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口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1950发布日期:2023-03-29 17:1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口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对于不同的车辆结构、型号而言,空调系统的出风口设置位置不同。并且在车辆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于驾驶舱内部的空调的出风位置需求也不同。若在车辆驾驶舱内的各个位置设置出风口,使用户灵活调节出风位置,则将导致车辆成本的上升。
3.此外,在车辆的后备箱中通常不设置有出风口,因而后备箱不具备冷却和保温的功能。当在后备箱中存放生鲜物品时,难以实现物品的保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出风口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不足。
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出风口结构,应用于车辆,包括出风口主体、风管和壳体。出风口主体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出风口风道。风管与所述出风口主体连接。所述风管包括风管风道。所述风管风道与所述出风口风道连通。壳体包括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腔体。所述风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腔体中,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对出风口结构的吹风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出风口结构的使用灵活性。
6.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主体与所述开口部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出风口主体与所述开口部连接时,所述风管容纳于所述腔体中。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在不需要调节出风口主体位置时,将风管收纳与壳体的腔体中,避免风管暴露于壳体外部造成的美观度下降以及空间的占用。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卡扣。所述出风口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使得出风口主体能够稳定的固定于壳体中,避免出风口主体在开口部的松动。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的开关。所述开关用于解除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如此,能够避免强制拉扯产生的外力对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损坏,有利于延长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主体包括出风口面板。当所述出风口主体与所述开口部连接时,所述出风口面板远离所述风管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平齐。如此,有利于避免外物经过壳体的外表面时,对出风口主体产生横向撞击,从而破坏出风口主体,或者是使得出风口主体和风管的连接松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主体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从所述出风口风道吹出的风的方向和/或大小。通过设置调节件,能够实现出风方向和出风量的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出风口结构吹风调节的灵活性。
11.进一步地,所述风管包括可折叠风管。容纳于腔体中的风管可以折叠从而缩短风管的长度,进而节省风管在腔体中需要的容纳空间,有利于整体降低出风口结构的占用空
间。
12.进一步地,所述风管与所述出风口主体密封连接,从而提高出风口主体和风管的密封性能,使得温度控制系统送出的风能够最大限度抵达出风口风管,从出风口结构离开,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
13.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乘客舱和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出风口结构设置于所述乘客舱中。通过在乘客舱中设置本技术的出风口结构,能够使用户将出风口结构调节至乘客舱中期望的位置。
14.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包括车座和行李舱。所述车座包括车座孔。所述行李舱和所述乘客舱通过所述车座孔连通。所述出风口主体能够与所述车座孔连接,以连通所述出风口主体的出风口风道与所述行李舱。通过这样设置,不仅无需为行李舱单独设置温度调控系统,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还能够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出风口结构的温度调节位置,提高出风口结构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15.应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示出为本技术的出风口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其中出风口主体和壳体分离。
18.图2示出为图1所示的出风口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其中出风口主体和壳体连接。
19.图3示出为本技术的车辆乘客舱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21.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2.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辆的出风口结构100。出风口结构100包括出风口主体1、风管2和壳体3。出风口主体1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出风口风道11。风管2包括风管风道21,并与出风口主体1连接,使得风管风道21与出风口风道11连通。如此,风管2可以和车辆的温度控制系统连接,使得温度控制系统产生的冷风或者热风能够依次通过风管风道21和出风口风道11,随后从出风口主体1离开。壳体3包括开口部31和与开口部31连通的腔体32。风管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腔体32中并且能够通过开口部31延伸至壳体3的外部。如此,用户能够通过将风管2从壳体3中拉出,并将出风口主体1放置于任何期望的位置,使得出风口结构100能够在用户期望的位置进行吹风。
23.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对出风口结构100的吹风位置进行调节,提高出风口结构100的使用灵活性。当车辆中的出风口结构100数量有限时,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位置的可调节性也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用户对吹风位置的调节需求。例如,在一些车辆的驾驶舱中,只有前排座椅位置设置有本技术的出风口结构100,当用户需要向放置于后排座椅的物品进行吹风,或者后排乘客需要吹风时,可以将风管2从壳体3中拉出,使得出风口主体1靠近后排座椅,有利于使从出风口结构100吹出的风抵达后排座椅处。
24.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2可以是不具有折叠性能的管道。容纳于腔体32中的风管2可以在腔体32中进行弯曲、缠绕。但为了进一步对空间和美观度进行优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风管2包括可折叠风管2。容纳于腔体32中的风管2可以折叠从而缩短风管2的长度,进而节省风管2在腔体32中需要的容纳空间,有利于整体降低出风口结构100的占用空间。当需要调节出风口主体1的位置时,通过拉扯风管2,风管2可以从折叠状态变换为解开折叠的状态,从而延伸风管2的长度,使得风管2能够延伸至出风口主体1的期望位置。
25.应当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描述风管2的可折叠性,应理解为风管2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可折叠性:当风管2折叠时,风管2的长度减小;当风管2解开折叠时,风管2的长度增加。
