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0781发布日期:2023-12-14 01: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辅助驾驶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快速增加,其中高铁2.9万公里以上。按照铁路网建设规划,国内铁路总里程仍在继续增长、持续的增长的铁路里程对铁路接触网维护、检修提出新的挑战。

2、当前,铁路接触网作业车主要是由机车驾驶员人工驾驶、由于作业车的工作时间均是在夜间时段;一方面,夜间环境不利于驾驶员对铁路路况做出及时、全面、正确的识别,另一方面,随着人力成本增加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铁路接触网作业车改造使其逐渐替代人工驾驶已成为技术发展必然趋势。现有的改造多是采用改装气动回路实现对作业车的控制,难度较高周期长;因此需要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能够实现代替驾驶员控制作业车制动阀,同时对阀体的改动也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包括仪表台台架和制动阀,所述仪表台台架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作业车制动状态的制动阀,所述制动阀的前方在仪表台台架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方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后方啮合传动有中间齿轮组,所述中间齿轮组的后方啮合传动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内部连接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内壁连接有驱动套。

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与仪表台台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齿轮组的上轴端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中间齿轮组的下轴端与下壳体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制动阀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制动阀端盖和第二制动阀端盖,所述第一制动阀端盖活动穿设于第二传动齿轮和电磁离合器的内部,所述第一制动阀端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动阀阀芯,所述第一制动阀阀芯的下端插入到制动阀的内部,所述第一制动阀阀芯的上端形状为四棱柱,所述驱动套的内孔形状与第一制动阀阀芯上端的截面相同。

5、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阀端盖的侧壁开设竖槽,所述连接销的直径等于第一制动阀端盖侧壁竖槽的宽度,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内孔直径等于第一制动阀端盖的外径。

6、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下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在与电磁离合器的出线孔对应位置开设有横槽。

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第一制动阀端盖通过的圆孔,所述上壳体的右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第二制动阀端盖通过的圆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制动保护装置内的传动齿轮,进而带动制动阀的第一制动阀阀芯转动,替代人工控制制动阀,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强度,通过设置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为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提供了稳定的驱动方式。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制动阀端盖进行的改造,在通过设置电磁离合器、驱动套和连接销,巧妙的利用驱动套带动第一制动阀阀芯转动;对第一制动阀端盖的改造方便驱动套连接销的上下移动,以利于电磁离合器及驱动套的安装拆卸,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第一制动阀阀芯及制动阀结构。

11、3.通过设置电磁离合器和第二传动齿轮控制第一制动阀阀芯的转动,由于电磁离合器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电磁吸附力有限,当需要人工介入操作时,只需要通过配套的手柄套设在第一制动阀阀芯上即可旋转第一制动阀阀芯实现对制动阀的接管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包括仪表台台架(1)和制动阀(2),所述仪表台台架(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作业车制动状态的制动阀(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阀(2)的前方在仪表台台架(1)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7),所述减速器(7)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的上方设置有下壳体(16),所述传动轴(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的后方啮合传动有中间齿轮组(11),所述中间齿轮组(11)的后方啮合传动有第二传动齿轮(1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2)的下方设置有电磁离合器(13),所述电磁离合器(13)的内部连接有连接销(15),所述连接销(15)的内壁连接有驱动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壳体(17),所述上壳体(1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顶盖(18),所述下壳体(16)的侧壁与仪表台台架(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齿轮组(11)的上轴端与上壳体(17)转动连接,所述中间齿轮组(11)的下轴端与下壳体(1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阀(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制动阀端盖(3)和第二制动阀端盖(4),所述第一制动阀端盖(3)活动穿设于第二传动齿轮(12)和电磁离合器(13)的内部,所述第一制动阀端盖(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动阀阀芯(5),所述第一制动阀阀芯(5)的下端插入到制动阀(2)的内部,所述第一制动阀阀芯(5)的上端形状为四棱柱,所述驱动套(14)的内孔形状与第一制动阀阀芯(5)上端的截面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阀端盖(3)的侧壁开设竖槽,所述连接销(15)的直径等于第一制动阀端盖(3)侧壁竖槽的宽度,所述电磁离合器(13)的内孔直径等于第一制动阀端盖(3)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9)与下壳体(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6)在与电磁离合器(13)的出线孔对应位置开设有横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8)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第一制动阀端盖(3)通过的圆孔,所述上壳体(17)的右侧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第二制动阀端盖(4)通过的圆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包括仪表台台架和制动阀,所述仪表台台架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作业车制动状态的制动阀,所述制动阀的前方在仪表台台架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方设置有下壳体,通过利用伺服电机驱动制动保护装置内的传动齿轮,进而带动制动阀的第一制动阀阀芯转动,替代人工控制制动阀,减轻了驾驶员的驾驶强度,通过设置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用制动保护装置,为接触网作业车辅助驾驶提供了稳定的驱动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敏,刘成雷,陈治,王印仲,朱仁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供电段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