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88646阅读:来源:国知局
块并排的、单独的横向挡板的好处在于:当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上既有儿童又有成人时,若儿童睡着以后,可以将其中一端的一块横向挡板从容置空间内拉出,而另一端的横向挡板则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成人可以乘坐于这端的乘坐部分上。
[0032]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垫,主要适应于有幼童的家庭,当车主带着小孩出行时,如果小孩在后排位置上睡着之后,可以按下电机驱动开关使电机驱动抵挡板移开,以使横向挡板19能够向上弹出,以对小孩起一个抵挡作用,如此,即使在车主行驶速度较快或者刹车或者急刹车时,小孩也不会因此而从后排乘坐部分摔倒,增加了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的安全性能,使小孩不会因摔倒而受到惊吓。
[0033]由于在所述横向挡板19面向靠背部分181的一面设置有软垫,即使小孩在睡着时触碰到该横向挡板19,亦不会有不好的接触感,因此不会打扰到小孩的睡眠。本实用新型的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在长途驾驶时,均具有它的一个优势和突出点。
[0034]请参见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乘坐部分以及靠背部分,本实施例的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还包括:设于所述乘坐部分的外侧边且与该外侧边同轴向的容置腔20,所述容置腔20包括底壁、里侧壁、与里侧壁相对的外侧壁、左侧壁以及与所述左侧壁相对的右侧壁,所述里侧壁紧靠所述乘坐部分的外侧边。
[0035]在所述容置腔20的左、右两侧壁的上端部,分别向相对的方向设置有一个具有弧形凸起面的第一限位部件201。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挡板21容置于所述容置腔20中,并相对于所述容置腔20可向上滑动以及向下缩回。在所述横向挡板21的下端的左、右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201凹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件211,两个第二限位部件211均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201匹配的内凹弧面。所述横向挡板21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制作而成,以使得当该横向挡板21向上被拉起时,该横向挡板21可以向上滑出,当滑动到第一限位部件201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211的凹面正好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的凸面配合;当将所述横向挡板21向下压时,该弹性的横向挡板21可以使得它的第二限位部件211从第一限位部件201中脱离,以逐渐向下回缩。
[003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挡板21的上端还设置有一个与其轴向长度相等的拉块212,所述拉块212与所述横向挡板21同轴心,所述拉块212与所述横向挡板21的横截面呈“T”型。在所述横向挡板21容置于所述容置腔20内时,该拉块212位于所述容置腔20的开口上,并且,该拉块212的宽度大于所述容置腔20的开口的宽度,以使得该拉块212的里侧和外侧突出于所述容置腔20的里侧壁和外侧壁。
[0037]本实用例中,所述拉块212包裹有软垫,如此设置的好处是:当小孩在睡着时,他的手和/或脚可能会乱动,如果拉块212没有包裹软垫,则有可能伤到他(她)们的小手或者小脚或者胳膊或者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挡板的里壁、外壁、上壁、左壁以及右壁均可设置软垫。
[0038]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挡板21朝向所述靠背部分的一面设置有所述软垫。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挡板21朝向所述前排座椅的一面也设置有软垫。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挡板21的各个角均作有导圆角处理。
[0039]请参见图6至图8,本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本实施例的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还包括:与所述乘坐部分同轴向的容置腔30,所述容置腔30包括底壁、里侧壁301、与里侧壁301相对的外侧壁302、左侧壁303以及与所述左侧壁303相对的右侧壁,所述里侧壁301紧靠所述乘坐部分的外侧边。其中:
[0040]所述外侧壁302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里侧壁301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所述外侧壁302上端边缘与里侧壁301上端边缘的高度之差与横向挡板31的厚度约等或者相等。
[0041]本实施例的容置腔30呈矩形腔,它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乘坐部分的轴向长度约等或者相等。在所述容置腔30的左、右两侧壁的上端并且靠近里侧壁30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孔32和第二导向孔(图未不)。
[0042]在所述横向挡板31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导向孔32和第二导向孔相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在所述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内分别设有一个可相对于该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的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伸缩杆还可以是一独立的部分,当横向挡板31被向上拉出后,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32和第二导向孔相应时,再将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分别穿过第一导向孔32和第二导向孔以分别容置在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中。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靠近孔口的一端的内周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的环形限位环(图未示出),所述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的里端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环形限位环抵设的环形凸起(图未示出),当所述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被拉出时,该环形凸起抵设于所述环形限位环的里端面,以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不能被完全拉出。
[004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挡板31的左、右侧壁的外壁上且靠近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可相对于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的孔径方向旋转的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固定端分别旋转固定在所述左侧壁303和右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旋转端以该固定端为圆心旋转。在与所述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固定端相对的一端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对所述第一挡杆的第二挡杆的旋转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挡板31的左、右侧壁靠近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的里端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的轴向压缩或者弹起的弹性件,所述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的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弹性件上,所述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的外端可向第一导向孔32和第二导向孔的方向弹出。当所述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被压向第一容置孔33和第二容置孔内时,分别旋转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以使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分别从径向上压住第一伸缩杆341和第二伸缩杆342的外端,并将第一挡杆的旋转端限位于第一限位杆与横向挡板31的左侧壁之间的限位空间内,将第二挡杆的旋转端限位于第二限位杆与横向接板32的右侧壁之间的限位空间内。
[004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容置腔30的外侧壁302的外表面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35,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35可以是突出于所述外侧壁302且设于所述外侧壁302的上端面的凸块,也可以是向前排座椅方向横向设置或者斜上方倾斜且可收折的横杆。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够使横向挡板31在拉出、向前排座椅方向翻转呈与乘坐部分呈同一方向时,该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35能够对该状态的横向挡板起到一个固定和限位的作用。
[0045]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挡板31的被放倒后,它朝向前排方向的长度小于前排座椅的靠背与后排乘坐部分的最短水平直距离。
[0046]请参见图9,本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的第四个实施例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乘坐部分和靠背部分;本实施例还包括与第三实施例结构或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它们同样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侧表的外表面,以对所述横向挡板起到一个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本实施例的供后排用户乘坐的座椅还包括:与所述乘坐部分同轴向的容置腔40,所述容置腔40的里侧壁401、与里侧壁401相对的外侧壁402、左侧壁以及与所述左侧壁相对的右侧壁,所述里侧壁401紧靠所述乘坐部分的外侧边。其中:
[0047]本实施例的容置腔40呈矩形腔,它的轴向长度与所述乘坐部分的轴向长度约等或者相等,它的底部接近车内的脚踏面。所述容置腔40的外侧壁402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所述里侧壁401的上端边缘所在的水平面。在所述容置腔40的里侧壁401的上端边缘上设置有一横向挡壁404,所述横向挡壁404的固定端与所述容置腔40的里侧壁401的上端边缘垂直连接,所述横向挡壁404的延伸端朝向前排座椅方向水平延伸且不完全遮盖所述容置腔40的开口。所述横向挡壁404的底端面与所述外侧壁40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48]本实施例的横向挡板41同样的可以上下滑动的设于所述容置腔40中。所述横向挡板41包括下挡板411和上挡板412,所述下挡板411的形状与所述容置腔40相匹配,即所述下挡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