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4258发布日期:2023-08-10 04:0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充电桩通常安装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场和充电站内,可以对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通过人机交互操作的方式可以界面上刷卡或者扫码进行使用,同时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

2、现有的充电桩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可以分为室内如地下停车场,此时为了节约空间,通常需要将充电桩安装在墙面上,室外如露天停车场,此时需要将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因此充电桩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具体的使用场景来对充电桩的具体结构进行对应设计,从而使得充电桩的使用的灵活性较差;

3、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对现有的充电桩在结构上进行优化,从而使得充电桩可以针对具体的使用场景,可以进行灵活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u型板、充电部和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包括:

4、旋转板:其两端均通过销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圆周外壁活动连接于u型板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

5、容置架:其焊接于旋转板一侧外壁;

6、中间板:其通过销和容置架之间连接,且中间板外壁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一;

7、所述连接柱和u型板之间利用限位部进行限位。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电部包括充电箱和充电枪,所述充电箱固定于u型板一侧外壁,所述充电枪插接于充电箱表面开设的插槽内壁,所述充电枪和充电箱之间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焊接于连接柱一端的旋转块和开设于旋转块表面的插槽,且多个插槽呈环形设置于旋转块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板一侧外壁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柱一端通过销固定有把手,螺纹柱另外一端通过销固定有和插槽内径适配的卡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板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二。

13、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智能充电桩、监控端和安全报警单元,所述智能充电桩、监控端和安全报警单元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报警单元包括红外测距仪、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红外测距仪、报警器之间电性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当充电桩需要在地下车库等场景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旋转板收纳至u型板内,将u型板固定在地下车库的墙体上,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充电桩的占用空间。

17、2.当充电桩需要在户外环境使用时,通过将旋转板沿着u型板展开,通过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从而可以对旋转板和u型板进行支撑,利用限位部可以在旋转板旋转至合适角度后,对u型板和旋转板之间进行限位。

18、3.通过旋转螺纹柱使得卡块可以插入到插槽内壁,从而可以对u型板和旋转板之间进行限位,从而可以保证充电部在充电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在旋转块表面开设有多个插槽,从而可以对u型板相对于旋转板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保证充电箱在户外使用时,可以减少充电箱的反光。

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充电桩,包括u型板(1)、充电部和折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包括充电箱(5)和充电枪(8),所述充电箱(5)固定于u型板(1)一侧外壁,所述充电枪(8)插接于充电箱(5)表面开设的插槽内壁,所述充电枪(8)和充电箱(5)之间通过电源线(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焊接于连接柱(12)一端的旋转块(10)和开设于旋转块(10)表面的插槽(18),且多个插槽(18)呈环形设置于旋转块(10)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一侧外壁焊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柱(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16)一端通过销固定有把手(17),螺纹柱(16)另外一端通过销固定有和插槽(18)内径适配的卡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二(9)。

7.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智能充电桩、监控端和安全报警单元,所述智能充电桩、监控端和安全报警单元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报警单元包括红外测距仪、报警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红外测距仪、报警器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桩及充电系统,该智能充电桩包括U型板、充电部和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包括:旋转板:其两端均通过销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圆周外壁活动连接于U型板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壁;容置架:其焊接于旋转板一侧外壁;中间板:其通过销和容置架之间连接,且中间板外壁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一;该充电系统,包括智能充电桩、监控端和安全报警单元,所述智能充电桩、监控端和安全报警单元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本技术通过旋转螺纹柱使得卡块可以插入到插槽内壁,从而可以对U型板和旋转板之间进行限位,从而可以保证充电部在充电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体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