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956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
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的人力三轮车,大都是用脚踏齿轮盘通过链条来传动其后轮转动的。此种形式的人力三轮车,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以下缺点一、无法变速,在重载上坡时相当费力;二、链条经常容易断裂而无法行驶。由此,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部分,提供一种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它能够在重载上坡时变换档位调速使蹬踏非常省力,并彻底避免了因链条断裂而无法行驶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它有三轮车,三轮车上设置有变速箱,左、右脚踏分别与变速箱上的动力齿轮轴相接,变速箱上的传动轴分别通过连杆与齿轮盘相接,齿轮盘与齿轮相配合,齿轮、轴承分别安装在三轮车的后轮轴上。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传动轴为管状,其上分别设置有互为180°的立臂,立臂上分别与连杆的一端相接,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齿轮盘相接。变速箱上设置有与轴承相接的支撑杆,齿轮盘轴承分别安装在支撑杆。连杆的尾部分别为弯曲形,并以相互交叉的形式与齿轮盘相接,其弯曲部与轴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设计合理,它采用变速箱传动后轮轴,使用者在重载上坡时可随意变换档位调速,使蹬踏非常省力,再者,它用连杆传动替代了链条传动,故彻底避免了因链条断裂而无法行驶的情况发生;二、它在支撑杆上设置轴承,使两个连杆的弯曲部分别以此轴承作为支点,使得两个连杆在拨动齿轮盘时更加省力;三、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说明书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左侧后轮以及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从变速箱4到后轮轴9之间的结构部分。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它有三轮车1,三轮车1上设置有变速箱4,左、右脚踏3、17分别与变速箱4上的动力齿轮轴2相接,变速箱4上的传动轴5分别通过连杆7、14与齿轮盘12相接,齿轮盘12与齿轮10相配合,齿轮10、轴承11分别安装在三轮车1的后轮轴9上。传动轴5为管状,其上分别设置有互为180°的立臂6、15,立臂6、15上分别与连杆7、14的一端相接,连杆7、14的另一端分别与齿轮盘12相接。变速箱4上设置有与轴承11相接的支撑杆8,齿轮盘12、轴承13分别安装在支撑杆8。连杆7、14的尾部分别为弯曲形,并以相互交叉的形式与齿轮盘12相接,其弯曲部与轴承13相接触。
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根据车载及上坡的实际情况,随意操作变速杆16使三轮车1处于变速行驶状态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4的内部结构以及三轮车1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1.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它有三轮车(1),其特征在于三轮车(1)上设置有变速箱(4),左、右脚踏(3)、(17)分别与变速箱(4)上的动力齿轮轴(2)相接,变速箱(4)上的传动轴(5)分别通过连杆(7)、(14)与齿轮盘(12)相接,齿轮盘(12)与齿轮(10)相配合,齿轮(10)、轴承(11)分别安装在三轮车(1)的后轮轴(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传动轴(5)为管状,其上分别设置有互为180°的立臂(6)、(15),立臂(6)、(15)上分别与连杆(7)、(14)的一端相接,连杆(7)、(14)的另一端分别与齿轮盘(12)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变速箱(4)上设置有与轴承(11)相接的支撑杆(8),齿轮盘(12)、轴承(13)分别安装在支撑杆(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连杆(7)、(14)的尾部分别为弯曲形,并以相互交叉的形式与齿轮盘(12)相接,其弯曲部与轴承(13)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变速传动机构的人力三轮车,它有三轮车,三轮车上设置有变速箱,左、右脚踏分别与变速箱上的动力齿轮轴相接,变速箱上的传动轴分别通过连杆与齿轮盘相接,齿轮盘与齿轮相配合,齿轮、轴承分别安装在三轮车的后轮轴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人力三轮车无法变速以及因链条断裂而无法行驶的问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文档编号B60K17/06GK2401397SQ9924732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6日
发明者牛锡平, 祝伟东 申请人:牛锡平, 祝伟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