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3691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目标制动力施加至车辆的车轮的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液压压力制动力产生装置是已知的,该液压压力制动力产生装置通过从主缸向轮缸供给工作流体而将液压压力制动力施加至与轮缸对应的车轮。一般地,当轮缸中的液压压力(也称为“车轮压力”)增大时,与轮缸对应的制动衬块接触制动转子并且然后制动衬块由车轮压力推动到制动转子上,以由制动力执行有效的制动操作。当在轮缸中未产生压力时,制动衬块和制动转子自然地彼此分离。因此,直到制动衬块与制动转子接触,不然不管由车辆的操作者引起的制动踏板的下压操作如何,制动力对制动性能不产生效果。因此,仍存在用于提高如上所述的常规的制动控制装置中的制动操作中的制动力的响应性的空间。
[0003]因此,为了提高制动力的响应性,已经开发和提出了预充技术,该技术例如用于JP2004-161174A(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制动控制装置,在JP2004-161174A(专利文献1)中,预定压力提前施加在轮缸中。根据该技术,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获得车轮压力,已在轮缸中产生预定预充压力。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JP2004-161174A

【发明内容】

[0007]技术问题
[0008]然而,在执行预充的以上常规装置中,通过预定控制方法执行固定或均匀预充。因此,仍存在用于为车辆的乘坐者改善车厢舒适性的空间。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了从未被关注的问题并且完成了解决了该问题的本发明。
[0009]因此,考虑到上述情形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控制装置,该制动控制装置执行预充控制以用于为车辆的乘坐者改善舒适性,同时仍保持针对制动操作的必要的响应性。
[0010]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液压压力制动力产生装置,该液压压力制动力产生装置配备有:轮缸,该轮缸将制动力施加至车轮;主缸,该主缸通过由输入至伺服室的伺服压力驱动主活塞而将主压力输出至轮缸;以及液压压力产生装置,该液压压力产生装置将期望的液压压力输出至伺服室。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液压压力控制部,该液压压力控制部在液压压力产生装置配备有有助于伺服压力的产生的先导室时在先导室中产生预备液压压力并且在液压压力产生装置未配备有先导室时在伺服室中产生预备液压压力;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车辆状态;以及控制模式选择部,该控制模式选择部基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从包括下述至少两种控制模式的控制模式组中选择控制模式,所述至少两种控制模式即:响应性优先模式和静肃性优先模式,其中,响应性优先模式给予制动力相对于制动操作构件的操作的响应性比对在预备液压压力产生时发生的工作噪音的抑制更高的优先级,静肃性优先模式给予对在预备液压压力产生时发生的工作噪音的抑制比制动力的响应性更高的优先级,并且其中,液压压力控制部响应于由控制模式选择部所选择的控制模式来控制液压压力产生装置,以产生预备液压压力。
[0012]车辆状态被认为是用于判断制动力需要多快的要素。车辆状态包括车辆本身的状态和操作车辆的状态(车辆的操作者的操作意图)。根据以上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检测车辆状态,响应于所检测的车辆状态而选择预备液压压力产生方法,换言之,控制模式选自将优先级给予响应性的响应性优先模式和将优先级给予静肃性的静肃性优先模式中的任一者。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产生制动力的必要性高时,通过选择响应性优先模式来改善响应性,并且当产生制动力的必要性低时,通过选择静肃性优先模式而将优先级给予静肃性的抑制作用。因而,通过产生预备液压压力,可以确保响应性,并且同时通过选择控制模式,可以改善针对车辆的乘坐者的舒适性。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特征中,液压压力产生装置包括机械压力调节装置,该机械压力调节装置响应于已经输入至先导室的先导压力而将伺服压力输出至伺服室;以及阀装置,该阀装置将期望的液压压力输出至先导室,其中,液压压力控制部包括:判断部,该判断部用于判断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以及先导压力控制部,该先导压力控制部通过在判断部判断出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时控制阀装置而在先导室中产生预备液压压力。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液压压力产生装置配备有先导室并且在先导室中产生预备液压压力。第二方面的这种结构也可以获得与由以上第一方面的特征获得的有利效果相同的有利效果。此外,通过使用判断部,可以在制动操作构件的操作的早期阶段可靠地执行预充(pre-charging)。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特征中,静肃性优先模式设定为下述控制模式,在该控制模式下,产生预备液压压力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与在响应性优先模式下的工作流体的流量相比被减小,检测部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对与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相关的值进行测量,并且其中,控制模式选择部在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小于所述预定值时基于根据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行程的变化速度来选择所述控制模式。
[0016]行程的变化速度为用于检测制动力的必要性的标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控制模式基于行程的变化速度而选择,因此可以实现车辆的操作者所需的适当的舒适性改善的预充控制。详细地,静肃性优先模式为下述控制,即:该控制减小了工作流体的流量,并且因此,通过选择该控制模式,可以使在工作流体以小的压力流动通过管道或流入室中时产生的噪音最小化。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以上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中,静肃性优先模式为下述控制模式,在该控制模式下,产生预备液压压力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与在响应性优先模式下的工作流体的流量相比被减小,检测部包括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对与车速相关的值进行测量,并且其中,控制模式选择部基于第二传感器的测量结果选择控制模式。