26.由于风管风道21和出风口通道内部存在流体流动,因而可能在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的连接位置出现压差或者冲击力使得风管2和出风口主体1的连接松动,进而导致漏风的现象。并且,在调节出风口主体1位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外力对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进行拉扯,进而也造成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之间的连接松动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密封连接,从而提高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的密封性能,使得温度控制系统送出的风能够最大限度抵达出风口风管2,从出风口结构100离开,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密封连接可以通过例如粘接、焊接等等方式形成,本技术并不限制。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主体1包括调节件13,调节件13用于调节从出风口风道11吹出的风的方向或大小。举例而言,调节件13可以是设置于出风口通道的挡板,在调节件13位于出风口主体1的居中位置时,挡板平行于出风口通道的延伸方向。通过调节件13的上、下、左、右位置,从而调节挡板与出风口通道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从而能够调节出风方向。或者,在调节件13位于出风口主体1的左侧时,挡板平行于出风口通道的延伸方向,此时出
风口通道的出风量最大。通过将调节件13自左向右移动,使得挡板与出风口通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从而减小出风口通道的出风量。当调节件13位于出风口主体1的右侧时,挡板与出风口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此时出风量接近零。
28.通过设置调节件13,能够实现出风方向和出风量的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出风口结构100吹风调节的灵活性,使得出风口结构100不仅能够实现位置调节,还能够实现在期望位置处的对出风参数的进一步调整。
29.应当说明的是,调节件13可以只调节出风方向,或者只调节出风大小,或者能够同时出风方向和出风大小,本技术并不限制。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主体1与开口部31可拆卸连接。当出风口主体1与开口部31连接时,风管2容纳于腔体32中。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在不需要调节出风口主体1位置时,将风管2收纳与壳体3的腔体32中,避免风管2暴露于壳体3外部造成的美观度下降以及空间的占用。
31.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主体1包括出风口面板12。当出风口主体1与开口部31连接时,出风口面板12远离风管2的表面与壳体3的外表面平齐。如此,有利于避免外物经过壳体3的外表面时,对出风口主体1产生横向撞击,从而破坏出风口主体1,或者是使得出风口主体1和风管2的连接松动。并且,将出风口面板12设置为与壳体3的外表面平齐,也能够提高出风口结构100的美观度。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包括第一卡扣,出风口主体1包括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扣。当出风口主体1和壳体3连接时,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卡接,使得出风口主体1能够稳定的固定于壳体3中,避免出风口主体1在开口部31的松动。当车辆行驶与颠簸路面时,出风口主体1和开口部31之间的连接松动可能导致持续的撞击噪声,影响车辆的驾驶和乘坐体验,并且还可能导致出风口主体1频繁从开口部31脱落,影响使用体验。
33.用户可以通过将出风口主体1向外拉扯来解开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但为了使出风口主体1能够方便地从开口部31中取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包括与第一卡扣连接的开关33,开关33用于解除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将出风口主体1从开口部31中取出时,可以通过按压开关33,从而使第一卡扣的卡接位置移动,进而解开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如此,能够避免强制拉扯产生的外力对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损坏,有利于延长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使用寿命。同时,开关33的设置也能够提高出风口结构100的使用安全性,例如当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调节出风口主体1位置时,也能够轻松地解除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的卡接。
34.诚然,出风口主体1和开口部31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开口部31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柔性件。环形柔性件的环形开口与出风口主体1的截面形状相同,并且开口小于出风口主体1的截面面积。当出风口主体1需要与开口部31连接时,通过将出风口主体1按压于环形柔性件的开口中。由于环形柔性件的开口小于出风口主体1的截面面积,因而环形柔性件和出风口主体1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将出风口主体1固定于开口部31中。当需要将出风口主体1取出时,环形柔性件和出风口主体1之间为柔性配合,使得用户不需要施加过大的力便能够将出风口主体1取出。
35.参考图3,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乘客舱201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
项的出风口结构100。出风口结构100设置于乘客舱201中。出风口结构100可以设置于车辆前排的仪表板处,或者如图3所示设置于后排的副仪表板203处,或者设置于车辆b柱等位置,本技术并不限制。通过在乘客舱201中设置本技术的出风口结构100,能够使用户将出风口结构100调节至乘客舱201中期望的位置。即便在出风口结构100数量有限时,也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吹风需求。
36.应当说明的是,当出风口结构100设置于车辆的其他部件中时,该部件的壳体可以是出风口结构100的壳体。举例而言,图3所示的出风口结构100设置于副仪表板203处,则副仪表板203的壳体也可以是出风口结构100的壳体。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座202和行李舱(未示出)。车座202包括车座孔(未示出),行李舱和乘客舱201通过车座孔连通。出风口主体1能够与车座孔连接,以连通出风口主体1的出风口风道和行李舱。以图3所示实施例为例,行李舱设置于车辆的尾部,出风口结构100设置于副仪表板203朝向后排车座202的一侧,并且车辆的后排车座202上设置有车座孔。当行李舱中放置有需要低温保存的物品,或者需要保温的物品时,通过将出风口主体1从副仪表板203中拉出,并连接到车座孔中,从而能够使得温度控制系统产生的冷风或者热风能够依次通过风管风道、出风口风道和车座孔抵达行李舱中,实现行李舱的温度调节。
38.通过这样设置,不仅无需为行李舱单独设置温度调控系统,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还能够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出风口结构100的温度调节位置,提高出风口结构100的可用性和灵活性。尤其在家用车辆中,行李舱中并不会长期或者频繁放置生鲜物品,因此通过将出风口结构100设置为能够连通至行李舱中有利于降低车辆的成本,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39.此外,在出风口主体1能够和开口部可拆卸连接的实施例中,当不需要对行李箱进行温度调控时,用户将出风口主体1与开口部连接,此时乘客舱201的外观与普通车辆无异,并且出风口结构100也不会造成车辆空间的拥挤。
4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多种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法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41.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