灵敏度,存在安全隐患,对部分人机肘部放置位置舒适性较差。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前后调节,便于肘臂支撑,安全舒适度好的中控扶手,而关于这种中控扶手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前后调节,便于肘臂支撑,安全舒适度好的中控扶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前后调节的中控扶手,所述的中控扶手由上到下依次有包裹板、嵌合板、安装板、滑动板、盖板、底板;所述的盖板的外表面嵌合安装有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上设置有齿轮;所述的滑动板的内表面设有滑条;所述的滑条与盖板上的阻尼器相啮合;所述的滑条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盖板上还设有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呈波形状结构形式;所述弹簧片由横向支撑片和纵向支撑片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簧片共有四个,两两分布在盖板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的四周边缘设有固定件;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中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呈l形设计;所述的固定件为楔形块的结构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盖板的内壁边缘设有插接孔;所述的插接孔与底板上的固定件相扣合;所述的盖板的内壁上还设有支撑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滑动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滑动板两侧设有搭接块;所述的搭接块的边缘设有延伸板;所述的延伸板上设有嵌合块;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有翻卷块;所述的滑动板外表面以及翻卷块上均设有安装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内表面设有嵌合腔;所述的嵌合腔与嵌合块之间采用扣接的结构形式;所述的嵌合块之间设置有搭接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板的四周边缘设有翻边结构;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与滑动板上的安装块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嵌合板的内表面设有让位腔;所述的让位腔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所述的嵌合板的内表面还设有限位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包裹板的内表面设有包裹腔;所述的包裹腔的采用翻卷形式,并形成凹槽。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前后调节,便于肘臂支撑,安全舒适度好的中控扶手。

2、盖板的外表面嵌合安装有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上设置有齿轮;所述的滑动板的内表面设有滑条;所述的滑条与盖板上的阻尼器相啮合。该设计的效果是:能够使得滑动板能够相对盖板前后滑动,从而实现对不同人群肘部放置可以前后调节,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且滑动形式采用齿轮结构形式,具有边滑动边锁定的功能,确保滑动后的位置稳定。

3、盖板上还设有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呈波形状结构形式;所述弹簧片由横向支撑片和纵向支撑片组成。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横向支撑片和纵向支撑片,能够控制上下左右的间隙及晃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控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底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盖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盖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滑动板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滑动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安装板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安装板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嵌合板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包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包裹板2.嵌合板

3.安装板4.滑动板

5.盖板6.底板

61.开口槽62.安装槽

63.固定件51.插接孔

52.支撑件53.弹簧片

54.阻尼器41.滑条

42.限位块43.加强筋

44.搭接块45.嵌合块

46.翻卷块47.安装块

31.嵌合腔32.搭接条

33.安装孔21.让位腔

22.限位条11.包裹腔

12.凹槽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控扶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种便于前后调节的中控扶手,所述的中控扶手由上到下依次有包裹板1、嵌合板2、安装板3、滑动板4、盖板5、底板6。

请参照图2,图2是底板6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底板6的四周边缘设有固定件63;所述底板6的一端设有开口槽61;所述的开口槽61中设有安装槽62;所述的安装槽62呈l形设计;所述的固定件63为楔形块的结构形式。

请参照图3,图3是盖板5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盖板5的内壁边缘设有插接孔51;所述的插接孔51与底板6上的固定件63相扣合;所述的盖板5的内壁上还设有支撑件52。

请参照图4,图4为盖板5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盖板5的外表面嵌合安装有阻尼器54和弹簧片53;所述的弹簧片53分布在阻尼器54的两端;所述的阻尼器54上设置有齿轮。

请参照图5,图5是滑动板4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滑动板4的内表面设有滑条41;所述的滑条41与盖板5上的阻尼器54相啮合;所述的滑条4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2。

请参照图6.图6是滑动板4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滑动板4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43;所述的滑动板4两侧设有搭接块44;所述的搭接块44的边缘设有延伸板;所述的延伸板上设有嵌合块45;所述滑动板4的一端设有翻卷块46;所述的滑动板4外表面以及翻卷块46上均设有安装块47。

