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7953发布日期:2022-01-05 10:1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车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车衣。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尤其是家用轿车停放在露天停车场仍是常见的场景。在此情况下,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这些家用轿车在冬天的时候经常会遭受冰雹等天气时冰雹的冲击,导致车身受损。而现有常见的车防护设备,大多集中为遮阳、遮雨等效果所设计,没有办法达到防止冰雹冲击的效果。
3.最近,发明人发现有一款专利号为cn212148374u,名称为“一种便携式防冰雹汽车车罩”也针对防冰雹的场景设计了一款车罩,但该款车罩着力点在于如何设置进行方便收纳,一方面其气垫强度较低,另一方面也无法达到瞬时提高强度的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仍需要对相关产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提高气垫强度的新型汽车车衣。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6.一种新型汽车车衣,其包括延展时能覆盖汽车车身的保护体,以及设置在保护体或与所述保护体相连设置的充气体;所述保护体上至少部分设置有呈点状分布的若干气垫部,每个所述气垫部至少与一个相邻的气垫部通过气体通道相连;所述气垫部及气体通道可通过充气使其从平缓状形成膨胀状。
7.需要说明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设有气垫的车衣其强度及充气速度不佳的问题,发明人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保护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点状分布的气垫部,相较于现有的直条形的气垫,由于其点状分布能形成包围型的气垫,其能承受的冰雹的强度明显增强,能抵御更大强度或更极端的冰雹天气的侵袭,又或者是防止居民楼上的杂物如垃圾或落石等小物件落下,都更好地保护车身避免遭受破坏。进一步地,直条形的气垫其凹部并不如本技术方案可以随气垫部同时进行膨胀,本技术方案中虽然气体通道相对于气垫部凹陷,但其仍然具有膨胀效果,一方面可以为气垫部充盈输送气体,另一方面自身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充盈,也能够作为冰雹抵挡的部分。另外由于气垫呈点状分布,可以更快速地将气垫部从平缓变为膨胀。通过上述各本技术方案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增加车衣的强度,也可以达到瞬时形成高强度充气车衣的技术效果,对抵御极端冰雹天气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8.优选地,充气时,所述气垫部相对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两侧膨胀,且膨胀后所述气垫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气体通道的截面面积。
9.需要说明的是,当气垫部和气体通道未充气时,两者形成一平缓的面,作为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垫部的充气效果设置成相对于气体通道的两侧膨胀,即充气后,气垫部与相邻的气体通道并非单侧截面的凹凸形状,而是双侧截面的凹凸形状,由此形成的膨
胀后所述气垫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气体通道的截面面积。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更大强度的气垫,使得防护效果更好。
10.更优选地,所述气垫部呈横纵两个方向的点状分布,其中两个横向相邻的所述气垫部以及两个纵向相邻的所述气垫部之间均通过所述气体通道相连。
1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气垫部之间通过气体通道形成完全的互通,达到更加迅速的瞬间充盈的技术效果。
12.优选地,所述气垫部呈圆形,两个相邻所述气垫部之间的气体通道长度小于圆形气垫部的直径;或者,所述气垫部呈椭圆形,两个相邻所述气垫部之间的气体通道长度小于椭圆形气垫部的长轴。
13.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保护效率和效果,同时也为了制作便捷,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气垫部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而将气垫部之间的气体通道长度设计成小于圆形气垫部的直径或椭圆形气垫部的长轴可进一步增强保护强度,提升防护效果。
14.优选地,所述保护体包括至少两个子保护体;所述子保护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15.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装卸,可将保护体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的几个部分,例如可以通过扣接等方式将各个子保护体相连接,实现方便安装的技术效果。
16.更优选地,所述保护体包括第一子保护体、第二子保护体和第三子保护体;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延展时能分别覆盖车身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三子保护体延展时能覆盖车身的前面、顶面以及后面。
17.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将保护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分别用于覆盖车身两个侧面(即通常来说如轿车车门的那个面),以及车身的前窗,车顶及后窗后尾箱所形成的前、顶、后面。即可方便安装,也方便实现。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体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用于将所述第一保护体至少部分分离拆开;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体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用于将所述第二保护体至少部分分离拆开。
