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1953发布日期:2023-03-07 21:0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社会上车辆也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在不断呼吁驾驶员注意安全驾驶的同时,也应该提高汽车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
3.在众多种类的交通事故中有一种由于司乘人员的疏忽导致的事故频繁发生,那就是在汽车临时停靠、乘客下车时没有观察周边的行人和车辆,从而把后方驶来的摩托车、自行车或电动车等车辆撞倒,或者后方车辆来不及反应撞上开启的车门,导致骑行人员摔倒在地,对人员造成伤害,也可能在临近的车道刚好有车经过,对倒地的骑行者进行撞击或碾压,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
4.现阶段针对此种情况在车辆的车门内增设检测雷达,当雷达检测到后方来车时,则发出警报或直接锁定车门,降低开门对后方来车的驾驶员造成伤害。
5.但由于雷达设置在车门的位置,且在开门过程中,雷达跟随车门开启产生角度偏移,因此,使得现有车辆中加装的雷达检测无法始终检测后方来车,从而无法进一步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6.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及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及车辆,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车门检测雷达开门过程无法始终检测后方来车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用于车辆,包括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啮合组件以及第一检测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所述啮合组件包括第一啮合件和第二啮合件;所述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支撑柱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的第一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的第二位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上形成有伸缩段,以使所述第二牵引件能够延长或缩短;所述第一啮合件和所述第二啮合件相啮合,且所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啮合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啮合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啮合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件的检测面始终朝向所述车辆的后方。
9.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翼子板处。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还包括车门锁定装置,所述车门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能够发送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启动,以启动所
述锁定机构对所述车门进行锁定。
11.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限位件、传动件以及锁定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定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锁定件向接近或远离所述传动件的方向移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辆对应的支撑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锁定件以及所述传动件均设置于所述车门内。
12.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齿条,所述传动件为齿轮,所述锁定件朝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形成有齿部,且所述齿部与所述限位件相平行。
13.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两侧,所述锁定件与所述传动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锁定件一一对应设置。
14.其中,所述伸缩段为弹簧,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的第二位置相连接。
15.具体地,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连接端设有接触件,所述车门内设有感应件,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通讯连接,当所述接触件与所述感应件相接触,所述接触件控制所述第一检测件停止检测。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均为金属杆,所述第一牵引件为钢丝线。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用于车辆,包括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啮合组件以及第一检测件;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啮合组件包括第一啮合件和第二啮合件;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车辆的支撑柱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的第一位置相连接,第二牵引件的一端与车辆的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的第二位置相连接,第二牵引件上形成有伸缩段,以使第二牵引件能够延长或缩短;第一啮合件和第二啮合件相啮合,且第一检测件与第二啮合件相连接,第一啮合件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啮合件转动,以使第一检测件的检测面始终朝向车辆的后方。
19.由此分析可知,通过使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支撑柱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的第一位置相连接,且第一啮合件与车门转动连接,从而当车门开启时,能够通过第一牵引件拉动第一啮合件转动,由于本技术中的第二牵引件的一端与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啮合件相连接,且第二啮合件上形成有伸缩段,因此,第一啮合件的转动能够使伸缩端拉伸。
20.由于本技术中第一啮合件与第二啮合件相啮合,且第一检测件与第二啮合件相连接,因此,第一啮合件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啮合件转动,从而使第一检测件转动,实现第一检测件的检测面始终朝向车辆的后方,进而能够时刻对车辆后方来车进行监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门导致碰撞后方来车的事故发生概率。