请参照图7,图7是安装板3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安装板3的内表面设有嵌合腔31;所述的嵌合腔31与嵌合块45之间采用扣接的结构形式;所述的嵌合块45之间设置有搭接条32。

请参照图8,图8是安装板3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安装板3的四周边缘设有翻边结构;所述的安装板3上设有安装孔33;所述的安装孔33与滑动板4上的安装块47相配合。

请参照图9,图9为嵌合板2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嵌合板2的内表面设有让位腔21;所述的让位腔21与安装板3上的安装孔33相对应;所述的嵌合板2的内表面还设有限位条22。

请参照图10,图10是包裹板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包裹板1的内表面设有包裹腔11;所述的包裹腔11的采用翻卷形式,并形成凹槽12。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的盖板5的外表面嵌合安装有阻尼器54;所述的阻尼器54上设置有齿轮;所述的滑动板4的内表面设有滑条41;所述的滑条41与盖板5上的阻尼器54相啮合。该设计的效果是:能够使得滑动板4能够相对盖板5前后滑动,从而实现对不同人群肘部放置可以前后调节,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且滑动形式采用齿轮结构形式,具有边滑动边锁定的功能,确保滑动后的位置稳定。

所述的滑条41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2,通过限位块42设计,能够限制滑动板4的前后移动量,从而使得滑动板4位置可控。

所述的盖板5上还设有弹簧片53;所述的弹簧片53呈波形状结构形式;所述弹簧片53由横向支撑片和纵向支撑片组成。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横向支撑片和纵向支撑片,能够控制上下左右的间隙及晃动量。

所述的弹簧片53共有四个,两两分布在盖板5的两侧。该设计的效果是:能够实现对盖板5两侧固定,因盖板5两侧为受力的集中部位,受到了滑动板4与盖板5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所述底板6的一端设有开口槽61;所述的开口槽61中设有安装槽62;所述的安装槽62呈l形设计。该设计的效果是:通过开口槽61设计,为整个扶手提供安装座,安装座嵌合安装在安装槽62中;安装槽62呈l形设计,增加了接触面积,安装可靠性好。

所述的底板6的四周边缘设有固定件63;固定件63为楔形块的结构形式,盖板5的内壁边缘设有插接孔51;所述的插接孔51与底板6上的固定件63相扣合。该设计的效果是:使得底板6与盖板5的四周边缘通过楔形块的固定件63与相应的插接孔51相扣合,具有相互咬合作用,防止松脱。

所述的滑动板4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43;且加强筋43按照横向和纵向的分布形式,该设计具有加强作用,增加了滑动板4的强度。

所述的滑动板4两侧设有搭接块44;所述的搭接块44的边缘设有延伸板;所述的延伸板上设有嵌合块45;相应的所述安装板3的内表面设有嵌合腔31;所述的嵌合腔31与嵌合块45之间采用扣接的结构形式。该设计的效果是:采用搭接块44的结构形式,使得滑动板4与安装板3之间贴合性好,便于滑动板4上方的所有部件能够随着滑动板4实现整体式滑动。另外,滑动板4与安装板3之间通过采用嵌合块45与嵌合腔31的固定结构形式,固定效果确切。

所述的安装板3的四周边缘设有翻边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所述的安装板3上设有安装孔33;所述的安装孔33与滑动板4上的安装块47相配合。该设计使得安装板3能够紧固的安装在滑动板4上。

所述的嵌合板2的内表面设有让位腔21;所述的让位腔21与安装板3上的安装孔33相对应。该设计为嵌合块45提供了让位空间,方便安装。

所述的包裹板1的内表面设有包裹腔11;所述的包裹腔11的采用翻卷形式,并形成凹槽12。该设计使得嵌合板2的面板部能够容纳在包裹腔11中,且嵌合板2的边缘能够卡接在凹槽12中,使得包裹板1与安装板3之间连接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