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车厢活动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2272阅读:1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式车厢活动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顶棚结构,特别是一种升降式车厢活动顶。
现有技术中的厢式车厢,一般都是固定式顶棚结构,使用安全可靠,但车厢空间尺寸固定,载货空间尺寸不可改变,对部分重量轻、体积大,特别是高度尺寸大又不可卧置的商品,就不能运载或难于运载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车厢活动顶,来改变车厢的载货容积,以满足质轻、体大,特别是体高商品的特殊运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前后升降支架总成、升降导向总成、手摇升降总成和升降锁止总成构成,前后升降支架(18)(22)是П形,在升降支架的两端焊接铰座套(63),把前滑槽(12)(17)和后滑槽(23)(28)分别套在前后升降支架(18)(22)的两端,将铰座套(63)插入升顶铰座(64)的槽内,对正孔位后将销轴(60)插入铰座套(63)及升顶铰座(64)的销孔中,把升顶铰座(64)固定在车厢体(1)的前后,组成前后升降支架总成;把导向轮(49)用螺钉固定在导轮座(48)上,再把导轮座(48)固定在车厢体(1)上,把定位导向槽板(52)合在导向轮(49)上,使导向轮(49)进入导向槽板(52)内后,用拉铆钉(50)把定位导向槽板(52)固定在活动顶(3)上,组成升降导向总成;把定位套(33)与槽板(20)对正孔位和槽位后焊为一体,把芯轴(45)的小端压入齿轮(34)的孔内,并焊为一体后将芯轴(45)的大端插入槽板(20)与定位套(33)对正的孔中,把防转销(46)压入摇手柄(47)的腰部孔中,调至对称位置后固死,把摇手柄(47)插入芯轴(45)伸出端带横槽的孔中,并使防转销(46)进入芯轴(45)的横槽内,在摇手柄(47)的伸出端依次套上弹簧座(44)、弹簧(43)、隔圈(42)后,由开口销(41)限位,此时摇手柄(47)处于工作位置,把前撑(7)与前齿条(21)焊为一体后放入槽板(20)的槽内,并与齿轮(34)啮合,把后撑杆(8)与后齿条(19)焊为一体后放入槽板(20)的槽内,并与齿轮(34)啮合,把垫套(31)(38)放在齿轮(34)的两侧,盖上压板(36),用螺钉安装在槽板(20)上,把前后撑杆(7)(8)分别插入前后支承头(5)(10)孔内固定后,再用拉铆钉(35)把槽板(20)铆在活动顶(3)上,组成手摇升降总成;拉动摇手柄(47),使防转销(46)退出芯轴(45)的横槽,并将摇手柄(47)转动90°,让防转销(46)的一端进入定位套(33)的槽内,此时摇手柄(47)处于锁止位置,组成升降锁止总成。
把前滑(13)(16)、前限位套(14)(15)、前支承头(5)和后滑圈(24)(27)、后限位套(25)(26)、后支承头(10),分别套在前升降支架(18)和后升降支架(22)上,把前滑圈(13)(16)、后滑圈(24)(27)分别靠着前后滑槽(12)(17)(23)(28)的内侧面,再把前后限位套(14)(15)(25)(26)分别靠着前后滑圈的内侧后与前后升降支架(18)(22)固死。前滑槽(12)(17)、后滑槽(23)(28)分别用拉铆钉(53)铆在活动顶(3)上,使槽平面向内。在车厢体(1)的顶部粘有4块防振垫(2),把活动顶(3)放在车厢体(1)顶部的防振垫(2)上,并调移至要求位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奏,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升降功能可靠,升降时活动顶平行上下移动,在升起和降下时均能实现锁止功能,安全性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
