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36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型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盗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微振传感器控制,红外线遥控及无线寻呼等功能的智能型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防盗报警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功能单一或较少,应用范围有限;2、可靠性较差,易产生误报现象;3、不适应现代化智能化对盗窃的防范;4、许多产品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微振传感器控制、红外线遥控及无线寻呼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型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本实用新型由红外遥控部分,主控制部分及无线寻呼部分组成,其中红外遥控部分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无线寻呼部分包括寻呼发射器和寻呼接收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制部分包括微振传感器、接收驱动电路,高压发生电路、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其中主控制部分中的接收驱动电路通过继电器的四个触点分别接高压发生器的接地线控制电路、无线寻呼部分的寻呼发射器及报警器电路;红外遥控部分的输出开关电路与主控制部分的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附图2为微振传感器的剖示图;附图3为主控制部分的电路图;附图4为红外遥控部分和无线寻呼部分发射器的电路图;附图5为无线寻呼接收器的电路图;附图6、附图7为接地杆的主、仰剖示意图。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由红外遥控部分,主控制部分及无线寻呼部分组成,其中红外遥控部分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中的编码器产生一组编码A,这组编码通过红外线调制放大后由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发射出去。红外线接收器中由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接收来自发射器的信息,接收到的信号经过红外予放器放大后送到解码器进行解码,如果解码成功,就输出控制信号。无线寻呼部分包括无线寻呼发射器和无线寻呼接收器,其中无线寻呼发射器中的编码器产生的编码信号控制载频振盗器工作,经调制后的信号由电压放大级进行电压放大,然后去推动功放级作功率放大,最后由天线将寻呼信息向空中发射出去。本发射机工作频率为调频波、故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整机电源由主机控制中的驱动部分自动控制,因平时耗电小工作时间长,故可靠性很高,故障率很低。无线寻呼接收器采用调频段专用集成电路,当从天线收到发射机的编码控制信号后,接收部分即进行高频放大、变频、中放、鉴频、输出解调信号,经放大、整形后去解码器进行解码,如解码成功,则解码器便输出一高电平,周这一高电平去触发报警电路,然后从扬声发出报警声。主控制部分中当K2接通时,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输入端得电,当红外线接收器的开关电路输出一高电平时,电源电子开关导通,主机其它部分得电,系统进入警戒状态。
当传感器拾取报警信息后,向接收部分提供高电平,输出端呈高电平去触发驱动部分,此时驱动部分分别起动各执行部分工作。这时,①报警器发出报警声;②地线机构向大地触地运动,当触地后自动停止,为电击高压回路作准备;③由于J2继电器的吸合,J2常闭触点将点火线圈电路自动切断。④J1-3将寻呼发射机电源接通,向外发出报警信息。
当报警器响声持续10秒后,高压发生器输出电击高压。由于J3的吸合,J3-1将前面驱动部分,接收部分,传感器电源切断,报警声停止。
当电击高压持续30秒后,周期控制电路自动将电源电子开关关闭,切断向主机供电电源,高压停止。当周期控制电路不能维持继续关闭电源电子开关后,电源电子开关自动恢复导通,继续向主机供电。使之又投入报警警戒状态。如又有传感器拾取报警信息,主机及系统又周而复始报警工作。当电源电子开关被关闭时,由于J1继电器失电,J1-1,J1-2触点复位使地线机构自动退回原始的警戒收缩状态。CJ为离合继电器,是为提高高压电击的实用效果专用配置措施。KT为反劫持紧急报警开关,行车途中遇劫车时启动KT而向外界出报警信号。
参见图2微振传感器内由安装底座11,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透明绝缘管13、安装在管13内的带输出极的金属底座上的弹簧14、安装在弹簧顶上的凹触头15,安袭在管13顶部的可调凸触头16组成,其中凸触头16为双金属体类绝缘层17而构成信号双输出报,调节凸能头16可改变微振传感器的灵敏度。
