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0148发布日期:2023-03-29 16:4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部分车型的车内顶棚拉手支架总成为一个主支架和两个侧支脚的焊合件,此种支架总成存在问题有:1、结构自身结构强度和刚度差,当用手通过拉手进而对拉手支架施加拉力时间,支架超出屈服强度产生变形,影响使用;2、制件采用拉延成型工艺,易产生成型起皱开裂问题,而且工序多,增加了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该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可以增加顶棚拉手的安装强度,也可以降低开发成本。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所述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设置有拉手安装孔;至少两个加强板,至少两个所述加强板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至少两个所述加强板在所述支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6.由此,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中设置的至少两个加强板,加强板在支架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支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增加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强度,而且,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内每个单件结构简单,无成型问题且工序较少,从而提升了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质量又降低了开发成本。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竖置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第二加强板平置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平置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第二板体弯折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和所述第四加强板均竖置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手安装孔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拉手安装孔在所述支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加强板的一端分别邻近对应的所述拉手安装孔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底板和翻边,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处,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边上;或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翻边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还包括:装饰板支
架,所述装饰板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下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饰板支架包括:侧板和顶板,所述侧板弯折地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加强凸起;和/或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减重孔。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与装饰板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00、安装支架总成;
23.10、支架主体;11、底板;12、翻边;13、拉手安装孔;14、加强凸起;15、减重孔;
24.20、加强板;21、第一加强板;22、第二加强板;221、第一板体;222、第二板体;23、第三加强板;24、第四加强板;
25.30、装饰板支架;31、侧板;32、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27.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该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应用于车辆中,其可以用于顶棚拉手与装饰板支架30的安装固定。
28.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包括:支架主体10和至少两个加强板20,支架主体10设置有拉手安装孔13,至少两个加强板20在支架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至少两个加强板20在支架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29.具体地,如图1所示,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主要由支架主体10和至少两个加强板20组成,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拉手安装孔13,可以便于顶棚拉手的安装固定,至少两个加强板20在支架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可以增加支架主体10在宽度方向上强度,而且,至少两个加强板20在支架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增加支架主体10在长度方向上的局部强度,如此,可以整体提升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发生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而且,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根据在车内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前排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和后排顶棚
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二者的结构相似,只是它们中设置的加强板20的形状可以不同,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结构简单,极易一体成型,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30.由此,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中设置的至少两个加强板20,加强板20在支架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支架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增加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强度,而且,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内每个单件结构简单,无成型问题,而且,工序较少,从而提升了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质量又降低了开发成本。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至少两个加强板20包括: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第一加强板21竖置于支架主体10上,第二加强板22平置于支架主体10上。其中,前排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中设置的至少两个加强板20分别为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第一加强板21竖置设置在支架主体10的前侧,第二加强板22平置设置在支架主体10的后侧,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在支架主体10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通过气体保护焊焊接固定在支架主体10上,这样可以加强支架主体10在前后两侧处的强度与刚度。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二加强板22包括:第一板体221和第二板体222,第一板体221平置于支架主体10上,第二板体222弯折地连接于第一板体221的一侧。具体地,第二加强板22中的第一板体221和第二板体222连接整体形成l形结构,第一板体221为平板,平置地设置在支架主体10上,第二板体222弯折地连接在第一板体221的前侧,如此,可以增加安装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增加第二加强板22的强度,l形结构也可以实现避频设计,从而可以增加第二加强板22的耐疲劳强度。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至少两个加强板20包括: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均竖置于支架主体10上。其中,后排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中至少两个加强板20分为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均设置为竖板,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在支架主体10上前后间隔设置,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不仅可以增强后排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在前后方向与第三加强板23和第四加强板24连接的强度与刚度,由于后排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中至少两个加强板20与前排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中至少两个加强板20的形状结构不同,还可以使前排与后排安装支架总成100的模态频率不同,可以避免共振的发生,从而可以提升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稳定性。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拉手安装孔13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拉手安装孔13在支架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加强板20的一端分别邻近对应的拉手安装孔13设置。具体地,在支架主体10上设置至少两个拉手安装孔13,至少两个拉手安装孔13在支架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拉手安装孔13在支架主体10的前后处,而且,在支架主体10长度方向的前后两侧,至少两个加强板20中位于前方的加强板20的一端靠近前方的拉手安装孔13设置,至少两个加强板20中位于后方的加强板20的一端靠近后方的拉手安装孔13设置,由于支架主体10设置至少两个加强板20处的结构强度与安装点刚度较大,在此处设置,可以提高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使用寿命。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支架主体10包括:底板11和翻边12,翻边12设置于底板11的边缘处,加强板20设置于底板11上,而且,加强板20一端连接于翻边12上,或加强板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翻边12上。其中,支架主体10主要由底板11和四周向底板
11内弯折的翻边12组成,翻边12设置在底板11的边缘处。加强板20一端连接在翻边12上,可以增加翻边12的局部强度,或者加强板2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翻边12上,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支架主体10中翻边12的局部强度与刚度。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还包括:装饰板支架30,装饰板支架30设置于支架主体10的下方。其中,装饰板支架30上设置有安装孔,可以便于给a柱饰板提供安装点位,从而可以提升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安装精度。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装饰板支架30包括:侧板31和顶板32,侧板31弯折地连接于顶板32的一侧,顶板32与支架主体10固定连接。其中,装饰板支架30中的侧板31弯折地连接在顶板32下的一侧,顶板32与支架主体10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地增加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强度与刚度。
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加强凸起14,和/或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减重孔15。其中,支架主体10上可以设置加强凸起14,可以提升支架主体10的强度,或者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减重孔15,加强凸起14和减重孔15也可以均设置在支架主体10上,而且,减重孔15设置在凸起上,如此,可以增加支架主体10的局部强度,也可以使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的重量减轻,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降低了材料的损耗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顶棚拉手的安装支架总成100。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