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8430发布日期:2023-04-20 04: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动力丝杠(3)和轴承座(96)的调平支腿装置本体、设置在动力丝杠(3)和轴承座(96)之间的压力传感器(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调平支腿装置本体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内轴承(93)、外轴承(97)和锁紧螺母(9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在外套筒(1)上分别设置有连接螺杆(2)、衬筒(6)、连接座(91)和轴承座(96),在轴承座(96)上设置有外轴承(97)并且在外轴承(97)上设置有动力丝杠(3),在动力丝杠(3)与外轴承(97)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98)并且在动力丝杠(3)上分别设置有内轴承(93)和动力螺母(4),在内轴承(93)上设置有触动板(94)并且在触动板(94)与轴承座(96)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5),在触动板(94)与外套筒(1)之间设置有导向轴(99)并且在动力螺母(4)上设置有螺母座(5),在螺母座(5)与衬筒(6)之间设置有内套筒(7)并且在内套筒(7)与底座(9)之间设置有节头(8),在连接座(91)与底座(9)之间设置有伸缩管(92)并且在内套筒(7)与外套筒(1)之间设置有限位块(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压力传感器(95)设置为上端端面部具有环形受力部(951)的压力传感器并且压力传感器(95)设置为与动力丝杠(3)套装式联接,压力传感器(9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触动板(94)接触式联接并且压力传感器(95)的壳体设置为通过螺栓与触动板(94)联接,环形受力部(951)设置为与轴承座(96)接触式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外套筒(1)设置为包含有筒部(11)和环盘部(12)并且筒部(11)的周边侧面上部设置为与环盘部(12)联接,筒部(11)的周边侧面下部设置为与连接座(91)联接并且筒部(11)的上敞口部设置为与轴承座(96)联接,筒部(11)的下敞口部设置为与衬筒(6)联接并且筒部(11)的周边侧面上侧部设置为与导向轴(99)螺纹式联接,筒部(11)的周边侧面下侧部设置为与限位块(90)容纳式联接,环盘部(12)设置为与连接螺杆(2)螺纹式联接并且筒部(11)设置为管状体,环盘部(12)设置为圈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内轴承(93)设置为单向推力轴承并且内轴承(93)设置为与动力丝杠(3)套装式联接,内轴承(9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动力丝杠(3)接触式联接并且内轴承(93)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触动板(94)接触式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在触动板(94)的板部(941)的中间部设置有通孔体(944)并且在板部(941)的边缘部设置有安装孔体(942),在板部(941)的周边侧面部设置有凹槽体(943)并且通孔体(944)设置为与动力丝杠(3)套装式联接,板部(94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压力传感器(95)接触式联接并且安装孔体(942)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压力传感器(95)联接,板部(94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内轴承(93)接触式联接并且凹槽体(943)设置为与导向轴(99)容纳式联接,板部(941)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安装孔体(942)设置为螺纹孔状体,凹槽体(943)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凹槽体(943)设置为沿板部(941)的圆周线对称排列分布,通孔体(944)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安装孔体(942)设置为沿板部(941)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其特征是:外套筒(1)、动力丝杠(3)、动力螺母(4)、内套筒(7)、节头(8)、底座(9)、连接座(91)、伸缩管(92)、轴承座(96)和限位块(90)与触动板(94)、压力传感器(95)和导向轴(99)设置为按照内置拾取信号的方式分布并且外套筒(1)、动力丝杠(3)、动力螺母(4)、内套筒(7)、节头(8)、底座(9)、连接座(91)、伸缩管(92)、轴承座(96)、限位块(90)、触动板(94)、压力传感器(95)和导向轴(99)与连接螺杆(2)设置为按照外连部件的方式分布,外套筒(1)、动力丝杠(3)、动力螺母(4)、内套筒(7)、节头(8)、底座(9)、连接座(91)、伸缩管(92)、轴承座(96)、限位块(90)、触动板(94)、压力传感器(95)和导向轴(99)与内轴承(93)、外轴承(97)和锁紧螺母(98)设置为按照内置轴承的方式分布并且外套筒(1)、动力丝杠(3)、动力螺母(4)、内套筒(7)、节头(8)、底座(9)、连接座(91)、伸缩管(92)、轴承座(96)、限位块(90)、触动板(94)、压力传感器(95)和导向轴(99)与螺母座(5)和衬筒(6)设置为按照内置支撑部件的方式分布,外套筒(1)的中心线、动力丝杠(3)的中心线、动力螺母(4)的中心线、螺母座(5)的中心线、衬筒(6)的中心线、内套筒(7)的中心线、节头(8)的中心线、底座(9)的中心线、连接座(91)的中心线、伸缩管(92)的中心线、内轴承(93)的中心线、触动板(94)的中心线、压力传感器(95)的中心线、轴承座(96)的中心线、外轴承(97)的中心线和锁紧螺母(98)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螺杆(2)设置为沿环盘部(12)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两个导向轴(99)设置在触动板(94)与外套筒(1)之间,板部(941)和盘座部(32)分别设置为与筒部(11)联接。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压力控制的调平支腿装置,包含有具有动力丝杠(3)和轴承座(96)的调平支腿装置本体、设置在动力丝杠(3)和轴承座(96)之间的压力传感器(95),通过调平支腿装置本体,实现了对车身进行支撑调平处理,通过压力传感器(95),实现了对调节极限收缩长度信号进行拾取并且在线显示检测,解决了都是通过在调平支腿的外部安装行程开关从而对调平支腿的极限行程进行控制的不一致性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调平支腿的行程控制精度的一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吕玉冠,王远航,苏华君,周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泰开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