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单元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390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该开口部43的外部气体在车辆左侧流路部分53内被分割部47导向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流通,其中流到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4的区域的上侧的外部气体直接流入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4内,流到车辆下侧流路部分55的区域的上侧的外部气体其流向被变更部48变更为朝向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4的方向(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后方),并流入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4内。因此,在第二例中,流经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4的外部气体也同样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22的通风部分的车辆上侧部分后,流经图1所示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上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26a,被加热用热交换器23加热或迂回加热用热交换器23,从除霜吹出用开口部29送出,因此能够防止车窗玻璃因来自除霜吹出口的空气的湿气而变得模糊。
[0081]而且,在通过开口部44的空气为经由与第一例相同的路径导入的内部气体的情况下,通过开口部44的外部气体在车辆右侧流路部分52内被分割部47导向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流通,其中流到车辆下侧流路部分55的区域的上侧的内部气体直接流入车辆下侧流路部分55内,流到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4的区域的上侧的外部气体其流向被变更部49变更为朝向车辆下侧流路部分55的方向(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前侧),并流入车辆上侧流路部分55内。因此,在第二例中,流经车辆下侧流路部分55的内部气体也同样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22的通风部分的车辆下侧部分后,流经图1所示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下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26b,被加热用热交换器23加热并从最下部吹出用开口部32送出,因此能够使内部气体循环,从而防止加热的内部气体向车室外流出的同时,利用比外部气体温度高的内部气体制热而进行高效的空调运转。
[0082]图8及图9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单元构成的另一例。下面,参照图8及图9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与到目前为止说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单元相同的结构,原则上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0083]在该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例中,冷却用热交换器22也以横倒或接近横倒的状态收纳于单元壳体21,空气流动方向变更部件42的分割部47和变更部48、49的构成及其功能与作为第一例及第二例已说明的空气流动方向变更部件42相同。在该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例中,空气流动方向变更部件42的分割部50是用于使通过开口部43的空气朝向冷却用热交换器22的风上游侧通风面的车辆后侧部位流通,使通过开口部44的空气朝向冷却用热交换器22的风上游侧通风面的车辆前侧部位流通并对双方的空气进行导向的部件,如图8(b)及图9(b)所示,形成为沿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一直向下方延伸。由此,位于空气流路36的送风机17和冷却用热交换器22之间的空气流路部分在冷却用热交换器22附近被分割为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和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而且,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与加热用热交换器上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26a相连,而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与加热用热交换器下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26b相连。
[0084]由于形成有上述空气流动方向变更部件42的分割部50,在通过开口部43的空气为外部气体的情况下,通过该开口部43的外部气体在车辆左侧流路部分53内被分割部47导向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流通,其中流到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的区域的上侧的外部气体直接流入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内,流到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的区域的上侧的外部气体其流向被变更部48变更为朝向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的方向,并流入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内。因此,在该例中也同样,流经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的外部气体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22的通风部分的车辆后侧部分后,流经图1所示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上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26a,被加热用热交换器23加热或迂回加热用热交换器23,从除霜吹出用开口部29送出,能够防止车窗玻璃因来自除霜吹出口的空气的湿气而变得模糊。
