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2092发布日期:2022-01-12 02: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汽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汽车的普及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汽车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让市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上的零部件也随之越来越多,而汽车车架的空间有限,由此容易带来汽车车架上零部件布局拥挤的问题,最终引起零部件管路干涉风险较大且布置成本较高的后果。
3.上车踏板是汽车上很常见的一种配件,它主要辅助驾乘人员上车使用,其一般是安装在驾驶室的下方,现有的上车踏板支架结构简单,作用单一,仅仅能够安装踏板,不能够安装其它部件,也就不能改善汽车车架上零部件布局拥挤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上车踏板作用单一,不能改善汽车车架上零部件布局拥挤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及汽车。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包括:架体,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一侧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区,固定架上对应安装区设置有避让孔;支撑组件,包括底座以及撑管,底座固定设置,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架与底座;功能组件,设置于安装区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包括依次首尾相连以形成封闭结构的多个连杆,封闭结构内设有避让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还包括固定座,撑管通过固定座与固定架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设置于其中两个连杆连接位置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踏板护罩,踏板护罩设置于固定架的另一侧,固定架上设有连接座,踏板护罩通过连接座固定于固定架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座的数量为多个,各连接座分别设置于固定架的四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固定架连接并将安装区分隔为第一安装区与第二安装区,第二安装板位于第二安装区内的一侧,且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与固定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能组件包括手动泵、电动泵,手动泵安装于第一安装区或第二安装区,电动泵安装于第二安装区或第一安装区。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手动泵通过第一连接孔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电动泵通过第二连接孔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
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的上车踏板支架总成。
15.本技术的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及汽车,包括架体、支撑组件及功能组件。架体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一侧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区,固定架上对应安装区设置有避让孔;支撑组件包括底座以及撑管,底座固定设置,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架与底座;功能组件设置于安装区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撑管一端连接固定架,另一端与底座相连,上车踏板支架通过底座固定于汽车车架上,功能组件设置于安装区内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从而使功能组件安装于架体上,同时,为使功能组件不与安装区内的其他结构产生干涉现象,便于功能组件的安装,安装区内设置有避让孔。如此,本技术通过将功能组件设置于架体上,同时将架体安装在汽车上车踏板上,支撑组件连接汽车底座,以此解决现有的上车踏板支架作用单一,仅仅能够安装踏板,不能够安装其它部件,也就不能改善汽车车架上零部件布局拥挤的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上车踏板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上车踏板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包括架体10、支撑组件20以及功能组件30。架体10包括固定架100以及设置于固定架100一侧的安装架110,安装架110上设置有安装区120,固定架100上对应安装区120设置有避让孔130;支撑组件20包括底座200以及撑管210,底座200固定设置,撑管210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架100与底座200;功能组件30设置于安装区120并与安装架110固定连接。撑管210一端连接固定架100,另一端与底座200相连,上车踏板支架通过底座200固定于汽车车架上,功能组件30设置于安装区120内并与安装架110固定连接,从而使功能组件30安装于架体10上,同时,为使功能组件30不与安装区120内的其他结构产生干涉现象,便于功能组件30的安装,安装区120内设置有避让孔130。如此,本技术通过将功能组件30设置于架体10上,同时将架体10安装在汽车上车踏板上,支撑组件20连接汽车车架,以此解决现有的上车踏板支架结构简单,作用单一,仅仅能够安装踏板,不能够安装其它部件,也就不能改善汽车车架上零部件布局拥挤的现象的问题。
27.固定架100包括依次首尾相连以形成封闭结构的多个连杆140,其中,连杆140数量不限,固定架100可为矩形,也可为多边形或圆形,其中,封闭结构内设置有避让孔130,避让孔130可使安装功能组件30过程中,使功能组件30不与安装区120内的其他结构产生干涉现象,从而便于功能组件30的安装,避让孔130的大小、数量以及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设计,在此不做限制。