图1的A-A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M放大图;附图4是摇手柄锁止时的示意图;附图5是附
图1的B-B剖视图;附图6是附图5的E-E剖视图;附图7是附图2的C-C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把前滑圈(13)、前限位套(14)、前支承头(5)、前限位套(15)、前滑圈(16)、以(13)→(14)→(5)→(15)→(16)的顺序套在前升降支架(18)上,把2件铰座套(63)分别焊在前升降支架(18)的两端头部,并使铰座套(63)的销孔与前升降支架(18)的端头垂直,铰座套(63)的销孔中心线与前升降支架(18)的中部中心线平行,把前滑槽(12)和前滑槽(17)分别套在前升降支架(18)的两端,使槽平面向内,将焊在前升降支架(18)两端的铰座套(63)扦入升顶铰座(64)的槽内,对正孔位后将2件销轴(60)分别扦入前升降支架(18)两端的铰座套(63)及升顶铰座(64)的销孔中,在销轴(60)的头部分别套上隔圈(61)后,把开口销(62)扦入销轴(60)的销孔中,并将开口销尾部搬弯,用4件弹垫(58)、4件镙钉(59)、把已连接在前升降支架(18)两端的升顶铰座(64)固定在车厢体(1)前部的安装位置上,把后滑圈(24)、后限位套(25)、后支承头(10)、后限位套(26)、后滑圈(27)、以(24)→(25)→(10)→(26)→(27)的顺序套在后升降支架(22)上,把另2件铰座套(63)分别焊在后升降支架(22)的两端头部,并使铰座套(63)的销孔与后升降支架(22)的端部垂直,铰座套(63)的销孔中心线与后升降支架(22)的中部中心线平行,把后滑槽(23)(28)分别套在后升降支架(22)的两端,并使槽平面向内,将焊在后升降支架(22)两端的铰座套(63)扦入升顶铰座(64)的槽内,对正孔位后将另2件销轴(60)分别扦入后升降支架(22)两端的铰座套及升顶铰座(64)的销孔中,并在销轴(60)的伸出头部分别套上隔圈(61)后,把开口销(62)扦入(60)的销孔中,并将开口销的尾部搬弯,用另4件弹垫(58)和另4件螺钉(59),把后升降支架(22)两端的升顶铰座(64)固定在车厢体(1)后部的安装位置上,把4块防振垫(2)粘在车厢体(1)的顶部,把活动顶(3)放在车厢体(1)顶部的防振垫上,并调移至要求位置,把导向轮(49)用螺钉(51)、弹垫(56)、螺母(55),固定在导轮座(48)上,用拉铆钉(54)、(57)把导轮座(48)固定在车厢体(1)上,把定位导向槽板(52)合在导向轮(49)上,使导向轮(49)进入导向槽板(52)的槽内后,对正位置,用2件拉铆钉(50)把定位导向槽板(52)固定在活动顶(3)的安装位置上,把前滑槽(12)(17)、后滑槽(23)(28),分别各用5件拉铆钉(53)铆在活动顶(3)的安装位置上,把前滑圈(13)(16)、后滑圈(24)(27)分别靠着前、后滑槽(12)(17)(23)(28)的内侧面,再把前、后限位套(14)(15)(25)(26)分别靠着前、后滑圈(13)(16)、(24)(27)的内侧面与前、后升降支架(18)(22)固死,把定位套(33)与槽板(20)对正孔位及定位套(33)的槽位后焊为一体,把芯轴(45)的小端压入齿轮(34)的孔内,并焊为一体后将芯轴(45)的大端扦入槽板(20)与定位套(33)对正的孔中,把防转销(46)压入摇手柄(47)的腰部孔中,调至对称位置后固死,把装上防转销(46)的摇手柄(47)扦入芯轴(45)伸出端带横槽的孔中,并使防转销(46)进入芯轴(45)的横槽内,