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1791发布日期:2021-02-05 19:0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几乎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激烈,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汽车必须具备安全、质量、性能、成本等多方面优势,这就要求汽车厂商细到重视每一个零部件的装配细节。
[0003]
玻璃升降控制器是每辆汽车都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玻璃升降控制器一般通过壳架安装于汽车车门的内侧,司乘人员可通过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上的按键开关来控制车窗玻璃的升降,主驾驶位置的玻璃升降控制器一般还会集成更多的功能按键开关,例如后视镜调节开关等。
[0004]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玻璃升降控制器一般通过螺丝直接固定于壳架上,壳架固定于车门上,由于玻璃升降控制器与壳架之间没有安装定位,需要手扶着玻璃升降控制器来装配螺丝,安装不便,且在每一定位的情况下装入螺丝,容易导致螺丝装偏,导致螺孔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玻璃升降控制器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
一种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包括壳架及设置于所述壳架上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所述壳架上设有一安装通孔,所述玻璃升降控制器设有一与所述安装通孔配合且安装有按键开关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容置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壳架在所述安装通孔的相对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卡接柱及设置在所述卡接柱两侧的两个固定孔,所述玻璃升降控制器在所述安装凸台的相对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定位孔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两侧的两个安装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卡接柱一对一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相对设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壳架在每一所述固定孔所在的位置上均设置一个固定凸柱,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固定凸柱上。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升降控制器在每个所述定位孔所在的位置上均设置一个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定位凸柱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凸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卡接柱的长度。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柱和所述固定凸柱与所述壳架的连接处均设置若干第一加强筋。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柱与所述玻璃升降控制器的连接处设置若干第二加强筋。
[0012]
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定位孔为腰孔,且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朝向另一个所述定
位孔。
[0013]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还包括上述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所述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安装于所述车身上。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壳架上开设卡接柱,并在玻璃升降控制器的相应位置上开设定位孔,定位孔与卡接柱一对一卡接配合,形成安装定位,装配时,只需将卡接柱卡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就可以松手去装配螺丝,安装方便,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存在安装定位,在将螺丝装入安装孔和固定孔的过程当中,不易装偏,保证孔洞的完整性。不仅如此,通过将卡接柱设置于两个定位孔的中间,这样一个卡接柱就可以同时满足两个定位孔的精准定位,节省卡接柱的设置,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的装配立体结构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玻璃升降控制器的立体结构图;
[0017]
图3为图1当中i处的放大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壳架的立体结构图;
[0019]
图5为图4当中ii处的放大图。
[00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
实施例一
[0025]
请参阅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当中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包括壳架10及设置于壳架10上的玻璃升降控制器20,其中:
[0026]
壳架10上设有一安装通孔11,玻璃升降控制器20设有一与安装通孔11配合且安装有按键开关的安装凸台21,安装凸台21容置于安装通孔11中。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出的玻璃升降控制器为主驾驶位置上的玻璃升降控制器,玻璃升降控制器的安装凸台21上安装的按键开关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升降按键开关(可设置四个,以分别控制四个车窗玻璃)、后视镜调节按键开关、尾门开启按键开关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图只是一种示例,但这并不作为
玻璃升降控制器的限定,相反的,玻璃升降控制器可以为汽车任一车窗玻璃的玻璃升降控制器,例如本玻璃升降控制器还可以为副驾驶或后排的玻璃升降控制器。
[0027]
壳架10在安装通孔11的相对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固定结构12,固定结构12包括卡接柱121及设置在卡接柱121两侧的两个固定孔122,玻璃升降控制器20在安装凸台21的相对两侧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安装结构22,安装结构22包括与定位孔221及设置在定位孔221两侧的两个安装孔222,定位孔221与卡接柱121一对一卡接配合,安装孔222与固定孔122一一相对设置。组装时,先将卡接柱121对准卡入对应的定位孔221中,完成玻璃升降控制器20与壳架10的预定位,此时各个安装孔222均与各自的固定孔122一一对准,直接往对准的安装孔222和固定孔122中攻入自攻螺丝即可完成玻璃升降控制器20与壳架10的螺接固定。
[0028]
壳架10在每一固定孔122所在的位置上均设置一个固定凸柱13,固定孔122设置于固定凸柱13上。同时,玻璃升降控制器20在每个定位孔221所在的位置上均设置一个定位凸柱23,定位孔221设置于定位凸柱23上。固定凸柱13的长度大于卡接柱121的长度,这样采用高度错落的排布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装配干涉。为了进一步防止卡入过程形成干涉,其中一定位孔221设置为腰孔(图2中左下角的定位孔221为腰孔),且该腰孔的长度方向朝向另一个定位孔221,由于腰孔比卡接柱121大,这样就可以调节两个定位孔221之间的装配间隙,进一步防止装配干涉的发生。
[0029]
此外,卡接柱121和固定凸柱13与壳架10的连接处均设置若干第一加强筋14,定位凸柱23与玻璃升降控制器20的连接处设置若干第二加强筋24,以保证定位凸柱23、卡接柱121和固定凸柱13的强度,从而保证卡接和螺接的稳固性。
[0030]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通过在壳架10上开设卡接柱121,并在玻璃升降控制器20的相应位置上开设定位孔221,定位孔221与卡接柱121一对一卡接配合,形成安装定位,装配时,只需将卡接柱121卡入对应的定位孔221中就可以松手去装配螺丝,安装方便,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存在安装定位,在将螺丝装入安装孔222和固定孔122的过程当中,不易装偏,保证孔洞的完整性。不仅如此,通过将卡接柱121设置于两个定位孔221的中间,这样一个卡接柱就可以同时满足两个定位孔的精准定位,节省卡接柱的设置,节省成本。
[0031]
实施例二
[0032]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安装于车身上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所述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当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玻璃升降控制器总成。
[0033]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汽车,通过在壳架上开设卡接柱,并在玻璃升降控制器的相应位置上开设定位孔,定位孔与卡接柱一对一卡接配合,形成安装定位,装配时,只需将卡接柱卡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就可以松手去装配螺丝,安装方便,提高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存在安装定位,在将螺丝装入安装孔和固定孔的过程当中,不易装偏,保证孔洞的完整性。不仅如此,通过将卡接柱设置于两个定位孔的中间,这样一个卡接柱就可以同时满足两个定位孔的精准定位,节省卡接柱的设置,节省成本。
[003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