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转器组件、前端组件、以及碰撞吸收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78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后端;附接至后端的引导构件;以及附加至车架纵梁的随动件,其中,随动件由引导构件接收,其中,完全正面碰撞的力推动引导构件相对于随动件移动,并且与和偏转器纵向对准的物体的碰撞由偏转器吸收,偏转器被驱动进入车架纵梁以使车架纵梁弯曲并使车辆围绕竖直轴线转动,从而使位于偏转器后面的车辆远离物体横向移动。
[00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保险杠和车架纵梁的车辆的前端的碰撞吸收设备,包括:附接至保险杠的偏转器组件,包括:偏转器横杆,从保险杠向外延伸至外端并返回到邻近车架纵梁的后端;附接至后端的引导构件;以及附加至车架纵梁的随动件,其中,随动件由引导构件接收。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引导构件形成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通道。
[0032]根据本实用新型,保险杠通过溃缩盒以相对于车架纵梁间隔开的关系被保持,其中,偏转器组件附接至溃缩盒前面的保险杠,并且随动件在溃缩盒后面的位置处附接至车架纵梁。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引导构件在完全正面碰撞中相对于随动件移动,并且当偏转器的后端在完全正面碰撞中移动到随动件后面时,引导构件与随动件脱离。
[003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具有保险杠和车架纵梁的车辆的偏转器组件,在完全正面碰撞中,随动件通过引导构件引导偏转器纵向移动,以不与用于完全正面碰撞的碰撞吸收系统(例如溃缩盒)的性能相干涉。而在小重叠碰撞时,障碍物对偏转器的碰撞能够引起车辆远离障碍物转动以进一步限制进入乘客室的侵入。
[003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组件,在完全正面碰撞中,随动件通过引导构件引导偏转器横杆纵向移动,以不与用于完全正面碰撞的碰撞吸收系统(例如溃缩盒)的性能相干涉。而在小重叠碰撞时,障碍物对偏转器横杆的碰撞能够引起车辆远离障碍物转动以进一步限制进入乘客室的侵入。
[003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具有保险杠和车架纵梁的车辆的前端的碰撞吸收设备,在完全正面碰撞中,完全正面碰撞的力推动随动件引导构件相对于随动件移动,以不与用于完全正面碰撞的碰撞吸收系统(例如溃缩盒)的性能相干涉。而在小重叠碰撞时,障碍物对偏转器横杆的碰撞由偏转器吸收,偏转器被朝向车架纵梁驱动,以使车架纵梁弯曲并使车辆关于竖直轴线转动,从而使车辆远离物体横向移动,以进一步限制进入乘客室的侵入。
[0038]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上述方面以及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在已组装状态的车辆的前端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俯视平面图,该车辆的前端具有车架纵梁和前保险杠,并配备有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例制造的偏转器组件。
[0040]图2是在碰撞后状态的车辆的前端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俯视平面图,该车辆的前端具有车架纵梁和前保险杠,并配备有如图1中所示的偏转器组件。
[0041]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3-3截取的横截面图。
[0042]图4A是从图1中的线4-4的视角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已组装位置的偏转器的后端,其中轮形随动件设置在引导件中。
[0043]图4B类似于图4A,示出了偏转器的端部,包括在完全正面碰撞期间相对于轮形随动件向后偏移的引导件。
[0044]图4C类似于图4A,示出了偏转器的端部,包括引导件,引导件在完全正面碰撞的后期释放轮形随动件之后向后偏移到某一点。
[0045]图5是随动件的可选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图,示出了可替代图3和图4A至图4C中的轮形件的球形滚动件。
