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的履带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1700发布日期:2024-03-12 19:2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水陆两栖的履带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陆两栖车,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


背景技术:

1、目前陆地运输多借助履带车或者是轮式车,履带车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能适应不同的路况。水上运输多借助水上机器人,一些需要从水上转移到陆地上或者是从陆地上转移到水上的运输场合多需要更换运输设备,人力投入大且耗费时间较多,运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上和陆地切换时需要更换运输设备,运输效率低下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包括车厢、浮筒、螺旋桨及履带行走机构,所述车厢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浮筒,所述螺旋桨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浮筒的一端,所述车厢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履带行走机构。

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还包括连接架,每一所述浮筒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车厢相连。

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浮筒相连,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侧壁的第一安装位相连,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相连,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的侧壁的第二安装位相连。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还包括底盘,所述车厢安装于所述底盘,两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底盘的相对两侧。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每一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带体、支撑架、主动轮、驱动件及承重轮,所述承重轮和所述主动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相对端,所述带体套设于所述承重轮和所述主动轮,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每一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还包括负载轮,所述负载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负载轮与所述带体的内侧下段区域配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所述负载轮有多个,多个所述负载轮等高度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所述车厢的前端设有向所述车厢内倾斜的导向斜面。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所述浮筒的前端呈圆头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所述螺旋桨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浮筒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车厢能够承载货物,借助浮筒漂浮在水上,借由螺旋桨推动车厢在水上移动,借助履带行走机构可以带动车厢在陆地上移动,无需更换车辆即可实现水上到陆地或者陆地到水上的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特征:

1.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10)、浮筒(20)、螺旋桨(30)及履带行走机构,所述车厢(10)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浮筒(20),所述螺旋桨(30)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浮筒(20)的一端,所述车厢(10)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履带行走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架(50),每一所述浮筒(20)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架(50)与所述车厢(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0)包括第一杆体(51)及第二杆体(52),所述第一杆体(51)的一端与所述浮筒(20)相连,所述第一杆体(51)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10)的侧壁的第一安装位相连,所述第二杆体(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51)相连,所述第二杆体(5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厢(10)的侧壁的第二安装位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60),所述车厢(10)安装于所述底盘(60),两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底盘(60)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带体(41)、支撑架(42)、主动轮(43)、驱动件(44)及承重轮(45),所述承重轮(45)和所述主动轮(43)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42)的相对端,所述带体(41)套设于所述承重轮(45)和所述主动轮(43),所述驱动件(44)与所述主动轮(43)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还包括负载轮(46),所述负载轮(46)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42),所述负载轮(46)与所述带体(41)的内侧下段区域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轮(46)有多个,多个所述负载轮(46)等高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0)的前端设有向所述车厢(10)内倾斜的导向斜面(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20)的前端呈圆头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30)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浮筒(20)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陆两栖的履带车,涉及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水陆两栖的履带车,其包括车厢、浮筒、螺旋桨及履带行走机构,所述车厢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浮筒,所述螺旋桨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浮筒的一端,所述车厢的底部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履带行走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水陆两栖的履带车,车厢能够承载货物,借助浮筒漂浮在水上,借由螺旋桨推动车厢在水上移动,借助履带行走机构可以带动车厢在陆地上移动,无需更换车辆即可实现水上到陆地或者陆地到水上的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娜,薛华,李俊,赵明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慧起源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