19.需要说明的是,在进一步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在所述第一保护体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体设有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保护体和/或所述第二保护体至少部分可分离拆开。所述连接件可以是拉链。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得使用者可以将第一保护体或第二保护体内部拉开。更优选地,所述拉链可设置在第一保护体或第二保护体的靠中间位置;进一步优选地可以沿着所述第一保护体或第二保护体对应车门位置设置拉链;这样使用者让使用者方便打开车门进行插电、使用气泵或加热等操作。
20.优选地,所述保护体全部设置有呈点状分布的若干所述气垫部。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保护体的全部,即包括各个子保护体的所有位置均设有呈点状分布的若干所述气垫部可以更好地实现高强度的防冰雹保护。
22.优选地,所述充气体设有气孔,气体可通过所述气孔进入所述气垫部及气体通道;所述充气体沿所述保护体宽度设置在所述保护体的端部;所述充气体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
23.更优选地,所述充气体包括积压物,所述积压物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充气体上。
24.需要说明的是,将充气体沿所述保护体宽度设置在所述保护体的端部,一方面可
以有助于气孔的设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固定所述保护体。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通过一些具有重量的积压物安装于所述充气体上,可以防止因极端台风天气将车衣吹走,更好地实现固定。
25.更优选地,所述气孔包括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用于交换气体;所述第二气孔用于排放气体。
26.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现有的只设置一个气孔进行充气排气,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气孔设置为两种,其中第一气孔可通过辅助设备进行充气和抽气,第二气孔则用于人工手压等方式排气,通过两种不同作用的气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更好的充气和排气效果。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孔被配置为若干个,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充气体上。
2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第二气孔的设置,可以提高排气的效率,使得车衣的收纳更为便捷。优选地,所述保护体和/或所述充气体均为内外两层设置,其中外层为防水材料制成,内层为高分子材料制成。
29.需要说明的是,将保护体和充气体通过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两者所需的功效,例如外层使用防水材质的材料制作,可以抵御冰雹、冻雨等天气;而内层利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可以提高保护体和充气体的材料强度。
30.优选地,所述保护体和/或所述充气体均为内外两层设置;所述气体通道处设置有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保护体的外层和内层之间。
31.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车衣的气体通道设置加部件,具体来说加热部件可以是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保护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所述加热丝与车衣内置电源相连接并通电发热,可以在大雪天气加速车衣表面积压的雪的融化。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3.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在保护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呈点状分布的气垫部,其能承受的冰雹或杂物的强度明显增强;由于气垫呈点状分布,可以更快速地将气垫部从平缓变为膨胀;
34.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气体通道可以随气垫部同时进行膨胀,一方面可以为气垫部充盈输送气体,另一方面自身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充盈,也能够作为冰雹抵挡的部分;
35.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气垫部的充气效果设置成相对于气体通道的两侧膨胀,可以实现更大强度的气垫,使得防护效果更好;
36.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两个横向相邻的所述气垫部以及两个纵向相邻的所述气垫部之间均通过所述气体通道相连,可以使得气垫部之间通过气体通道形成完全的互通,达到更加迅速的瞬间充盈的技术效果。
3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39.图2为图1汽车车衣a部分局部放大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的保护体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4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的保护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43.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保护体;2、充气体;3、气垫部;4、气垫通道;5、第一气孔;6、第二气孔;7、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45.实施例1
46.请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衣包括延展时能覆盖车身的保护体1,以及与所述保护体相连设置的充气体2;所述保护体上设置有呈点状分布的若干气垫部3;所述气垫部之间通过气垫通道4相连接;请参照图2是图1的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垫部呈横纵两个方向的点状分布,其中两个横向相邻的所述气垫部以及两个纵向相邻的所述气垫部之间均通过所述气体通道相连。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气垫部之间通过气体通道形成完全的互通,达到更加迅速的瞬间充盈的技术效果。所述气垫部及气体通道可通过充气使其从平缓状形成膨胀状。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体沿所述保护体宽度设置在所述保护体的端部;所述充气体与所述气体通道相连。所述充气体包括若干第一气孔5以及若干第二气孔6;其中第一气孔作用为交换气体;第二气孔的作用为排出气体;具体来说,第一气孔可通过辅助设备进行充气和抽气,第二气孔则用于人工手压等方式排气,可以实现更好的充气和排气效果。
