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用灯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99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内用灯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用灯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夹固于汽车内的灯饰装置。
目前小汽车已成为人们主要交通工具,除上班使用外,旅游、休假、社交等皆需使用汽车,但目前汽车内仅有顶灯的设置,它只能作为供夜晚照明之用,并无装饰的作用,使车内缺乏气氛和情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发出萤光,又可使灯光转动的灯饰,以使车内能起到装饰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内用灯饰装置,由底座、灯管、灯管安装装置、灯罩、电路板、开关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底座的两端设有与底座相卡合的罩盖,灯罩呈圆筒状由二部分所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上设有透光的窗片,在灯管安装装置间设有一对灯罩枢联片,它们与设于罩盖上相应处的另一对枢联片形成一对轴孔,灯罩第二部分两端相连结的圆筒状圆弧片设置于此对轴孔中并可绕此轴孔转动,在圆筒状圆弧片外缘至少设有一个环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增进摩擦力的橡胶环。
上述结构的灯饰可用固定夹或其他固定方式夹固于汽车内前部遮阳板上或其他适当位置,使用时转动灯罩调节透明窗片所对的方向,就可调整萤光的照射范围而实现装饰的作用。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予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3为图1转动灯罩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位置放大图。
由图1~4可见,本汽车内用装饰灯饰由灯座1、灯管4、设于灯座上的一对灯管4的安装装置7、灯罩、电路板16、开关1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灯座1的两端设有卡孔12,它与罩盖5、6底部的卡榫11相卡合,灯罩呈圆筒状由二部分所组成,其中第一部分2上设有能透光的透明窗片13,第二部分3两端的中心部位各连结一圆筒状圆弧片9、10,在灯座上一对灯管装置7之间,设有一对枢联片8,它们与设置于罩盖5、6上的一对枢联片18形成一对轴孔,灯罩两端的圆弧片9、10设置于该一对轴孔中,并可绕轴孔转动,在圆弧片9、10的外缘至少设有一个环形凹槽14,凹槽14内嵌有增进摩擦力的橡胶环15。
本灯饰结构简单,造型新颖,灯光照射位可调,它可用设置于灯饰上的夹子19夹固于阵内前面的遮阳板或车内任何适当位置,而起到调光装饰的作用。
权利要求1.汽车内用灯饰装置,灯座(1)、灯管(4)、设于灯座上的一对灯管(4)的安装装置(7)、灯罩、电路板(16)、开关(17)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灯座(1)的两端设有卡孔(12),它与罩盖(5)、(6)底部的卡榫(11)相卡合,灯罩呈圆筒状由二部分所组成,其中第一部分(2)上设有能透光的透明窗片(13),第二部分(3)两端的中心部位各连结一圆筒状圆弧片(9)、(10),在灯座上一对灯管装置(7)之间,设有一对枢联片(8),它们与设置于罩盖(5)、(6)上的一对枢联片(18)形成一对轴孔,灯罩两端的圆弧片(9)、(10)设置于该一对轴孔中,并可绕轴孔转动,在圆弧片(9)、(10)的外缘至少设有一个环形凹槽(14),凹槽(14)内嵌有增进摩擦力的橡胶环(15)。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内用灯饰装置,由底座灯管、灯管安装装置、灯罩、电路板、开关所组成。其特征是在底座的两端设有与底座相卡合的罩盖,灯罩呈圆筒状,由二部分所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上设有透光的窗片,在灯管安装装置间设有一对灯罩枢联片,它们与设于罩盖上相应处的另一对枢联片形成一对轴孔,灯罩第二部分两端相连结的圆筒状圆弧片设置于此对轴孔中并可绕此轴孔转动,在圆筒状圆弧片外缘至少设有一个环形凹槽,凹槽内嵌有增进摩擦力的橡胶环。
文档编号B60Q3/02GK2180524SQ9324233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3日
发明者蓝进辉 申请人:蓝进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