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自加热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9638发布日期:2024-03-12 20:37阅读:7来源:国知局
电池自加热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动汽车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自加热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为响应节能减排,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步入大众视野。当电动汽车在处于低温环境下时,低温使得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池中电解液活性降低,其充放电性能将会大幅下降。为保证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动力,可以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加热,使其电池本体温度上升,以确保电池充放电性能。相关技术中,通过电池包与储能电容之间的交替充放电实现电池加热,但是由于拓扑本身的限制,同一时刻流过电机绕组的电流必须有进有出,即加热电流只能为一相绕组的限流值,导致加热功率受限。另外,储能电容在低频下内阻较大,也会导致电池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自加热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自加热系统,应用于车辆,所述系统包括:

3、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

4、第一加热模块,所述第一加热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正负极相连;

5、第二加热模块,所述第二加热模块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负极相连,且所述第二加热模块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模块的第三连接端相连;

6、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交替充放电。

7、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包括第一桥臂和第一绕组,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桥臂的中点连接;

8、所述第二加热模块包括第二桥臂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9、可选地,复用第一电机控制器的桥臂作为所述第一桥臂,复用与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机的线圈作为所述第一绕组;

10、复用第二电机控制器的桥臂作为所述第二桥臂,复用与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电机的线圈作为所述第二绕组。

1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2、在第一半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放电,且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为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

13、在第二半周期内,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放电,且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充电。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桥臂包括第一上桥臂和第一下桥臂,所述第二桥臂包括第二上桥臂和第二下桥臂;

15、在所述第一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上桥臂和所述第二上桥臂导通,且所述第一下桥臂和所述第二下桥臂关闭,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放电;

16、在所述第一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下桥臂和所述第二上桥臂导通,且所述第一上桥臂和所述第二下桥臂关闭,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为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

17、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半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下桥臂和所述第二上桥臂导通,且所述第一上桥臂和所述第二下桥臂关闭,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放电;

18、在所述第二半周期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上桥臂和所述第二上桥臂导通,且所述第一下桥臂和所述第二下桥臂关闭,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充电。

1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20、在所述第一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放电的第一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二电池组充电的第二电压变化量相同;

21、在所述第二半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二电池组放电的第三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一电池组充电的第四电压变化量相同。

22、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23、在所述第一半周期内,控制流过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流值与流过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流值之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阻值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阻值之间的比值;

24、在所述第二半周期内,控制流过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流值与流过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流值之间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电阻值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阻值之间的比值。

25、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26、第三电机控制器,所述第三电机控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机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负极连接;

27、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控制器连接;

28、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三电机控制器驱动所述第三电机,且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交替充放电。

29、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30、直流充电口,所述直流充电口的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充电口的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负极连接;

31、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直流充电口接收电能,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且通过所述第一加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交替充放电。

32、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33、第一充电开关和第二充电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开关为双位开关;

34、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静触头与所述直流充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第二动触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35、所述第二充电开关设置在所述直流充电口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的连接线路上;

36、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静触头与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第一动触头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开关闭合,通过所述直流充电口接收电能,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

37、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静触头与所述第一充电开关的第二动触头连接,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开关闭合,并控制所述第一上桥臂和所述第二上桥臂导通,通过所述直流充电口接收电能,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升压充电。

38、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自加热系统。

39、本公开提供的电池自加热系统,应用于车辆,所述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包、第一加热模块、第二加热模块以及控制器,通过第一加热模块和第二加热模块控制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交替充放电。由于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交替进行充放电,电压波动相互抵消,使得动力电池包的端电压波动较小,并且多个加热模块参与电池加热,利用加热模块存储电能,可以加大存储的能量值以及流经电池组的电流值,进而提升动力电池包的自加热效率。

4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