参见附图3由图中灵敏度可调的微振传感器,由CD4081的门1、门2,R1-8,C1-C3,组成微振信号接收部分,由CD4081的门3、门4,D1-D6,CR1-CR3,NE555,BG1,J1-J3继电器,R9-R16等组成的驱动部分,其中D4、R14、C6组成NE555的强复位电路。由R17、C8、BG3、DW2、D11组成延时周期控制电路。其中,继电器J1的触点J1-4接报警电路,触点J1-1和J1-2分别接在地线控制电路中电机的两极,触点J1-3接无线寻呼部分的寻呼发射器。J7的触点串入汽车的点火回路。
该主控制电路中由R20-22,BG4,BG5组成电源电子电开关电路。由R18-R19、C11、C12、BG2、B1、B2、2CT、BCR组成高压脉冲发生器。由直流电机D,限位开关K上,K下,J1-1,J1-2触点K3等组成接地线控制电路。
当电源电子开关BG4基极上得到红外接收部分中CD4013的Q2高电平时,BG4,BG5导通,主机电路得电。当传感器受到外施微振时,向CD4081的门1、门2输入端提供高电平信号,则在其输出端呈电平并自保持。门3、门4输出高电平,BG1VC输出低电平,NE555被触发翻转,3脚变为高电平,NE555接成长延时单稳可视为一个接通的电子开关。在NE555的3脚高电平作用下CR2导通,J1吸合,触点J1-3接通无线寻呼发射部分电源使其工作。J1-1,J1-2触点向下接通(此前K上限位开关处在受压断开状态)D转动,电流方向为电源+→J1-2的3-1→D→J1-1的1-3→K下→电源负极。地线活动杆向地面运动,当触到地面后,由于K下限位开关被压而断开,D停转,为脉高压回路到地构成必备条件。J1-4接通报警讯响器。CR1导通,J2吸合,常闭触点J2将点火电路电源切断。延时电路R15、C7在约10秒后CR3导通,J3吸合,J3-1向下断开驱动,接收及传感器的电源便其复位为下一次作准备状态,报警讯响器失电停响。BG2,B1振溢器得电起振,直流电源经D7向C12充电储能,经R19向C11充电,当C11电压冲至2CT导通值时,2CT导通,BCR1导通,C12上电荷经BCR1,B2初级构成放电回路,在B2次级感应出高压脉冲电压,对B2输出的能量须将C12的容量限量,以保证安全使用。J3-1向下接通时R17,C8延时,J3-2断开,延时30秒后,DW2导通,BG3导通,BG4基极电位被BG3导通拉低而截止,BG5也因BG4截止而截止,从而断开主机电源完成工作周期。当C8上电压释放完后,BG3截止,BG4、BG5又重新导通,为主机各部分提供工作电源。为下一次工作具备工作条件。由于J1线圈失电,J1-1,J1-2复位,电机D反转,电流方向沿J1-1, 2-1→D→J1-2,1-2限位开关K上→电源负极,当地线接地活动杆向上运动至压住限位开关K上至断电源后,直流电机因断电停转。高压脉冲发生器因J3-1复位失电停止高压输出。
在该主控制部分中,紧急报警启动电路是当汽车在行驶中如遇紧急情况,劫持时,可接通开关KT,启动CR4,J4导通吸合,J4常开触点接通报警讯响器,及时向外界发出报警报警呼救信号。
参见附图4红外遥控部分中红外线发射器由YYH26及R22等组成编码大于100万组的编码器。由CD4011.R23,R24,R25,C13,D8红外发射管,BG6组成的中心频率为40KHZ的方波频率,用于调制YYH26的17脚输出的编码信号及控制信号,以调制发射、调制后的信号经红外线发射管发射出去。
红外线接收器由图中CX20106,红外线接收管D9,R27-R30,R39′,C14-C16,BG7组成红外线予放器,由YYH27,R26等组成解码器,由CD4013,R31-R33,C17组单稳态,双稳态电路。当CX20106接收到中心频40KHZ的红外线信号,从7脚上输出解调的编码信号到解码器YYH27中,如果解码成功,就把YYH26的控制信号锁存在10-13脚上,同时,在17脚上输出一正脉冲触发单、双稳电路,在CD4013的Q2端输出高、低电平,以控制电源电子开关BG4,BG5的导通、截止。
无线寻呼部分中的寻呼发射器。由图中YYH26,R35等组成>100万组编码的编码器,由R37-R38,C19-C22,L1,BG8等组成的载频振汤器产生高频等幅波,用于调制编码器输出的编码及控制信号。由R39,R40,C25-C27,BG9,B3初级等组成载频放大级,C23为交连电容。由R41,C28,C29.B4,BG10及B3的次级组成载频功率放大级。当YYH26编码器17脚上有编码及控制信号输出时,以BG8等组成的载频振汤器即振荡工作,将编码信号调制并输出绐载频放大级作电压放大,然后再送至末级以BG10等组成的丙类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经B4次级从天线发射出去。
无线寻呼接收器由图中的TDA7010调频集成电路,R42,R43,R45,C30-C43,L2,L3等组成调频接收部分,由R44-R52,C46-C48,LM358集成电路等组成整形,放大电路。由YYH27,CW9561集成电路,R53-R55,BG11,扬声器等组成译码报警电路。
当DTA7010输入端接收到从天线传来的报警调频信号后,即在内部完成高放,变频,中放,限幅,鉴频后从2脚输出解调信号到LM358进行放大,整形,然后输出给译码器YYH27进行译码如果译码成功,则从17脚输出一高电平,CW9561在高电平的作用下输出报警信号,由BG11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报警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其技术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1、智能化、功能齐它采用了集红外线技术,无线通讯寻呼技术,保密性很高的编、译码技术,具有不但不能报警驱赶,还具有自卫式高频脉冲高压电击的功能,是机电一体化多种技术综合于一体的实用装置。