[0018]与车速相关的值是认定车辆自身的状态的指数。例如,当车辆以较低的速度运行时,运行噪音相对较小且制动操作的响应性的需求相对较低。然而,当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运行时,运行噪音相对较高并且对制动操作的响应性的需求相对较高。根据以上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控制模式响应于车辆状态基于与车速相关的值而选择,因此可以实现适当的和舒适性改善的预充控制。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中,静肃性优先模式为下述控制模式,在该控制模式下,产生预备液压压力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与在响应性优先模式下的工作流体的流量相比被减小,并且检测部包括第三传感器,该第三传感器对在被定义为特定操作的门解锁操作、点火“接通”操作和乘坐者就座操作之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操作进行检测,并且其中,控制模式选择部在第三传感器检测到至少一个特定操作时选择静肃性优先模式作为控制模式。
[0020]在大多数情况下,以上特定操作紧接在车辆的操作者操作车辆之前被执行。因此,特定操作指由操作者用于起动车辆的驾驶的操作。根据以上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通过检测特定操作,通过静肃性优先模式可以提前安静地产生预备液压压力。因而,可以使在车辆驱动之前由车辆的操作者执行制动操作时发出的工作噪音最小化。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静肃性优先模式为用于保持预备液压压力的模式,检测部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对与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相关的值进行测量,并且其中,控制模式选择部基于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来判断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是否在减小并且基于行程在减小且减小至预定值的判断来选择静肃性优先模式。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中,控制模式组包括第二静肃性优先模式,在第二静肃性优先模式中,预备液压压力被保持,检测部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对与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相关的值进行测量,并且其中,控制模式选择部基于第一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来判断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是否在减小并且基于行程在减小且减小至预定值的判断来选择第二静肃性优先模式。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在车辆由制动操作构件的下压被停止之后且在由车辆的操作者释放制动操作构件期间,控制模式选择部认识到行程在减小且行程减小至预定量,并且因此,甚至在行程减小至预定量或小于预定量之后仍保持预备液压压力。换言之,即使在操作者的脚从制动操作构件释放之后,预充状态仍在继续。因而,例如在车辆的操作者将换档杆换档至停车位置并且从制动操作构件释放脚之后,如果操作者再次下压制动操作构件,则预备液压压力被保持,同时由于保持的预备液压压力而未产生工作噪音。因而,可以改善操作者的舒适性。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中,预备液压压力设定为下述值,所述值使得轮缸中的液压压力大致保持为大气压力。根据该结构,可以防止源自制动衬块的位移的拖曳(不必要的制动力)现象。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预备液压压力设定为下述值,所述值使得在液压压力产生装置配备有先导室时,伺服压力不改变或变得等于或小于使主活塞朝向初始位置偏置的偏置构件的设定载荷,并且其中,预备液压压力设定为下述值,所述值使得在液压压力产生装置未配备有先导室时,伺服压力变得等于或小于使主活塞朝向初始位置偏置的偏置构件的设定载荷。
[0026]根据该结构,主活塞不被驱动,并且防止了主压力(主缸中的压力)的产生并且因此防止了车轮压力(轮缸中的压力)的产生。因此,车轮压力可靠地变为大气压力,以抑制拖曳现象的产生。
[0027]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先导压力控制部通过控制阀装置来为先导室供给与预备液压压力对应的预定量的工作流体。
[0028]根据该结构,由于使先导室中的液压压力成为预备液压压力所需的工作流体的量可以提前预设定,所以用于供给所需量的工作流体的控制可以提前设定,并且因此,车轮压力、伺服压力和先导压力的检测是不必要的。换言之,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不需要由压力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监测压力并且可以实现简单的控制。
[0029]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中,制动控制装置包括主压力检测部,该主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主压力,主压力为主缸中的液压压力,其中液压压力控制部基于主压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产生预备液压压力,使得待由轮缸施加至车轮的制动力变得等于或小于预定制动力。
[0030]根据以上结构,轮缸中的无效或空行程(例如,制动衬块与制动转子之间的分离距离)可以通过预备液压压力而缩短,由此以进一步改善响应性。以上预定的制动力可以设定为零(0)并且通过预备液压压力,分离距离可以被缩短至紧接在制动衬块与制动转子之间的接触之前的距离。
[0031]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制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一种制动控制装置,该制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液压压力制动力产生装置,该液压压力制动力产生装置配备有:轮缸,该轮缸将制动力施加至车轮;主缸,该主缸通过由输入至伺服室的伺服压力驱动主活塞而将主压力输出至所述轮缸;机械压力调节装置,该机械压力调节装置响应于已经输入至先导室的先导压力而将伺服压力输出至伺服室;以及阀装置,该阀装置将期望的液压压力输出至所述先导室,其中,制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检测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判断部,该判断部用于判断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变化速度计算部,该变化速度计算部用于对与预定范围内的行程的变化速度相关的值进行计算;先导压力控制部,该先导压力控制部通过在判断部判断出所述制动操作构件的行程在预定范围内时控制阀装置而在先导室中产生预备液压压力;以及控制模式选择部,该控制模式选择部对包括用于产生预备液压压力的多个控制模式的控制模式组进行存储并且控制模式选择部基于变化速度计算部的计算结果从控制模式组选择一种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