28.固定架100上设置有固定座150,其中,固定座150的形状可为圆形,撑管210一端连接固定座150,,通过固定座150与固定架100连接,从而使撑管210连接于固定架100,撑管210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固定座150的数量可以根据撑管210的数量做灵活调整。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加强撑管210与固定架100之间的连接效果,撑管210设有两个,固定座100也随之设有两个,同时,撑管210与固定架1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焊接。撑管210的另一端连接底座200,底座200固定于汽车车架上,从而将本实施例的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固定于汽车车架上,同样的,底座200数量可根据撑管210数量做灵活调整,底座200与汽车车架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焊接。为加强固定座150与固定架100的连接效果,固定座150设置于其中两个连杆140连接位置处,类似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加强固定座150与固定架100的连接效果,固定座150也可设置于其中三个连杆140连接位置处。
29.架体10还包括踏板护罩40,踏板护罩40设置于固定架100的另一侧,固定架100上设有连接座160,踏板护罩40通过连接座160固定于固定架100上,同时,踏板护罩40上设有踏板400,驾乘人员可使用踏板400上下车,踏板400可焊接于踏板护罩40上,踏板400数量不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汽车车架底盘设计较高,为方便驾乘人员上下车,踏板400
可设有两个,也可设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160有四个,且大小不一,分别设置于固定架100的四角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座160数量、大小、形状不限,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调整。
30.安装架110包括第一安装板111以及第二安装板112,第一安装板111与固定架100连接并将安装区120分隔为第一安装区121与第二安装区122,第二安装板112位于第二安装区122内的一侧,且第二安装板1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111与固定架100,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12形状可为矩形,且均可焊接于固定架100上,其中为提升安装板111和安装板112的连接效果,进而加强功能组件30固定于安装架110上的连接效果,第一安装板111、第二安装板112与其中一个连杆140可形成三角形结构。安装板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不限,进一步地,安装区120的数量也不做限定,例如,安装区120数量可为四个,各安装板与连杆140之间可构成四边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节省工艺流程,安装板也可为一个。
31.功能组件30包括手动泵300、电动泵310,手动泵300的作用是通过人力操作向液压缸泵油,提供驾驶室举升翻转的动力,电动泵310则是通过电力驱动向液压缸泵油,提供驾驶室举升翻转的动力,其中,电动泵310由电动按钮控制其运行。手动泵300安装于第一安装区121,电动泵310安装于第二安装区1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手动泵300可安装第二安装区122,电动泵310也可安装于第一安装区121。目前主流的工程自卸及专用车对底盘通过性要求较高,踏板布置在较高位置,且通常吊挂活动踏板,在此条件下的脚踏区域未见布置泵等组件的车型,所以通常将手动泵、电动泵设在后挡泥板处,此位置尾气后处理集中,易导致液压系统管线路布置较长、热老化及干涉风险较大等问题,且布置成本较高,由此,本实施例将手动泵300、电动泵310设在上车踏板位置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在其他实施例中,功能组件30可包括汽车喇叭、散热器防护板以及防空前照灯等等,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变动,与此同时,安装区120的大小设计也可根据功能组件30大小做相应调整。
32.第一安装板1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10,第二安装板1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120,具体地,第一连接孔1110和第二连接孔1120分别为两个,第一连接孔1110纵向排列于第一安装板111上,同样的,第二连接孔1120纵向排列于第二安装板112上,其中,第一连接孔1110和第二连接孔1120均可为螺纹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10可为三个,第二连接孔1120可为四个,第一连接孔1110可均匀纵向排列于第一安装板111,第二连接孔1120可非均匀纵向排列于第二安装板1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手动泵300通过第一连接孔1110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11上,电动泵310通过第二连接孔1120固定于第二安装板112上,同时,为避免手动泵300以及电动泵310的安装对安装区120的其他结构产生干涉,手动泵300以及电动泵310的安装区120内均设有避让孔1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动泵310通过第一连接孔1110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11上,手动泵300通过第二连接孔1120固定于第二安装板112上。
3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的上车踏板支架总成,其包括架体10、支撑组件20以及功能组件30。架体10通过固定架100固定于汽车上车踏板上,撑管210一端连接固定架100,另一端与底座200相连,上车踏板支架通过底座200固定于汽车车架上,功能组件30设置于安装区120内并与安装架110固定连接,从而使功能组件30安装于架体10上,同时,为便于功能组件30的安装,安装区120内设置有避让孔13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将功能组件30设置于架体10上,同时将架体10安装在汽车上车踏板护罩40上,支撑组件20连接汽车车架,以此解决现有的上车踏板支架结构简单,作用单一,仅仅
能够安装踏板,不能够安装其它部件,也就不能改善汽车车架上零部件布局拥挤现象的问题。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