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5803发布日期:2021-08-31 13:4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汽车行李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的suv车型为驾车休闲族所喜爱,而驾车出外休闲旅游或运动往往都带有比较多的随车行李,汽车的本身内部空间狭小无法容纳过多的随行物件,因此通常车顶上安装行李架。现有的行李架的截面设计不合理,导致卡爪在抓紧行李架时不牢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卡爪抓紧牢靠性的汽车行李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包括长度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的行李架本体,行李架本体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流线型结构,行李架本体截面的外侧边整体呈s形,包括整体平行的第一、二弧面,第一、二弧面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布置,第一、二弧面之间由第三弧面圆滑过渡连接,第一弧面/第二弧面与第三弧面的夹角为锐角布置。

上述方案中,行李架本体截面的外侧边的s形结构,能够提供给卡爪足够的抓紧部位,保证卡爪在抓紧行李架时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行李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汽车行李架的爆炸视图;

图3为图1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包括长度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的行李架本体10,行李架本体10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流线型结构,行李架本体10截面的外侧边整体呈s形,包括整体平行的第一、二弧面a、b,第一、二弧面a、b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布置,第一、二弧面a、b之间由第三弧面c圆滑过渡连接,第一弧面a/第二弧面b与第三弧面c的夹角为锐角布置。行李架本体10截面的外侧边的s形结构,能够提供给卡爪足够的抓紧部位,保证卡爪在抓紧行李架时牢靠。

为了防止卡爪与钣金侧围a发生干涉,第一弧面a的下端位于第二弧面b下端的外侧,第三弧面c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布置,第一、三弧面a、c衔接处到钣金侧围a的距离大于15mm。

第二、三弧面b、c衔接处为喷涂分色线d,喷涂分色线d的位置相对隐蔽,能符合双色行李架喷漆遮蔽要求。

行李架本体10的前端套设有前胶垫11、后端套设有后胶垫12,行李架本体10底部的两侧位置处固定有挤出胶条13,前胶垫11、后胶垫12以及挤出胶条13与侧围a、顶盖b接触压紧。前胶垫11、后胶垫12形成软支撑,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挤出胶条13在行李架本体10底部的两侧形成密封,能够避免杂质、雨水等从行李架与车顶之间的缝隙中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出胶条13包括插置于行李架本体10底部凹槽内并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头131,卡接头131的下方向外或向内凸伸设置有凸条132,凸条132自固定端到悬置端呈倾斜状布置,且向上倾斜,凸条132与侧围a/顶盖b紧贴密封。当行李架本体10用螺栓拧紧固定时,凸条132受力变形并紧贴在侧围a/顶盖b上形成密封;由于行李架的安装位置(车顶的两侧边缘)一般是有一定弧度的,因此为了配合该弧度,将凸条132向上倾斜布置,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为了将行李架本体10与车顶固定连接,行李架本体10的顶部间隔开开设有安装孔14,行李架本体10通过8个螺栓紧固在顶盖b上,安装孔14外设置有装饰盖15,装饰盖15与安装孔14卡接配合。安装孔14的大小按照紧固螺栓工具的合理范围设计y向宽度,以防工具无法进入行李架本体10内,装饰盖15的作用是将行李架本体10与顶盖b紧固安装点后盖住,美观大方。

行李架本体10的顶面为内侧高、外侧低的斜面,整个轮廓与车顶的轮廓一致,外形美观。

行李架的装配步骤如下:

1)将行李架本体10按照设计的截面挤出成型,然后利用设计好的弧度三维模具拉弯。

2)将挤出胶条13用设计好的截面挤出成型。

3)将行李架本体10上铣割开孔,按照尺寸开出安装孔14。

4)将行李架本体10打磨抛光、表面处理。

5)将前部胶条11、后部胶条12与挤出胶条13熔接一体,将上述的熔接件用螺钉装配到行李架本体10上。

6)将装配好的行李架,贴上一层保护膜,防止外观划伤等质量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行李架结构,包括长度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的行李架本体(10),行李架本体(10)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流线型结构,其特征在于:行李架本体(10)截面的外侧边整体呈s形,包括整体平行的第一、二弧面(a、b),第一、二弧面(a、b)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布置,第一、二弧面(a、b)之间由第三弧面(c)圆滑过渡连接,第一弧面(a)/第二弧面(b)与第三弧面(c)的夹角为锐角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弧面(a)的下端位于第二弧面(b)下端的外侧,第三弧面(c)自上而下向内侧倾斜布置,第一、三弧面(a、c)衔接处到钣金侧围的距离大于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三弧面(b、c)衔接处为喷涂分色线(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行李架本体(10)的前端套设有前胶垫(11)、后端套设有后胶垫(12),行李架本体(10)底部的两侧位置处固定有挤出胶条(13),前胶垫(11)、后胶垫(12)以及挤出胶条(13)与侧围a、顶盖b接触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胶条(13)包括插置于行李架本体(10)底部凹槽内并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头(131),卡接头(131)的下方向外或向内凸伸设置有凸条(132),凸条(132)自固定端到悬置端呈倾斜状布置,且向上倾斜,凸条(132)与侧围a/顶盖b紧贴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行李架本体(10)的顶部间隔开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外设置有装饰盖(15),装饰盖(15)与安装孔(14)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行李架本体(10)的顶面为内侧高、外侧低的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卡爪抓紧牢靠性的汽车行李架结构,包括长度方向与车长方向一致的行李架本体,行李架本体的上表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流线型结构,行李架本体截面的外侧边整体呈S形,包括整体平行的第一、二弧面,第一、二弧面自上而下向外侧倾斜布置,第一、二弧面之间由第三弧面圆滑过渡连接,第一弧面/第二弧面与第三弧面的夹角为锐角布置。上述方案中,行李架本体截面的外侧边的S形结构,能够提供给卡爪足够的抓紧部位,保证卡爪在抓紧行李架时牢靠。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敏;詹雯;程功;和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