在摇手柄(47)的伸出端依次套上弹簧座(44)、弹簧(43)、隔圈(42)后,把开口销(41)扦入摇手柄(47)端部的销孔内,并把开口销(41)的尾部搬弯,(此时摇手柄(47)处于工作位置),拉动摇手柄(47),使防转销(46)退出芯轴(45)的横槽,并将摇手柄(47)转动90°,让防转销(46)的一端进入定位套的槽内,(此时摇手柄(47)处于锁止位置),把前撑(7)与前齿条(21)按要求焊为一体后放入槽板(20)的槽内,并使前齿条(21)与齿轮(34)处于活动顶(3)升起前的正常啮合位置,把后撑杆(8)与后齿条(19)按要求焊为一体后放入槽板(20)槽内另一边的对称位置,并使后齿条(19)与齿轮(34)处于活动顶(3)升起前的正常啮合位置,把垫套(31)、(38)分别放在齿轮(34)的两侧,并对正槽板(20)的小孔,盖上压板(36)、把螺钉(32)、(37)分别扦入压板(36)的两孔,并穿过垫套(31)、(38)和槽板(20)的小孔,在螺钉(32)(37)的伸出头部分别套上弹垫(30)、(39)和分别旋上螺母(29)、(40),并旋紧,把螺母(6)、(9)分别旋在前撑杆(7)和后撑杆(8)上,并旋到最内端位置,把前撑杆(7)和后撑杆(8)的螺纹头部分别扦入前支承头(5)和后支承头(10)的孔内后在前后撑杆的伸出头部分别旋上螺母(4)、(11),并初调前后撑杆位置对称后用18件拉铆钉(35)把槽板(20)铆在活动顶(3)的安装位置上,试操作活动顶(3)升降动作后,再调前后撑杆的对称性及摇手柄(47)的锁止位置正常后,把螺母(4)、(6)、(9)、(11)旋紧。
本实用新型的升顶程序为先将摇手柄(47)向外拉动,使防转销(46)退出定位套(33)的端部槽子,解除锁止状态并转动摇手柄(47)90°,通过弹簧(43)的弹力作用使防转销进入芯轴(45)的横槽内,使摇手柄(47)处于工作状态,顺时针方向用力转动摇手柄(47),通过芯轴(45)及齿轮(34)的传力作用,使前后齿条(21)、(19)及前后撑杆(7)、(8)沿槽板(20)的导槽向两端对称外移,再通过装夹在前后撑杆头部的前后支承头(5)、(10)推动前后升降支架(18)、(22)沿前后滑槽(12)、(17)、(23)、(28)的槽子向外移动,此时在前后升降支架(18)、(22)上产生向上分力推动活动顶(3)沿定位导向槽板(52)平行向上升起,当括动顶(3)升至最高位置时,向外拉动摇手柄(47),使防转销(46)退出芯轴(45)的横槽,并转动(47)90°让防转销(46)的一端进入定位套(33)的端部槽中,使摇手柄(47)处于锁止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降顶程序为先将摇手柄(47)向外拉动,使防转销(46)退出定位套(33)的端部槽子,解除手柄锁止状态,通过弹簧(43)的弹力作用使防转销(46)进入芯轴(45)的横槽内,使摇手柄处于工作状态,反时针方向转动摇手柄(47),通过芯轴(45)及齿轮(34)的传力作用,使前后齿条(21)、(19)及前后撑杆(7)、(8)沿板(20)的导槽两端对称向内缩进,再通过装夹在前后撑杆头部的前后支承头(5)、(10)拉动前后升降支架(18)、(22)沿前后滑槽(12)、(17)、(23)、(28)的槽子向内移动,此时在前、后升降支架(18)、(22)上产生向下的分力拉动活动顶(3)沿定位导向槽板平行向下降落,当活动顶(3)降至最低位置时,向外拉动摇手柄(47),使防转销(46)退出芯轴(45)的横槽,并转动(47)摇手柄90°,让防转销(46)的一端进入定位套(33)的端部槽中,使摇手柄(47)处于锁止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车厢活动顶,由前后升降支架总成、升降导向总成、手摇升降总成和升降锁止总成构成,其特征在于前后升降支架(18)(22)是П形,在升降支架的两端焊接铰座套(63),把前滑槽(12)(17)和后滑槽(23