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1365发布日期:2023-05-05 15:4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输电网络的逐渐扩大,架空输电线路巡视要求越来越高,无人机巡视作业为架空输电线路巡视的主要手段,其利用率越来越高,后伴随着无人机自动巡检的推出,在输电线路巡视过程中需同时使用“多机种”进行协同作业,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在外出作业时需携带多种类型的无人机类型,包括:中大型机大疆m300rtk,小型机精灵4artk、疆m30t、无人机电池等。考虑到无人机的设备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目前是采用将不同型号的无人机、电池零散件套装箱放置在车辆的后备箱中,待到达指定巡线点后,再由作业人员现场组装后使用,存在携带多种机型固定不方便,后续组装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运输途中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无人机车载作业时携带多种机型固定不方便,后续组装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运输途中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等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包括,安装单元,包括安装框架组件;以及,固定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顶部一侧的第一固定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顶部另一侧的第二固定组件;以及,收纳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内的多个收纳盒、设置于所述收纳盒顶部的盖板、设置于所述收纳盒底部的滑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收纳盒两侧的防脱组件。

5、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框架组件包括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下方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后侧的后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上的拉环、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前后两侧的多个立柱,以及设置在前侧所述立柱之间的柜门。

6、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一侧的支撑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下压部件。

7、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前后两侧的支撑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上且开口相对的u型架,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架上端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端一侧的套管、设置在套管内的伸缩柱,以及设置伸缩柱底部与套管内底壁之间的伸缩弹簧。

8、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压部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伸缩柱顶部的第一弧形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下方的第二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之间的多个抵压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上方的的限位架,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架上方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架中部的按压杆、设置在所述按压杆底部的柔性按压盘、设置在所述按压杆上部的按压弹簧、设置在所述按压杆顶部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架和两个所述u型架外部的按压架,所述按压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架)之间,所述按压架前后两侧与两个所述u型架分别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架底部两端与盖板的前后两侧连接。

9、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顶部的若干小魔术贴,以及若干用于粘连小魔术贴的短弹性绷带。

10、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顶部一侧的放置盒、设置在所述放置盒两侧的多个大魔术贴、用于粘连所述大魔术贴的多个长弹性绷带,以及设置于所述放置盒底部内用于吸附所述顶板的磁吸块。

11、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盖板顶部中央设置有提手,且提手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板磁吸的磁吸板。

12、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杆、设置在所述支杆顶部的通管、设置在所述通管两端内的抵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抵杆相近端之间的连接弹簧,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抵杆相背端上的抵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盒两侧和两个所述侧板内侧且与所述抵板相适配的抽拉槽,所述抽拉槽为前端封闭且后端开口的结构。

13、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滑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的多个滚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轨前端的挡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盒底部且与滑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挡板与滑轨前端转动连接。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放置盒、长弹性绷带、和短弹性绷带的配合可对类似大疆m30t、小型机精灵4artk这种小型无人机进行固定,通过支撑部件和下压部件的配合可对类似大疆m300rtk这种中大型无人机进行顶部下压固定,并配合短弹性绷带的使用对其底部进行加固,从而实现多种机型无人机的携带固定,防止运输途中发生损伤,而电池、遥控器之类的散件也可收纳到收纳盒内,便于后续组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101)包括顶板(101a)、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下方的底板(101b)、设置在所述底板(101b)后侧的后板(101c)、分别设置在所述顶部与所述底板(101b)左右两侧的侧板(101d)、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101d)上的拉环(101e)、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与所述底板(101b)前后两侧的多个立柱(101f),以及设置在前侧所述立柱(101f)之间的柜门(101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一侧的支撑部件(201a),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方的下压部件(20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1a)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前后两侧的支撑柱(201a-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201a-1)上且开口相对的u型架(201a-2),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u型架(201a-2)上端的伸缩部(201a-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部件(201b)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伸缩柱(201a-32)顶部的第一弧形板(201b-1)、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01b-1)下方的第二弧形板(201b-2)、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201b-1)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01b-2)之间的多个抵压弹簧(201b-3)、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01b-1)上方的的限位架(201b-4),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架(201b-4)上方的按压部(201b-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0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顶部的若干小魔术贴(201c),以及若干用于粘连小魔术贴(201c)的短弹性绷带(201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顶部一侧的放置盒(202a)、设置在所述放置盒(202a)两侧的多个大魔术贴(202b)、用于粘连所述大魔术贴(202b)的多个长弹性绷带(202c),以及设置于所述放置盒(202a)底部内用于吸附所述顶板(101a)的磁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02)顶部中央设置有提手(302a),且提手(302a)顶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板(101a)磁吸的磁吸板(302b)。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组件(304)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01b)上的支杆(304a)、设置在所述支杆(304a)顶部的通管(304b)、设置在所述通管(304b)两端内的抵杆(304c)、设置在两个所述抵杆(304c)相近端之间的连接弹簧(304d),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抵杆(304c)相背端上的抵板(304e),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纳盒(301)两侧和两个所述侧板(101d)内侧且与所述抵板(304e)相适配的抽拉槽(304f),所述抽拉槽(304f)为前端封闭且后端开口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30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01b)上的滑轨(303a)、设置在所述滑轨(303a)内的多个滚轮(303b),以及设置在所述滑轨(303a)前端的挡板(303c),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盒底部且与滑轨(303a)相适配的滑槽(303d),所述挡板(303c)与滑轨(303a)前端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包括安装单元,包括安装框架组件;以及,固定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顶部一侧的第一固定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顶部另一侧的第二固定组件;以及,收纳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组件内的多个收纳盒、设置于所述收纳盒顶部的盖板、设置于所述收纳盒底部的滑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收纳盒两侧的防脱组件,该无人机车载作业装置可对多种机型无人机的携带固定,防止运输途中发生损伤,同时电池、遥控器之类的散件也可收纳到收纳盒内,便于后续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江,陈凯,许保瑜,黄双得,钱晓明,吴圆波,邝思聪,陈庆宁,侯建勋,耿荣辉,曾小洋,王胜伟,赵毅林,王韬,陈超,金政,沈凤,李云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