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0230发布日期:2023-03-29 16:4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2.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汽车外后视镜装饰罩一般为注塑件,它与汽车内后视镜配装,布置在汽车前风窗玻璃上,主要起美观装饰的作用,外后视镜装饰罩在进行安装时,需要通过卡扣机构来对外后视镜装饰罩进行装配,因此需要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外后视镜装饰罩一般设计为涂装油漆件,其生产工艺需要经过高温烘烤,导致装饰罩生产过程中易变型,从而导致镜框、装饰罩、镜壳装配过程中易产生间隙不均,影响产品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包括镜壳、装饰罩主体和镜框,所述镜壳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所述镜壳的顶端安装有装饰罩主体,所述镜壳一侧的侧壁设置有镜框,所述装饰罩主体和镜框的装配处设置有周圈间缝处,所述镜框内部顶端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所述镜框内部顶端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所述装饰罩主体内部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卡座和第四卡座,所述装饰罩主体内部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五卡座和第六卡座。
6.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罩主体的内壁皆安装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且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的间隙为10mm。
7.进一步的,所述镜壳的内壁皆开设有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且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分别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相互卡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座和第四卡座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且第三卡座和第四卡座分别与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相卡合。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卡座和第六卡座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且第五卡座和第六卡座分别与第五卡扣和第六卡扣相卡合。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3.其一:本实用新型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通过装饰罩主体、第三卡座、第四卡
座、镜框、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通过装饰罩主体与镜框上端和下端分别各增加组第三卡扣、第四卡扣和第五卡扣、第六卡扣,且两组第三卡扣、第四卡扣和第五卡扣、第六卡扣位置离匹配间隙约10mm左右,卡扣由三条筋条组成,此种设计是防止产品壁厚过厚,导致镜框内部生产过程中缩坑,影响外观,且单条筋厚约10mm,由条及以上筋条组成卡扣部分;
14.其二:本实用新型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通过镜壳、第一卡座、第二卡座、装饰罩主体、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通过在装饰罩主体和镜壳与镜圈匹配位置增加两组匹配结构的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且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位置离镜框匹配间隙约10mm,并且通过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相互配合,从而使镜框、装饰罩、镜壳装配过程中易产生间隙较为均匀。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饰罩内壁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镜框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镜框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饰罩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镜壳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镜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镜壳;1011、第一卡座;1012、第二卡座;2、装饰罩主体;201、第三卡座;202、第四卡座;203、第五卡座;204、第六卡座;2011、第一卡扣;2012、第二卡扣;3、镜框;301、第三卡扣;302、第四卡扣;303、第五卡扣;304、第六卡扣;4、周圈间缝处;5、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外后视镜装饰罩卡扣结构,
28.实施例1,如图3-6所示,包括镜壳1、装饰罩主体2和镜框3,镜壳1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5,镜壳1的顶端安装有装饰罩主体2,镜壳1一侧的侧壁设置有镜框3,装饰罩主体2和镜框3的装配处设置有周圈间缝处4,镜框3内部顶端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三卡扣301和第四卡扣302,镜框3内部顶端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五卡扣303和第六卡扣304,装饰罩主体2内部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卡座201和第四卡座202,装饰罩主体2内部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五卡座203和第六卡座204,第三卡扣301和第四卡扣302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第三卡座201和第四卡座202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且第三卡座201和第四卡座202分别与第三卡扣301和第四卡扣302相卡合,第五卡扣303和第六卡扣304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第五卡座203和第六卡
座204之间的间隙约为10mm,且第五卡座203和第六卡座204分别与第五卡扣303和第六卡扣304相卡合;通过第三卡扣301、第四卡扣302和第五卡扣303、第六卡扣304分别与第三卡座201、第六卡座204和第五卡座203、第六卡座204相互卡合,并且卡扣由三条筋条组成,此种设计是防止产品壁厚过厚,导致镜框3内部生产过程中缩坑,影响外观,且单条筋厚约0.8mm,由2条及以上筋条组成卡扣部分;
29.实施例2,如图3、图7和图8所示,装饰罩主体2的内壁皆安装有第一卡扣2011和第二卡扣2012,且第一卡扣2011和第二卡扣2012之间的间隙为10mm,镜壳1的内壁皆开设有第一卡座1011和第二卡座1012,且第一卡座1011和第二卡座1012分别与第一卡扣2011和第二卡扣2012相互卡合,通过第一卡座1011和第二卡座1012与第一卡扣2011和第二卡扣2012的相互配合,从而使镜框3、装饰罩、镜壳1装配过程中易产生间隙较为均匀,产品美观度更好。
30.工作原理:通过装饰罩主体2与镜框3上端和下端分别各增加2组第三卡扣301、第四卡扣302和第五卡扣303、第六卡扣304,且两组第三卡扣301、第四卡扣302和第五卡扣303、第六卡扣304位置离匹配间隙约10mm左右,同时通过第三卡扣301、第四卡扣302和第五卡扣303、第六卡扣304分别与第三卡座201、第六卡座204和第五卡座203、第六卡座204相互卡合,并且卡扣由三条筋条组成,此种设计是防止产品壁厚过厚,导致镜框3内部生产过程中缩坑,影响外观,且单条筋厚约0.8mm,由2条及以上筋条组成卡扣部分;
31.同时通过在装饰罩主体2和镜壳1与镜圈匹配位置增加两组0匹配结构的第一卡座1011和第二卡座1012,且第一卡座1011和第二卡座1012位置离镜框3匹配间隙约10mm,并且通过第一卡座1011和第二卡座1012与第一卡扣2011和第二卡扣2012的相互配合,从而使镜框3、装饰罩、镜壳1装配过程中易产生间隙较为均匀,产品美观度更好。
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