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HC司机室用自动控温电加热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9344发布日期:2020-09-23 00:4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MHC司机室用自动控温电加热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设备,具体涉及一种mhc司机室用自动控温电加热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mhc司机室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视野范围,在操作人员的正前方和两个侧面都分别安装有玻璃框架结构且室内环境较为密闭,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玻璃与外界接触,温度较低,室内的水蒸气凝结在玻璃上就很容易形成雾气,尤其是操作人员的正前方的玻璃上,大大影响了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及时进行除雾处理伴随的就是操作安全与人身安全的隐患。

司机室必须具有良好的视野,对于起重机的所有工况,在无外部障碍的情况下,司机应始终能观察到起重吊钩、起吊物和臂架的运动,并能方便地观察到周围的情况,所以,mhc司机室就需要使用一种自动控温电加热装置来进行司机室前档玻璃的除雾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mhc司机室用自动控温电加热除雾装置,电阻丝型加热体3s速热出风,温度实时可调,快速除雾,大大减小了由于雾气影响司机室操作人员视野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mhc司机室用自动控温电加热除雾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热流风道和除雾口,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送风壳体、电阻丝加热体、线缆座、温控开关和轴流送风机,所述电阻丝加热体设于送风壳体内,所述送风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轴流送风机的轴流送风口与进风口连接,所述线缆座与送风壳体连接,所述温控开关设于线缆座内,所述电阻丝加热体利用耐高温线缆引出至线缆座内后与温控开关串联;

所述送风壳体上还设有出风口,所述热流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口和除雾口连接。

其中,所述送风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处连接一根热流风道,每一所述热流风道的端部连接一除雾口。

优选的,所述热流风道为不锈钢风道。

其中,所述送风壳体为内部流线型壳体。

优选的,所述送风壳体为304不锈钢壳体。

其中,所述电阻丝加热体采用多孔瓷座固定于送风壳体内,电阻丝加热体通过多孔瓷座实现绝缘处理。

其中,所述多孔瓷座内预留有多个电阻丝加热体的安装位,方便灵活扩容。

其中,所述轴流送风机的轴流送风口通过可拆卸送风对接口与进风口连接,采用可拆卸送风对接口,可以适应不同功率及送风口的轴流送风机。

其中,所述线缆座通过可拆卸线缆座对接口与送风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热流风道通过可拆卸出风对接口与送风壳体的出风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电阻丝加热体3s速热出风,利用温控开关可以实现温度实时调整,快速除雾,大大减小了由于雾气影响司机室操作人员视野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送风壳体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线缆座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送风壳体的出风口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送风壳体的进风口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电阻丝加热体与温控开关连接的线路原理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电阻丝加热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送风壳体的进风口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进风口连接法兰处的主视图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进风口连接法兰处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流风道;2、除雾口;3、送风壳体;31、进风口;32、出风口;4、电阻丝加热体;5、线缆座;51、可拆卸线缆座对接口;6、温控开关;7、轴流送风机;8、多孔瓷座;9、插槽;10、插片;11、销钉;12、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mhc司机室用自动控温电加热除雾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热流风道1和除雾口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送风壳体3、电阻丝加热体4、线缆座5、温控开关6和轴流送风机7,所述电阻丝加热体4设于送风壳体3内,所述送风壳体3上设有进风口31(见图2),所述轴流送风机7的轴流送风口(见图5)与进风口31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线缆座5通过可拆卸线缆座对接口51风壳体3连接,线缆座5外置方便接线。

所述温控开关6设于线缆座5内,所述电阻丝加热体4利用耐高温线缆引出至线缆座5内后与温控开关6串联,通过配置温控开关6实时温度调整。如图6所示为电阻丝加热体与温控开关连接的线路原理图。

所述送风壳体3上还设有出风口32,所述热流风道1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口32和除雾口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壳体3的两端各设有一出风口32,每一所述出风口32处通过可拆卸出风对接口(如图4所示)连接一根热流风道1,每一所述热流风道1的端部连接一除雾口2。

优选的,所述热流风道1为不锈钢风道。

所述送风壳体3为304不锈钢的内部流线型壳体,便于高温气体流动,并适用于防腐、防潮、耐高温场所。

如图7所示,所述电阻丝加热体4采用多孔瓷座8固定于送风壳体3内。所述多孔瓷座8内预留有多个电阻丝加热体4的安装位,可灵活扩展发热体发热容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轴流送风机7的轴流送风口通过可拆卸送风对接口与进风口31连接。所述可拆卸送风对接口可以为矩形(如图8a所示),也可以为圆形(如图8b所示),矩形的可拆卸送风对接口和圆形的可拆卸送风对接口的接口面积不同,可以适应不同功率及送风口的轴流送风机。

实施例3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送风壳体的进风口、出风口的面积设计成可调,进风口的面积可调可以适应不同功率及送风口的轴流送风机,出风口的面积可调可以改变送风量,针对不同的雾气量调节不同的送风量。

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用于轴流送风机连接的进风口连接法兰,所述进风口连接法兰上设有通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法兰上设有径向的、与通风口贯通的插槽9,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插片10,所述插槽9的口部设有与插片10密封连接的橡胶圈12,所述插片10上设有限位结构,防止插片10自动插拔。

限位结构可以为插在插片10上的销钉,插片10上设置一列销孔11,插片10通过销钉11限位。

所述出风口处也可以采用上述的面积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温控开关6为电阻丝加热体4供电,在送风壳体3内提供热量,轴流送风机7向送风壳体3吹风,在送风壳体3内变成热风,经由送风壳体3端部的出风口流向热流风道1,然后流到热流风道1另一端的除雾口2,对mhc司机室的玻璃进行除雾。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