48.将充气体沿所述保护体宽度设置在所述保护体的端部,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气孔的设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固定所述保护体。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体包括积压物,所述积压物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充气体上,将充气体沿所述保护体宽度设置在所述保护体的端部,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气孔的设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固定所述保护体。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通过一些具有重量的积压物安装于所述充气体上,可以防止因极端台风天气将车衣吹走,更好地实现固定。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体和/或所述充气体均为内外两层设置,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外层可以使用防水材料制作,例如pvc等,而内层则可以使tpu材料制成。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垫部设置为俯视面的圆形,即圆形的气垫部,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垫部可以设置成椭圆形,或者长方形、正方形等,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设置。作为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将两个所述相邻的圆形气垫部之间的气体通道长度设置成小于圆形气垫部直径,在这种设计下,保护体所形成的强度会更加。
51.相较于现有的直条形的气垫,本技术方案中点状分布的气垫部能形成包围型的气垫,其能承受的冰雹的强度明显增强,能抵御更大强度或更极端的冰雹天气的侵袭,更好地保护车身避免遭受破坏。本技术方案中虽然气体通道相对于气垫部凹陷,但其仍然具有膨胀效果,一方面可以为气垫部充盈输送气体,另一方面自身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充盈,也
能够作为冰雹或杂物抵挡的部分。另外由于气垫呈点状分布,可以更快速地将气垫部从平缓变为膨胀。通过上述各本技术方案的共同作用,可有效增加车衣的强度,也可以达到瞬时形成高强度充气车衣的技术效果,对抵御极端冰雹天气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52.实施例2
5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在充气前,气垫部3和气体通道4如图中实线所示为平缓的;另一方面,充气时,如图中虚线所示所述气垫部相对于所述气体通道的两侧膨胀,且膨胀后所述气垫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气体通道的截面面积。当气垫部和气体通道未充气时,两者形成一平缓的面,作为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垫部的充气效果设置成相对于气体通道的两侧膨胀,即充气后,气垫部与相邻的气体通道并非单侧截面的凹凸形状,而是双侧截面的凹凸形状,由此形成的膨胀后所述气垫部的截面面积大于气体通道的截面面积。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更大强度的气垫,使得防护效果更好。
54.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55.实施例3
56.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汽车车衣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体包括第一子保护体11、第二子保护体12和第三子保护体13;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延展时能分别覆盖车身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三子保护体延展时能覆盖车身的前面、顶面以及后面。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保护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分别用于覆盖车身两个侧面(即通常来说如轿车车门的那个面),以及车身的前窗,车顶及后窗后尾箱所形成的前、顶、后面。即可方便安装,也方便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子保护体直接通过扣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常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57.结合上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体和第二保护体的中间位置均设有拉链7。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使得使用者可以将第一保护体或第二保护体内部拉开,这样让使用者方便打开车门进行插电、使用气泵或加热等操作。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链可以沿着所述第一保护体或第二保护体对应车门位置设置拉链,这样更加可以更加便捷地拉开保护体的拉链。
58.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59.实施例4
60.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基础上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衣的气体通道设置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保护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所述加热丝与车衣内置电源相连接并通电发热,可以在大雪天气加速车衣表面积压的冰雪的融化,也可以防止车门的冻结不能打开的问题
61.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实施例1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6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