)(28)分别套在前后升降支架(18)(22)的两端,将铰座套(63)插入升顶铰座(64)的槽内,对正孔位后将销轴(60)插入铰座套(63)及升顶铰座(64)的销孔中,把升顶铰座(64)固定在车厢体(1)的前后,组成前后升降支架总成;把导向轮(49)用螺钉固定在导轮座(48)上,再把导轮座(48)固定在车厢体(1)上,把定位导向槽板(52)合在导向轮(49)上,使导向轮(49)进入导向槽板(52)内后,用拉铆钉(50)把定位导向槽板(52)固定在活动顶(3)上,组成升降导向总成;把定位套(33)与槽板(20)对正孔位和槽位后焊为一体,把芯轴(45)的小端压入齿轮(34)的孔内,并焊为一体后将芯轴(45)的大端插入槽板(20)与定位套(33)对正的孔中,把防转销(46)压入摇手柄(47)的腰部孔中,调至对称位置后固死,把摇手柄(47)插入芯轴(45)伸出端带横槽的孔中,并使防转销(46)进入芯轴(45)的横槽内,在摇手柄(47)的伸出端依次套上弹簧座(44)、弹簧(43)、隔圈(42)后,由开口销(41)限位,此时摇手柄(47)处于工作位置,把前撑(7)与前齿条(21)焊为一体后放入槽板(20)的槽内,并与齿轮(34)啮合,把后撑杆(8)与后齿条(19)焊为一体后放入槽板(20)的槽内,并与齿轮(34)啮合,把垫套(31)(38)放在齿轮(34)的两侧,盖上压板(36),用螺钉安装在槽板(20)上,把前后撑杆(7)(8)分别插入前后支承头(5)(10)孔内固定后,再用拉铆钉(35)把槽板(20)铆在活动顶(3)上,组成手摇升降总成;拉动摇手柄(47),使防转销(46)退出芯轴(45)的横槽,并将摇手柄(47)转动90°,让防转销(46)的一端进入定位套(33)的槽内,此时摇手柄(47)处于锁止位置,组成升降锁止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车厢活动顶,其特征在于把前滑圈(13)(16)、前限位套(14)(15)、前支承头(5)和后滑圈(24)(27)、后限位套(25)(26)、后支承头(10),分别套在前升降支架(18)和后升降支架(22)上,把前滑圈(13)(16)、后滑圈(24)(27)分别靠着前后滑槽(12)(17)(23)(28)的内侧面,再把前后限位套(14)(15)(25)(26)分别靠着前后滑圈的内侧后与前后升降支架(18)(22)固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车厢活动顶,其特征在于前滑槽(12)(17)、后滑槽(23)(28)分别用拉铆钉(53)铆在活动顶(3)上,使槽平面向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车厢活动顶,其特征在于在车厢体(1)的顶部粘有4块防振垫(2),把活动顶(3)放在车厢体(1)顶部的防振垫(2)上,并调移至要求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升降式车厢活动顶,属车厢顶棚结构,前后升降支架(18)(22)由升顶铰座(64)固定在车厢体(1)上,在车厢体上安装导向轮(49),芯轴(45)固定在齿轮(34)上,在芯轴上有摇手柄(47),转动摇手柄,通过齿轮使前后齿条(21)(19)及前后撑杆(7)(8)沿槽板(20)向两端外移,通过前后支承头(5)(10)推动升降支架沿滑槽向外移动,产生向上分力推动活动顶(3)沿定位导向槽板(52)平行向上升起,至最高位置时,由防转销(46)使摇手柄处于锁止状态,使用方便,升降可靠,适用于各种车厢。
文档编号B60J7/08GK2340632SQ9822938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5日
发明者王小玲 申请人:钟智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