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罐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036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参照图1B)。在俯视观察时,分离器20被形成为大致环状,通过分离器20来抑制燃料罐14内的燃料的流动。由此,能够减少燃料罐14内的燃料的流动声的产生。
[0043]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燃料罐14内于分离器20的中央部处收纳有燃料泵,从而能够通过该燃料泵的驱动而将燃料送出至发动机。在燃料罐14的上表面部14A上设置有盖部18,该盖部18用于在燃料泵(省略图示)的上方侧将燃料罐14封闭。在盖部18上连接有用于将燃料罐14内的燃料送出至发动机的配管(省略图示)。
[0044]如图1B及图2所示,分离器20通过使板状部件局部性地弯曲而形成。如图4所示,例如,分离器20具备:沿着大致上下方向被配置于罐宽方向外侧的外侧纵壁部(壁部)20A,以及从外侧纵壁部20A的上端部起朝向罐宽方向内侧在横向上延伸的上表面部(壁部)20B。并且,分离器20还具有从上表面部20B的罐宽方向内侧的端部起向下方侧延伸的内侧纵壁部(壁部)20C。如图1B等所示,分离器20的结构被设定为,外侧纵壁部20A和上表面部20B及内侧纵壁部20C的长度根据大致环状的部位的位置而各不相同的结构。即,图4为分离器20的纵剖视图的一个示例,纵剖视图根据分离器20的大致环状的部位的位置而不同。
[0045]如图1A至图4所示,在分离器20的上表面部20B上形成有作为固定部的突出部20D,作为固定部的突出部20D用于将分离器20固定于燃料罐14的上表面部14A的内壁14B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0D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并以从上表面部20B起向上方侧突出的方式而形成。突出部20D的上表面被形成为大致平面状。突出部20D在上表面部20B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突出部20D优选为在两个以上部位处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0D被设置在七个部位处。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料罐14的上表面部14A上形成有从上表面部14A起以凹状而洼陷的洼陷部14C。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时,洼陷部14c为大致圆形形状,从而被设定为火山口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器20由树脂制成,并且突出部20D的上表面通过熔接而被固定于树脂制的燃料罐14的洼陷部14C的下表面(内壁14B)上。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为了提高与洼陷部14C的下表面之间的熔接性,优选为,在突出部20d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细微的凹凸。
[0047]此外,如图1B所示,在分离器20的上表面部20B上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24。开口部24在上表面部20B的预定的位置处形成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在开口部24的周围的纵壁上安装有被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安装部26。S卩,被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安装部26的一对上端部通过熔接等而被固定在开口部24的周围的纵壁上。在安装部26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下表面被形成为大致平面状的固定部26A。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安装部26的固定部26A通过熔接而被固定在燃料罐14的下侧的罐部16的下表面部的内壁上。安装部26通过被形成为大致U字状,从而能够根据燃料罐14的变形,使固定部26A侧相对于朝向开口部24的安装位置而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发生变形。
[0048]如图1A至图3所示,在分离器20中的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形成有容许分离器20自身的变形的变形部22。变形部22由从分离器20的作为一般部的壁面(例如上表面部20B)起以凹状洼陷的凹状部构成。具体而言,变形部22具备(参照图3)倾斜部22A和底面部22B,所述倾斜部22k以从作为壁面的上表面部20B起朝向下方侧收窄的方式而被倾斜配置,所述底面部22B被形成在倾斜部22k的端部处。
[0049]变形部22在相对于将分离器20的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连结的线而交叉的方向上被形成为槽状。即,变形部22的沿着底面部22B的方向被配置在相对于将分离器20的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连结的线而交叉的方向上。此外,变形部22在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跨及分离器20的外侧纵壁部20A和上表面部20B及内侧纵壁部20C而形成。换言之,变形部22以从分离器20的外侧纵壁部20A和上表面部20B及内侧纵壁部20C的缘部横切至缘部的方式而配置。在设置有变形部22的位置处,在分离器20的外侧纵壁部20A与上表面部20B的角部、以及上表面部20B与内侧纵壁部20C的角部处形成有缺口或开口。
[0050]燃料罐14有时会由于车辆搭载后的热收缩、燃料对罐材料的膨润而发生变形,或由于燃料的气化而发生加压变形,或者由于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发生变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分离器20的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形成变形部22,从而能够使分离器20的变形部22根据燃料罐14的变形而变形。即,即使由于燃料罐14的变形而导致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图3所示的剖视观察时由凹状部组成的变形部22也能够追随燃料罐14的变形而向张开方向以及收窄方向变形。
[0051]在此,对将分离器20收纳(配置)于燃料罐14内的方法进行说明。
[0052]首先,对树脂制的分离器20进行制造。之后,通过利用树脂材料进行的吹塑模制来制造燃料罐14。此时,通过熔接而将分离器20的突出部20D的上表面固定在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上。
[0053]在这种制造方法中,在吹塑模制之后存在燃料罐14由于热收缩而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凹状部组成的变形部22也将追随于燃料罐14的变形而向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变形。
[0054]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12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0055]燃料罐14有时会由于车辆搭载后的热收缩、燃料的膨润而发生变形,或由于燃料的气化而发生加压变形,或者由于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发生变形。此外,在燃料罐14的制造时的吹塑模制之后,存在燃料罐14由于热收缩而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在燃料罐14的多个洼陷部14C的内壁14B上,各自通过熔接而固定有分离器20的突出部20D。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分离器20中的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形成有变形部22,从而分离器20的变形部22会根据燃料罐14的变形而发生变形。例如,即使由于燃料罐14的变形而导致相邻的突出部20D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但通过凹状的变形部22根据突出部20D之间的距离而向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变形,从而也使得燃料罐14的变形被吸收。
[0056]由此,在燃料罐14发生变形时,能够防止或抑制过度的应力集中到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与分离器20的突出部20D之间的固定部(熔接部)上的情况。
[0057]在现有技术中,例如设计有如下的结构,即,在燃料罐与分离器的固定位置处设定有熔断形状部,在燃料罐的变形与预定量相比而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损坏熔断形状部来避免作为母材的燃料罐的破损。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熔断形状部的形状复杂,为了制造熔断形状部而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具设计,从而有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
[0058]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12中,由于变形部22追随于燃料罐14的变形而发生变形,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过度的应力集中到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与分离器42的突出部20D之间的固定部(熔接部)上的情况。因此,能够避免复杂的模具设计,从而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0059]另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