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车体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5892发布日期:2024-03-25 18:5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导弹车体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定位机构的,具体涉及导弹车体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装运车辆在对导弹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承载座结构对导弹进行支撑限位,通过为了便于对导弹进行稳定运输和后期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对接安放,通过其中设置的定位机构和后定位机构,导弹的中端和尾端进行卡紧固定,保证运输时的稳定性,同时配合调节机构达到对后续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对接进行角度调节,如申请号为201820784515.9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定位定向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弹车体定位定向机构,包括承托架组件、上定位机构、后定位机构、方向调节机构和安装座组件,所述承托架组件底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方向调节机构,方向调节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组件顶端的前侧;所述承托架组件底端的后侧转动配合连接在安装座组件顶端的后侧;所述上定位机构连接在承托架组件的中端;所述后定位机构固定连接在承托架组件的后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上定位机构使得导弹的中端被卡紧固定,保证运输时的稳定性,导弹的后端卡挡在后定位机构上,防止坠落,提高稳定效果;方向调节机构可以对承托架组件内部导弹的倾斜方向进行定向处理,便于完成与其他运输设备之间的对接,存在的问题是:

2、导弹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整体放置在承载结构中进行运输的时候,随着运输易对整个承载结构造成较大负荷和磨损,不利于整个定位结构的长期使用,同时在通过调节结构进行角度调节的时候,现有的定位机构不能很好的对呈倾斜状态的导弹进行稳定控制,易出现导弹随着角度的变化直接沿承载结构下滑的情况,不利于后续导弹和其他设备的准确对接,且导弹本身为筒状,在改变其角度和其他设备对接的时候,导弹在承载结构上易出现侧滚的情况。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弹车体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能够解决:

2、导弹本身具有较大的重量,整体放置在承载结构中进行运输的时候,随着运输易对整个承载结构造成较大负荷和磨损,不利于整个定位结构的长期使用的问题;

3、在通过调节结构进行角度调节的时候,现有的定位机构不能很好的对呈倾斜状态的导弹进行稳定控制,易出现导弹随着角度的变化直接沿承载结构下滑的情况,不利于后续导弹和其他设备的准确对接的问题;

4、导弹本身为筒状,在改变其角度和其他设备对接的时候,导弹在承载结构上易出现侧滚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6、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包括承载座、外接底座和对接台,外接底座固定连接在承载座的底端,外接底座同时和外部升降机构对接,承载座表面呈弧形内凹设置,对接台固定连接在承载座的后端,对接台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同时对接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柱,承载座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承载架结构,承载座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侧防护结构,限位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尾座和外导向架,外导向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表面贯穿设置的有液压杆,限位尾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尾翼开槽,承载架结构包括有固定连接的承载架主体和支撑底架,承载架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板,侧防护结构包括有配套设置的防护侧板和驱动轴,驱动轴贯穿设置于防护侧板的底部。

7、进一步的,对接台整体呈“l”状设置,顶部呈向上折角设置,防护柱整体水平突出设置,设置为橡胶柱,位于对接台的表面居中位置,同时位于限位尾座的下方位置。

8、进一步的,限位尾座整体呈弧形设置,水平突出设置,通过外导向架和对接台滑动连接,外导向架整体呈矩形架体设置,固定连接于限位尾座一端,同时外导向架整体活动贯穿对接台位于对接台背面,对接台的表面开设有两组供外导向架滑动的条状滑动槽。

9、进一步的,加固板水平设置有两组,呈上下位分布,液压杆底部和对接台背面底部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尾翼开槽在限位尾座的顶部居中位置开设。

11、进一步的,承载架主体整体相邻设置两组,呈弧形内凹设置,两组承载架主体之间通过横板固定,支撑底架整体四组,呈“l”状架体设置,和对应的承载架主体外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支撑底架同时位于承载座内部,而承载座的表面同时对应开设有横向开槽,加固架整体呈弧形架体围绕支撑底架的底部设置,同时位于承载座内部。

13、进一步的,防护侧板整体弧形板体突出设置,高度高于承载座两侧设置,通过驱动轴和承载座两侧翻转连接,承载座的两侧表面对应防护侧板开设横向开槽,而防护侧板和驱动轴通过该横向开槽嵌入承载座中。

