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胎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32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胎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特别是与车用轮胎、鞍座、车轴悬挂装置(B62K、B62J、B60C)有关。
公知公用的自行车为充气轮胎,其优点是避震性能较好,但是容易被戳泄气,尤其是在野外,无处可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不必充气的硬胎自行车,它不存在泄气的弊病,又能保持较好的避震性能。
任务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硬胎自行车至少有前轮、后轮和带有弧管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车圈上有实心硬胎,鞍座与平叉之间有消震器,轮轴上装有悬挂装置。
按上述方案制成的样机,保持了较好的避震性能,具有免充气、不怕戳的优点。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该实施例。
硬胎自行车至少有前轮[2]、后轮[8],和带弧管[3]的车架。弧管[3]自前管始,分两条直至后轮轴,即两条弧度相当的弧管[3],同时从前管开始,各自经过立管[4]上端的横担的两端,并把鞍座[7]固定管夹在中间,然后到达后轮轴的两端(这种结构为公知技术)。它可代替另一种公知自行车中的上管和立叉。立管[4]固定于弧管[3]中段和中轴之间。鞍座[7]通过消震器[6]与平叉[5]相连。本例的消震器[6]由弹簧及其两端的座盘构成。
轮胎[1]为实心硬胎,在与车条条母接触处可制缺口[1a]。该硬胎可以用撬棍强行扳入车圈上。
方案中所说的轮轴悬挂装置为轴套[9a],弹簧[9b],花盘筒[9c]结构,即在公知的带有钢球、轴碗、轴挡的轴上,加套一轴套[9a],其两端与两个轴碗连接。轴套的外柱面上有较多的弹簧[9b]的座孔。这些弹簧[9b]以轮轴为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其外端与花盘筒[9c]相应座孔相连。
权利要求1.硬胎自行车至少有前轮[2]、后轮[8]和带有弧管[3]的车架、其特征在于A、车圈上有实心硬胎[1];和B、鞍座[7]与平叉[5]之间有消震器[6];和C、轮轴上装有悬挂装置[9]。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硬胎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消震器[6]为弹簧及其两端的座盘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硬胎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轮轴的悬挂装置[9]为轴套[9a]、弹簧[9b]、花盘筒[9c]结构,即轴套[9a]两端与两个轴碗相连,其外柱面上开有较多容纳弹簧[9b]的座孔;弹簧[9b]以轴为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其外端各自与花盘筒[9c]上相应的弹簧座孔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硬胎自行车,特征在于轮胎为实心硬胎;以弧管代替公知车的上管和立叉,鞍座的管穿过弧管,通过消震器而固定在平叉上;轮轴带有悬挂装置。其优点是不必充气,不怕戳,消震器和悬挂装置给避震予以保障。
文档编号B62K3/00GK2242214SQ95205599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4日
发明者杨金毛 申请人:杨金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