2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的车辆,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的车辆,能够在驾乘人员开启车门过程中时刻对后方来车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后方来车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从而降低因开门不当导致与后方来车造成碰撞,人员造成损伤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中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中监测机构布局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中锁定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中第二检测件的位置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中锁定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第一牵引件;2-第二牵引件;201-第一连接段;202-伸缩段;2021-接触件;203-第二连接段;3-第一啮合件;301-第一位置;302-第二位置;4-第二啮合件;5-第一检测件;6-第二检测件;7-驱动机构;8-锁定件;801-齿部;9-限位件;901-第一连接点;902-第二连接点;10-传动件;11-限位盒;12-弹性件;13-感应件;14-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34.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35.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6.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37.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8.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用于车辆,包括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啮合组件以及第一检测件5;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件1和第二牵引件2,啮合组件包括第一啮合件3和第二啮合件4;第一牵引件1的一端与车辆的支撑柱14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3的第一位置301相连接,第二牵引件2的一端与车辆的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3的第二位置302相连接,第二牵引件2上形成有伸缩段202,以使第二牵引件2能够延长或缩短;第一啮合件3和第二啮合件4相啮合,且第一检测件5与第二啮合件4相连接,第一啮合件3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啮合件4转动,以使第一检测件5的检测面始终朝向车辆的后方。
3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通过使第一牵引件1的一端与支撑柱14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3的第一位置301相连接,且第一啮合件3与车门转动连接,从而当车门开启时,能够通过第一牵引件1拉动第一啮合件3转动,由于本技术中的第二牵引件2的一端与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啮合件4相连接,且第二啮合件4上形成有伸缩段202,因此,第一啮合件3的转动能够使伸缩端拉伸。
41.由于本技术中第一啮合件3与第二啮合件4相啮合,且第一检测件5与第二啮合件4相连接,因此,第一啮合件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啮合件4转动,从而使第一检测件5转动,实现第一检测件5的检测面始终朝向车辆的后方,进而能够时刻对车辆后方来车进行监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门导致碰撞后方来车的事故发生概率。
42.本技术提供的监测机构可根据具体配置需求进行选装,以最高配置为例,且当车辆具有四个车门时,则车辆对应主驾驶和副驾驶位置的两个车门以及后排乘客对应的两个车门均装配有监测机构,从而开启任意一个车门都能够对后方来车进行监测,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
43.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支撑柱14指车辆的a柱和b柱,当仅有主驾驶和副驾驶对应的车门装配有监测机构时,则第一牵引件1的一端与车辆的a柱相连接,而当仅有后排乘客位置对应的车门装配有监测机构时,则第一牵引件1的一端与车辆的b柱相连接,而当全部车门均装配有监测机构时,则第一牵引件1与对应的a柱和b柱相连接。
44.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第一啮合件3可以为冠装齿轮,第二啮合件4为圆柱齿轮,第一啮合件3和第二啮合件4也可以均采用锥形齿轮,从而能够完成啮合及传动。
45.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以图1中示出的视角为例,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牵引件1可以缠绕在第一啮合件3的中轴上,伸缩端为自然收缩状态,当车门开启时,第一牵引件1牵动第一啮合件3顺时针转动,从而使伸缩端逐渐拉伸,第一啮合件3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啮合件4沿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检测件5逆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一检测件5的检测面向接近车身的方向转动,实现检测面始终朝向车辆后方进行监测的目的。
46.当车门由开启状态进行关闭时,伸缩端收缩带动第一啮合件3逆时针转动,一方面使第一牵引件1再次缠绕在第一啮合件3的转轴上,另一方面,能够带动第二啮合件4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检测件5顺时针转动,回复至初始位置,避免第一检测件5影响车门的关闭,且也能够避免关闭车门对第一检测件5造成损坏的问题。
47.可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检测件6,第二检测件6设置于车辆的后翼子板处。
48.优选地,本技术中的第二检测件6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车辆的两侧,并位于后翼子板内。可选地,后翼子板可在第二检测件6的对应位置开孔,从而避免后翼子板对第二检测件6的监测产生影响。
49.当后方来车速度较快,并已经到达车辆的后翼子板附近的位置时,开启车门的一瞬间便会与后方来车产生碰撞,因此,本技术通过在后翼子板的位置设置第二检测件6,能够对以较快速度接近车辆尾部的来车进行及时监测,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避免开门造成的碰撞,提升车辆安全系数。
50.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优选地,本技术中的第一检测件5和第二检测件6均为雷达,且进一步优选地,本技术中第二检测件6的监测范围以第二检测件6的中心为基准,向车尾和车头方向均具有60
°
监测覆盖范围,从而能够获得120
°
的监测覆盖范围。