14、进一步的,驱动轴的外端配套设置驱动装置。

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台达到便于限位结构整体升降调节的效果,通过防护柱达到对承载座上放置的外部导弹尾端进行支撑缓冲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配合加固板达到控制整个外导向架和限位尾座升降调节的效果,而通过弧形设置的限位尾座,达到沿对接台表面升降调节,对外部导弹的尾端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且限位尾座滑动设置,能够根据外部导弹的尺寸对其尾端进行调节固定。

18、本实用新型,外部导弹放置在承载座上的时候,其尾端的顶部尾翼嵌入尾翼开槽中,从而达到保证对外部导弹限位固定的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设置的承载架主体达到对外部导弹进行支撑限位的效果,且承载架主体和底部对应的支撑底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能够通过承载座表面的横向开槽快速对承载架主体完成拆装处理,在出现磨损更换的时候,大大提高实用性和操作便捷性,通过支撑底架和加固架达到对承载架主体从底部位置提供支撑和增强稳定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套设置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达到带动对应连接的防护侧板整体在承载座的外侧进行翻转调节的效果,而通过可翻转调节的防护侧板达到从承载座的两侧位置对承载座上放置的导弹两侧实现加高防护的效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导弹尺寸和倾斜角度可调节防护侧板的翻转,避免导弹出现侧滚,达到提高后续导弹和其他设备对接时候的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



技术特征:

1.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1)、外接底座(2)和对接台(3),外接底座(2)固定连接在承载座(1)的底端,外接底座(2)同时和外部升降机构对接,承载座(1)表面呈弧形内凹设置,对接台(3)固定连接在承载座(1)的后端,对接台(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4),同时对接台(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柱(5),承载座(1)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承载架结构(6),承载座(1)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侧防护结构(7),限位结构(4)包括有固定连接的限位尾座(8)和外导向架(9),外导向架(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1),加固板(11)表面贯穿设置的有液压杆(12),限位尾座(8)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尾翼开槽(13),承载架结构(6)包括有固定连接的承载架主体(14)和支撑底架(16),承载架主体(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5),侧防护结构(7)包括有配套设置的防护侧板(18)和驱动轴(19),驱动轴(19)贯穿设置于防护侧板(18)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台(3)整体呈“l”状设置,顶部呈向上折角设置,防护柱(5)整体水平突出设置,设置为橡胶柱,位于对接台(3)的表面居中位置,同时位于限位尾座(8)的下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尾座(8)整体呈弧形设置,水平突出设置,通过外导向架(9)和对接台(3)滑动连接,外导向架(9)整体呈矩形架体设置,固定连接于限位尾座(8)一端,同时外导向架(9)整体活动贯穿对接台(3)位于对接台(3)背面,对接台(3)的表面开设有两组供外导向架(9)滑动的条状滑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11)水平设置有两组,呈上下位分布,液压杆(12)底部和对接台(3)背面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开槽(13)在限位尾座(8)的顶部居中位置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主体(14)整体相邻设置两组,呈弧形内凹设置,两组承载架主体(14)之间通过横板(15)固定,支撑底架(16)整体四组,呈“l”状架体设置,和对应的承载架主体(14)外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16)同时位于承载座(1)内部,而承载座(1)的表面同时对应开设有横向开槽,加固架(17)整体呈弧形架体围绕支撑底架(16)的底部设置,同时位于承载座(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板(18)整体弧形板体突出设置,高度高于承载座(1)两侧设置,通过驱动轴(19)和承载座(1)两侧翻转连接,承载座(1)的两侧表面对应防护侧板(18)开设横向开槽,而防护侧板(18)和驱动轴(19)通过该横向开槽嵌入承载座(1)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9)的外端配套设置驱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定位机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导弹车体定位结构,包括承载座、外接底座和对接台,外接底座固定连接在承载座的底端,外接底座同时和外部升降机构对接,承载座表面呈弧形内凹设置,对接台固定连接在承载座的后端,对接台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结构,同时对接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柱,承载座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承载架结构,承载座的两侧活动连接有侧防护结构。通过液压杆配合加固板达到控制整个外导向架和限位尾座升降调节的效果,而通过弧形设置的限位尾座,达到沿对接台表面升降调节,对外部导弹的尾端进行限位固定的效果,且限位尾座滑动设置,能够根据外部导弹的尺寸对其尾端进行调节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黄代江,汪育兵,邹贵华,刘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西工液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