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9215发布日期:2021-04-13 21:5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通常是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但在安装时时,需要先将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上的螺栓孔对位,然后一个人扶着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维持一定的角度,另一个人取螺栓进行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解决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的连接结构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包括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的连接处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中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两侧的螺栓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安装有夹具a,所述夹具a位于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和坐垫骨架的内侧,所述夹具铰接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焊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铰接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夹具b,所述夹具b夹持在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上。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夹具a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座水平设置。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夹具b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具a和第一支撑杆通过铰链相对活动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座和第二支撑杆通过铰链相对活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夹具a通过螺栓相对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夹具b通过螺栓相对固定连接。
12.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的连接螺栓上增加一个可以对汽车座椅靠背骨架进行特定角度支撑的支架,不需要人工帮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坐垫骨架-2;螺杆-3;夹具a-4;第一支撑杆-5;支撑座-6;连接座-7;第二支撑杆-8;夹具b-9。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与坐垫骨架连接结构,包括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和坐垫骨架2,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和坐垫骨架2的连接处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中安装有螺杆3,所述螺杆3贯穿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和坐垫骨架2两侧的螺栓孔,所述螺杆3的两端安装有夹具a4,所述夹具a4位于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和坐垫骨架2的内侧,所述夹具4铰接安装在第一支撑杆5上,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焊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中铰接安装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上端安装有夹具b9,所述夹具b9夹持在所述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上。
2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夹具a4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座6上。所述支撑座6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上端安装在所述夹具b9上,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撑座6上。所述夹具a4和第一支撑杆5通过铰链相对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座6和第二支撑杆8通过铰链相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夹具a4通过螺栓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和夹具b9通过螺栓相对固定连接。
22.实施例,安装时,将夹具a4与第一支撑杆5通过铰链连接,将第一支撑杆5与支撑座6通过螺栓连接,将支撑座6与第二支撑杆8通过铰链连接,将第二支撑杆8夹具b9通过螺栓连接。使用时,先将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和坐垫骨架2上的螺栓孔对准,然后将螺杆3由螺栓孔穿入,再将夹具a4夹持到螺杆3上,转动第一支撑杆5使支撑座6放到水平面上形成一个支撑,然后将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调整到需要的角度,转动第二支撑杆8,使用夹具b9夹持在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上进行固定,这样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就可以很好的将汽车座椅靠背骨架1支撑住,支撑好后再安装螺栓,不需要人力去扶,非常的方便,螺栓安装好后,将夹具a4和夹具b9松开取下即可。
23.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