[0085]而且,在通过开口部44的空气例如为从形成于内部气体导入用通道的内部气体导入口导入的内部气体的情况下,通过开口部44的外部气体在车辆右侧流路部分52内被分割部47导向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流通,其中流到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的区域的上侧的内部气体直接流入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内,流到车辆后侧流路部分56的区域的上侧的外部气体其流向被变更部49变更为朝向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的方向,并流入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内。因此,流经车辆前侧流路部分57的内部气体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22的通风部分的车辆下侧部分后,流经图1所示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下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26b,被加热用热交换器23加热并从最下部吹出用开口部32送出,因此能够使内部气体循环,从而防止加热的内部气体向车室外流出的同时,利用比外部气体温度高的内部气体制热而进行高效的空调运转。
[0086]符号说明
[0087]I 车辆用空调单元
[0088]2 内外部气体切换箱
[0089]3 内部气体导入用通道
[0090]4 空调单元主体
[0091]6 外部气体导入口
[0092]7 内部气体导入口
[0093]9 内外部气体切换门
[0094]11 内部气体导入口
[0095]14 送风单元部
[0096]15 送风单元部
[0097]17 送风机
[0098]18 叶轮
[0099]19 叶轮
[0100]20 驱动马达
[0101]21 单元壳体
[0102]22 冷却用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0103]25 分隔部
[0104]26 空气流路
[0105]26a加热用热交换器上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
[0106]26b加热用热交换器下侧通过用空气流路部分
[0107]29 除霜吹出用开口部
[0108]32 最下部吹出用开口部
[0109]35 分割部
[0110]36 第一空气流路部分
[0111]37 第二空气流路部分
[0112]42 空气流动方向变更部件
[0113]43 开口部
[0114]44 开口部
[0115]45 分隔部
[0116]47 分割部
[0117]48变更部
[0118]48a遮蔽部分
[0119]48b导向部分
[0120]49变更部
[0121]49a遮蔽部分
[0122]49b导向部分
[0123]50分割部
[0124]52车辆右侧流路部分
[0125]53车辆左侧流路部分
[0126]54车辆上侧流路部分
[0127]55车辆下侧流路部分
[0128]56车辆后侧流路部分
[0129]57车辆前侧流路部分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其包括: 第一空气导入口,其在单元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开口 ; 第二空气导入口,其在所述单元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开口 ; 送风机,其包括叶轮和驱动马达,收纳在所述单元壳体的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之间,该驱动马达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对所述叶轮提供旋转动力; 空气流路,其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内,使从所述空气导入口经由所述送风机导入的空气流通; 热交换器,其在所述空气流路内被收纳为比所述送风机靠近下方,具有与流通所述空气流路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通风部分; 所述车辆用空调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流路具有: 第一空气流路部分,其位于所述送风机的风下游侧和所述热交换器的风上游侧之间,使从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通风部分的一部分; 第二空气流路部分,其位于所述送风机的风下游侧和所述热交换器的风上游侧之间,使从所述第二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通过所述热交换器的通风部分的另一部分; 在向所述第一空气流路部分导入外部气体时,能够向所述第二空气流路部分导入内部气体; 所述第二空气流路部分的送风机侧端部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部分的送风机侧端部相比,向车辆的行进方向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气流路部分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侧通风部分越靠近所述送风机侧越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弯曲,所述第二空气流路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侧通风部分越靠近所述送风机侧越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弯曲,由此,所述第一空气流路部分的送风机侧端部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部分的送风机侧端部相比,向车辆的行进方向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具有一个叶轮和驱动该叶轮的一个驱动马达。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具有两个叶轮和配置在所述叶轮之间的驱动马达。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能够调节空气流路在送风机风下游侧所具有的车辆的右侧流路和左侧流路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排列及在冷却用热交换器的通风部分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的排列方向的错开。空气流路具有:第一空气流路部分,位于送风机的风下游侧和热交换器的风上游侧之间,使从第一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的通风部分的一部分;第二空气流路部分,位于送风机的风下游侧和热交换器的风上游侧之间,使从第二空气导入口导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的通风部分的另一部分;在向第一空气流路部分导入外部气体时,能够向第二空气流路部分导入内部气体;第二空气流路部分的送风机侧端部与第一空气流路部分的送风机侧端部相比,向车辆的行进方向偏移。
【IPC分类】B60H1-00
【公开号】CN104709028
【申请号】CN201510052517
【发明人】长野秀树, 荒木大助, 高桥修
【申请人】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0年12月24日
【公告号】CN102781692A, CN102781692B, EP2570278A1, EP2570278A4, WO2011114410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