2、装置中采用微型化的灵敏度可调调式微振传感器,不易发生误报现象。
3、装置中的地线控制机构能使地线金属杆自动伸、缩,保证接地可靠,并且结构可靠实用。
4、高压电击部分严格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要求设计,对人身安全绝对可靠。
5、本装置在报警状况下自动切断汽车的点火线路,使汽车无法被窃者开走。
6、报警可靠性好,在破门、窗而入窃车的情况下,装置仍不失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除用于汽车防盗报警外,还适用于家庭、金融部门等场合的防盗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由红外遥控部分、主控制部分及无线寻呼部分组成,其中红外遥控部分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无线寻呼部分包括寻呼发射器和寻呼接收器;其特征在于主控制部分包括微振传感器、接收驱动电路、高压发生电路、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其中主控制部分中的接收驱动电路通过继电器J1的四个触点分别接高压发生器的接地线控制电路、无线寻呼部分的寻呼发射器及报警器电路;红外遥控部分的输出开关电路与主控制部分的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制部分中微振传感器由安装底座(11),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的透明绝缘管(13),安装在管(12)内金属底座上的弹簧(14),安装在弹簧顶上的凹触头(15),安装在管(12)顶部的可调凸触头(16)组成,其中凸触头(16)为双金属体夹绝缘层(17)构成信号双输出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制部分中的接收驱动电路的组成是由二输入端四与门CD4081的门1和门2,电阻R1~R8,电容C1~C3组成微振信号接收部分,由CD4081的门3、门4,二极管D1~D6,可控硅CR1-CR3,时基电路NE555,三及管BG1继电器J1-J3,电阻R9-R16等组成驱动电路,此外,二极管D4、电阻R14、电容C6组成NE555强复位电路,由电阻R17、电容C8、三极管BG3,稳压管DW2,二极管D11组成延时周期控制电路;其中,继电器J1的触点J1-4接报警电路,触点J1-1和J1-2分别接在地线控制电路中电机的两极,触点J1-3接无线寻呼部分的寻呼发射器电源正极,J2的常闭触点串入汽车的点火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线控制电路由直流电机D,限位开关K上、K下,继电器J1的触点J1-1,J1-2及接地杆构成,共中接地杆由金属杆(2)及钢刷接地头(1)组成,金属杆(2)固定在直流电机D的转轴上,其端头的行程中安装限位开关K上和K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制部分中的高压发生器由电阻R18~R19,电容C11,C12,三极管BG2,变压器B1,B2,双向触发二极管2CT,双向可控硅BCR组成,高压发生器通过J-1将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输出端与其接通,其中B2的副边一端接车壳金属部位,另一端通过接地控制电路的接地杆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制部分中的电源电子开关电路由电阻R20~R22,三极管BG4、BG5组成,其中半自红外遥控部分的输出开关电路双D触发器CD4013输出端的信号通R77与BG4基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寻呼发射部分的寻呼发射电路由编码集成块YYH26和电阻R35组成大于100万组编码的编码器,由二极管R37,R38,电容C19~C22,电感L1、BG8组成载频振荡器,由R39,R40,C24~C27,BG9,变压器B3初级组成电压放大级,由R41,C28,C29,B4,B10及B3的次级组成载频功率放大级;接收电路由调频集成块TPA7010、R40、R43、R45,C30~C43,电感L7,L3组成调频接收部分,由R44~R52,C46~C49,比较器LM358组成整形、放大电路,由解码器YYH27控制由报警集成块CW9561,R53~R55,BG11扬声器组成的译码报警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它由红外遥控部分,主控制部分及无线寻呼部分组成,其中主控制部分包括微振传感器,接收驱动电路、高压发生电路、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及报警电路等。当遇到偷窃行为时,主控制部分便自动切断汽车点火回路,启动报警,无线寻呼及高压发生电路,在报警的同时传呼车主。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功能齐全、使用安全,除用于汽车外,还适用于其它需要防盗报警自卫的场合。
文档编号B60R25/10GK2229387SQ95242899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8日
发明者陈朝华 申请人:陈朝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