[0046]图6A是从图4A的视角截取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处于已组装位置的偏转器的后端,其中在引导件中设置有滑动靴随动件。
[0047]图6B类似于图6A,示出了偏转器的端部,包括在完全正面碰撞期间相对于滑动靴随动件向后偏移的引导件。
[0048]图6C类似于图6A,示出了偏转器的端部,包括引导件,引导件在完全正面碰撞的后期释放滑动靴随动件之后向后移动到某一点。
[0049]图7是随动件的可选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类似于图6B示出了偏转器的端部,包括在完全正面碰撞期间相对于紧固件向后偏移的带槽的引导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是可通过多种替代的形式实施的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一些部件可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组件的细节。在本申请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节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
[0051]参照图1至图3,示出了在碰撞测试之前车辆的前端10与小重叠刚性障碍物(SORB) 12。车辆的前端10包括保险杠16和偏转器组件18。偏转器组件18包括从保险杠16延伸到车架纵梁22的钩形偏转器20。溃缩盒24示出为组装在保险杠16与车架纵梁22之间。
[0052]偏转器组件18包括外端26,外端26沿纵向向后延伸到钩形偏转器20的后端28。引导构件30附接至偏转器20的后端28。在引导构件30上提供引导表面32。随动件36附接至车架纵梁22。引导构件30接收随动件36。
[0053]具体地参照图3,随动件36是轮形滚动件38。滚动件38可安装于车架纵梁22并可旋转,或者可选地,滚动件38可安装成不能旋转的。引导构件30形成接收滚动件38的通道40。引导构件30包括上臂42和下臂44。上臂42和下臂44在引导构件30的外壁48与引导构件30的内壁50之间延伸。内壁50形成槽52。随动件36 (在这种情况下为轮形滚动件38)接收在槽52中。
[0054]参照图4A至图4C,偏转器20的后端28 (在图1中示出)示出了具有包括引导表面32的引导构件30。轮形滚动件38示出为附接至车架纵梁22。在图4A中,滚动件38接收在附接至后端28的引导件30中。图4A中的滚动件38处于“已组装”位置。
[0055]参照图4B,滚动件示出为设置在引导件30中,但是由于后端28在完全正面碰撞测试中被向后驱动而移动。滚动件38可沿着引导表面32滚动,并且可保持后端28与车架纵梁22对准。
[0056]参照图4C,后端28示出为被进一步向后驱动直至引导构件30变为与滚动件38分离。
[0057]往回参照图1,前端10示出为已组装并且处于与刚性障碍物12碰撞之前。提供引导件30中的滚动件38以避免偏转器组件18与在完全正面碰撞中溃缩盒20的性能相干涉。在完全正面碰撞中,保险杠16被朝向溃缩盒24驱动以使溃缩盒24朝向车架纵梁22塌缩。偏转器组件18随保险杠16在向后方向上移动。引导件30固定于偏转器20的后端28并且在滚动件38上滚动或滑动。滚动件38沿着通道40内的引导表面32行走,以引导偏转器20的后端28在纵向方向上并且与车架纵梁22对准的移动。引导构件30和滚动件38用来最小化与溃缩盒24进行的能量吸收的任何干涉。
[0058]参照图2,示出了在碰撞刚性障碍物12之后的前端10。在SORB碰撞之前,偏转器组件18与刚性障碍物12纵向对准。偏转器组件18与刚性障碍物的SORB碰撞引起车辆远离障碍物转动并且限制进入乘客室的侵入。小重叠刚性障碍物测试中的偏转器组件18朝向车架纵梁22驱动。由刚性障碍物12施加的碰撞载荷被引到车架纵梁22中。引导构件30由于偏转器20的后端28对车架纵梁22施加的载荷所引起的车架纵梁22的变形或弯曲而保持与滚动件38接合。偏转器20由于碰撞而遭受变形。
[0059]参照图5,示出了可选实施例,该可选实施例包括球形构件56以代替参照图1至图4所示出并描述的轮形滚动件38。图1至图4所示的钩形偏转器20的后端58接收球形构件56。弯曲的上臂60和弯曲的下臂62形成槽64。上臂60和下臂62沿相对于后端58向前的方向延伸并且用来以与引导构件30(图1至图4中示出)类似的方式引导偏转器20的后端28。槽64从后端58在纵向方向上在上臂60和下臂62之间延伸。
[0060]参照图6A至6C,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