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罐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036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式中,使用树脂制的燃料罐14和树脂制的分离器20,并通过熔接而使分离器20的突出部20D被固定于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上,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使用树脂制的燃料罐14与金属制(钢板等)的分离器20,且仅将突出部20D设定为树脂制并通过粘合等固定在分离器20上,从而通过熔接等将突出部20D固定于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上。此外,例如也可以设定为如下结构,即,使用金属制的燃料罐14和金属制的分离器20,并通过焊接等而将突出部20D接合于燃料罐14的内壁上。
[0060]接下来,利用图5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罐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1]在图5中,利用剖视图而图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40中所使用的分离器42的变形部44附近。如图5所示,在分离器42的作为一般部的壁面(在图5中为上表面部20B)上,形成有由以凹状而洼陷的凹状部所组成的变形部44。具体而言,变形部44具有以从上表面部20B起朝向下方侧收窄的方式而倾斜配置的倾斜部44A、以及形成于倾斜部44A的端部处的底面部44B。S卩,变形部44的底面部44B的深度被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部22的底面部22B的深度相比而较深(参照图5中的虚线)。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设置有分离器42的变形部44的位置被设定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离器20的变形部22 (参照图1)的位置大致相同,并且变形部44以槽状而被形成在分离器42的壁面上。
[0062]在这种燃料罐结构40中,由于变形部44的底面部44B的深度被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部22的底面部22B相比而较深,因此变形部44更易于在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上发生变形。因此,通过变形部44追随于燃料罐14(参照图1)的变形而在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上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过度的应力集中到燃料罐14的内部14B与分离器42的突出部20D之间的固定部(熔接部)上的情况(参照图3)。
[0063]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当分离器与燃料罐之间存在空间上的余裕时,也可以设置由从分离器的壁面向与变形部22、44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凸状部组成的变形部。此外,变形部的深度(高度)、宽度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也能够进行变更。
[0064]接下来,利用图6,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罐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夕卜,关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5]在图6中,利用剖视图而图示了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50中所使用的分离器52的变形部54附近。如图6所示,变形部54具备:两个作为凸状部的峰部54A,其从分离器52的作为一般部的壁面(在图6中为上表面部20B)起向上方突出;作为凹状部的谷部54B,其在两个峰部54A之间向下方洼陷。峰部54A被设定为,宽度向突出方向逐渐收窄的形状。谷部54B被形成为与峰部54A的宽度相比而较宽,并被设定为宽度向洼陷方向逐渐收窄的形状。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设置有分离器52的变形部54的位置被设定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离器20的变形部22 (参照图1)的位置大致相同(另外,后述的实施方式也被设为相同的设定)。
[0066]在这种燃料罐结构50中设置有变形部54,该变形部54具备两个峰部54A及在峰部之间的谷部54B,峰部54A和谷部54B易于向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发生变形。因此,通过变形部54追随于燃料罐14(参照图1)的变形而发生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过度的应力集中到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与分离器52的突出部20D之间的固定部(熔接部)上的情况。
[0067]接下来,利用图7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罐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068]在图7中,利用剖视图而图示了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60中所使用的分离器62的变形部64附近。如图7所示,变形部64上交替地配置有作为凸状部的峰部64A和作为凹状部的谷部64B,其中,峰部64A从分离器62的作为一般部的壁面(在图7中为上表面部20B)起向上方突出,谷部64B向下方洼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峰部64A和两个谷部64B。峰部64A被设定为,宽度向突出方向逐渐收窄的形状,谷部64B被设定为,宽度向洼陷方向逐渐收窄的形状。
[0069]在这种燃料罐结构60中设置有变形部64,在变形部64上交替地配置有峰部64A和谷部64B,并且峰部64A及谷部64B易于在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上发生变形。因此,通过变形部64追随于燃料罐14(参照图1)的变形而发生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过度的应力集中到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与分离器62的突出部20D之间的固定部(熔接部)上的情况(参照图3)。
[007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对峰部64A与谷部64B的数量、宽度、高度进行了变更的结构。此外,如果在分离器的相邻的突出部20D(参照图1)之间具有空间上的余量,则也可以设置褶皱形状的变形部。
[0071]接下来,利用图8而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罐结构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夕卜,关于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072]在图8中,利用剖视图而图示了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70中所使用的变形部74附近。如图8所示,变形部74具备从分离器62的作为一般部的壁面(在图8中为上表面部20B)起向下方洼陷的凹状部74A。凹状部74A被设定为,宽度朝向洼陷方向逐渐扩大的形状,并被设定为,底面部的宽度与凹状部74A的上端部的宽度相比而较大。即,在俯视观察时,凹状部74A的角部被设定为锐角。该凹状部74通过负角成形而形成。
[0073]在这种燃料罐结构70中,设置有具备凹状部74A的变形部74,变形部74易于在张开方向及收窄方向上发生变形。因此,通过变形部74追随于燃料罐14(参照图1)的变形而发生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过度的应力集中到燃料罐14的内壁14B与分离器72的突出部20D之间的固定部(熔接部)上的情况(参照图3)。
[007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形部74的深度、宽度能够进行变更。此外,当分离器与燃料罐之间具有空间上的余量时,也可以设置由从分离器的壁面突出的凸状部组成的变形部来代替本实施方式的变形部74。
[0075]接下来,利用图9,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罐结构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076]在图9中,利用剖视图而图示了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罐结构80中所使用的分离器82的变形部84附近。如图9所示,变形部84具有:从分离器82的作为一般部的壁面(在图9中为上表面部20B)起向上方突出的两个凸状部84A,在两个凸状部84A之间向下方洼陷的凹状部84B。凸状部84A被设定为,宽度向突出方向逐渐扩大的形状。凹状部84B被设定为,宽度向洼陷方向逐渐扩大的形状。凸状部84A与凹状部84B通过负角成形而形成。
[0077]在这种燃料罐结构8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