51.可选地,为保证监测机构监测到后方来车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还包括车门锁定装置,车门锁定装置包括锁定机构和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与第一检测件5和第二检测件6通讯连接,第一检测件5和第二检测件6能够发送信号控制驱动机构7启动,以启动锁定机构对车门进行锁定。
52.驻车时,当第二检测件6监测到后方来车时,则控制驱动机构7启动,从而使锁定机构启动,实现对车门的锁定,当第二检测件6未监测到后方来车时,则驱动机构7不启动,车门可正常开启,在开启时,一旦第一检测件5监测到后方来车时,则控制驱动机构7启动,从而使锁定机构启动,实现对车门的锁定。
53.本技术提供了其中一种能够实现对车门锁定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锁定机构包括限位件9、传动件10以及锁定件8;驱动机构7与锁定件8相连接,以驱动锁定件8向接近或远离传动件10的方向移动,传动件10与限位件9相配合,限位件9的一端与车辆对
应的支撑柱1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车门转动连接,且驱动机构7、锁定件8以及传动件10均设置于车门内。
54.当第二检测件6或第一检测件5监测到后方来车时,则向车辆的控制器发出信号,车辆的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7启动,从而驱动锁定件8向接近传动件10的方向移动,直至与传动件10相接触,从而能够通过锁定件8使传动件10停止。由于传动件10与限位件9相配合,且限位件9的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柱14相连接,另一端与车门相连接,因此,当传动件10不再转动时,则能够对车门的位置不再变化,实现车门的锁定。
55.当第二检测件6和第一检测件5均为监测到后方来车时,则驱动机构7不会启动,从而使锁定件8处于与传动件10相分离的状态,车门动作时,传动件10能够沿限位件9的延伸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车门的开启和关闭。
56.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限位件9为齿条,传动件10为齿轮,锁定件8朝向传动件10的一侧形成有齿部801,且齿部801与限位件9相平行。
57.通过齿部801与齿轮的啮合,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从而能够实现对车门位置的锁定,降低开启车门与后方来车产生碰撞的问题。
58.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技术中限位件9与支撑柱14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点901,与车门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点902,且本技术中的限位件9的两端分别与车门和支撑柱14转动连接,从而能够实现车门的顺利开启和关闭。
59.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传动件1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限位件9的两侧,锁定件8与传动件10一一对应设置,驱动机构7与锁定件8一一对应设置。
60.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7为驱动电机,且可以理解的是,为实现锁定件8向接近或远离传动件10的方向移动,可以采用换向齿轮配合丝杆的方式,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与输出轴同轴的第一齿轮,并设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实现换向,第二齿轮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上设置滑块,当丝杆转动时,滑块能够沿丝杆往复运动,通过使滑块与齿部801相连接,从而实现齿部801向接近或远离传动件10的方向移动的功能。
61.通过设置两个传动件10,并使锁定件8与传动件10一一对应,驱动机构7与锁定件8一一对应,从而能够使锁定以及车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受力更加均匀,使车门的开启、关闭以及锁定更加平稳及时。
62.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伸缩段202为弹簧,第二牵引件2包括第一连接段201和第二连接段203,第一连接段201的一端与车门相连接,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203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段203的另一端与第一啮合件3的第二位置302相连接。
63.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段201和第二连接段203均为金属杆,从而能够稳定地对弹簧进行压缩和定位,相应地,第一牵引件1为钢丝线,从而能够实现缠绕在第一啮合件3的转轴上进行收放的功能。
64.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提高车门开启和关闭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本技术中弹簧与第二连接段203的连接端设有接触件2021,车门内设有感应件13,接触件2021与第一检测件5通讯连接,当接触件2021与感应件13相接触,接触件2021控制第一检测件5停止检测。
65.当车门开启时,弹簧被拉伸,从而使弹簧端部的接触件2021向接近感应件13的方
向移动,当接触件2021与感应件13相接触时,则控制第一检测件5停止检测,由于第一检测件5停止检测,因此,驱动机构7不会启动。
66.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感应件13可以位于车门开启到满足人员下车的角度时,接触件2021所移动到的位置,也可以位于车门开启到最大角度时,接触件2021所移动到的位置。
67.当接触件2021与感应件13相接触时,则驱动机构7不会启动,锁定机构处于失效状态,车门不会被锁定,从而使车门能够顺利进行关闭。
68.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车门与车身的支撑柱14之间均设有车门限位器,因此,本技术中上述的锁定装置可与车门限位器同时存在,也可对车门限位器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锁定装置的功能。
69.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对车门限位器进行改进,在限位盒11内设置弹性件12和锁定件8,并将驱动机构7与弹性件12相连接,通过驱动机构7能够驱动弹性件12,从而使弹性件12能够带动锁定件8向接近或远离限位件9的方向移动。
70.进一步地,在限位件9的外壁上增设啮合齿,当锁定件8接近限位件9并与啮合齿相啮合时,能够实现对车门的锁定,而当锁定件8向远离限位件9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使齿部801与啮合齿相分离,从而使车门能够顺利开启或关闭。
7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的车辆,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开门防撞监测系统的车辆,能够在驾乘人员开启车门过程中时刻对后方来车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后方来车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从而降低因开门不当导致与后方来车造成碰撞,人员造成损伤的问题,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