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速补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95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式速补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主要涉及自行车和摩托车等用轮胎。
现有技术充气式有内胎的轮胎,大都存在扎胎后必须补胎,否则将不能行驶。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专利“不怕扎的充气车轮内胎”设计了双层内胎,但仍存在当刺透双层内胎时,仍无法继续充气,保证不了在不补胎时的继续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刺透双内胎后,仍可在短时间内充气后继续行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充气式速补轮胎。
本实用新型包括轮毂、内胎及气门,其特征在于在内胎中设置内内胎,内内胎的外表面与内胎内表面贴合,内胎连接气门,内内胎连接另一气门。
本实用新型的两气门之一的位置可相对轮毂的内圈固定,另一气门可相对移动。内胎和轮毂上均设置沟槽,内内胎连接的气门通过沟槽与内内胎连接。
本实用新型内胎和内内胎之间可相对移动后对内内胎进行充气,减少了补胎所造成的麻烦和换胎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在野外或其他不能补胎场合使用,将带来较大的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
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中,当内胎2和内内胎3被尖硬物体刺透后,从外胎4上剔除尖硬物体,由于内胎2和内内胎3中的气体均被放出,所以可移动轮毂1上的沟槽7中的气门5,带动内内胎3与内胎2发生相对位移,由于气门6与轮毂位置固定,所以内胎3将不会相对轮毂1发生位移。然后对内内胎3进行充气,由于内内胎上的孔与内胎上的孔错位,因此内内胎的孔将被内胎表面堵死,不再漏气,从而可迅速充气后行驶。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式速补轮胎,包括轮毂(1)、内胎(2)及气门(6),其特征在于在内胎(2)中设置内内胎(3),内内胎的外表面与内胎内表面贴合,内胎(2)连接气门(6),内内胎(3)连接气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速补轮胎,其特征在于气门(6)或气门(5)的位置相对轮毂(1)固定,另一个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速补轮胎,其特征在于内胎(2)和轮毂(1)上均设置沟槽,气门(5)通过沟槽与内内胎(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自行车和摩托车等车辆轮胎。其包括轮毂、内胎及气门,特征是在内胎中设置内内胎,内内胎的外表面与内胎内表面贴合,内胎连接气门,内内胎连接另一气门。本实用新型由于内胎和内内胎之间可相对移动后充气,减少了补胎所造成的麻烦和换胎造成的损失,特别适合野外或其他不能补胎场合使用。
文档编号B60C29/00GK2395910SQ9924719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永涛 申请人:刘永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