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22010阅读:来源:国知局
6]一内衬缓冲垫10 (如图4所示),具有缓冲作用,是一发泡材质制成;
[0057]一外套11,设于该内衬缓冲垫10的外层,用于包覆该内衬缓冲垫10 ;
[0058]四固定件12,分别设于该外套11的四角处,用于将该安全防护隔件I固定于该汽车的两前座2间的空隙24。该固定件12是能调整长度,位于该外套11上方两侧的固定件12分别由一上固定带13及一上环扣14(为一边面具有弹性扣舌片的环扣)所构成。该上固定带13 —端与该外套11固定,该上固定带13另端连接该上环扣14 ;位于该外套11下方的两固定件12分别是由一下固定带15、一下环扣16、及一下环件17 (为一边面具有弹性扣舌片的环扣)所构成,该下固定带15—端与该外套11侧端固定,另端与该下环扣16固定,该下环件17 —端具有封闭扣孔,另一端固定于该外套11下方;
[0059]—横向长条带18,设于该防护隔件I面向汽车前侧面(如图1所示),该长条带18两端与该外套11固定,中间部份与该外套11分离;
[0060]一外袋19,袋口朝上,设于该防护隔件I面向汽车前侧面,且位于该长条带18下方;及
[0061]一收折线1A,横设于该防护隔件I中间处,可经由该收折线IA将该防护隔件I对折收藏。
[0062]请参阅图5-6所示,使用时,将该防护隔件I置于汽车的两前座2间,令该外袋19朝向汽车前侧,将两上固定带13以上环扣14分别扣固于该汽车两前座2的头枕栓20上,再将该下固定带15伸入该前座2的靠背21与座垫22间的间缝23后,经由该下环扣16与该下环件17扣接,并分别调整上、下固定带13、15的长度(以稍紧为佳),即可将该防护隔件I固定于汽车两前座2间,以避免后座乘客碰触到手煞车或排档杆。
[0063]另,请参阅图6所示,后座乘客可将包覆有皮套IC的平板计算机IB或手机等跨置于该防护隔件I的顶缘,该平板计算机IB的屏幕面向后座乘客,皮套IC伸入该长条带18中,将平板计算机IB固定于该防护隔件I上;又,该防护隔件I的外袋19能放置物品。
[0064]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隔件I不用时,能与前座2拆离,具活动可拆性。收起时,以收折线IA为中心点,将该防护隔件I对折,达到收折不占空间的效果。
[0065]请参阅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防护隔件3是具有一本体30,该本体30隐藏于汽车前座2其中一靠背21的一隐藏腔室31内,该隐藏腔室31面向汽车两前座2之间的空隙24端具有一出口 32,该本体30的一端是一拉出端,该拉出端能经由该出口 32处被拉出至另一汽车前座2的靠背21的侧边,并由一定位装置33将该拉出端固定。该定位装置33设置有横向排列的复数个卡凹槽330及设置有一与该卡凹槽330卡接配合的横向排列的复数个卡凸粒331,该二者其中之一是设置于该隐藏腔室31内壁,另一设置于该本体30的相应侧壁。使用时,将该防护隔件3外拉如图9所示,将前后座隔离。不使用时如图8所示,将该防护隔件3往隐藏腔室31内推送即可,具活动收合性。
[0066]请参阅图10-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防护隔件4是一软卷式本体40,设置一弹簧,以该弹簧的弹簧力卷绕而成。该软卷式本体40以卷绕形式隐藏于汽车前座2的其中一靠背21的一隐藏腔室41内,该隐藏腔室41面向汽车两前座2之间的空隙24端是具有一出口 42,该本体40的一端是一拉出端,该拉出端能经由该出口 42处被拉出至另一靠背21的侧边,并由一定位装置43将该本体40的拉出端固定。其中,该定位装置43为一扣带430,该扣带430的一端分别与该软卷式本体40的上、下侧端固接,另一端固定有一一边面具有弹性扣舌的环扣,该其中一扣带430与汽车前座2的一头枕栓20扣接,另一扣带430由前往后伸入该前座2的靠背21与座垫22间的间缝23后拉出扣接,将该本体40被拉出端固定(如图10所示)。
[0067]请参阅图13-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防护隔件5是具有一一软卷式本体52,内部设置一弹簧,以该弹簧的弹簧力卷绕而成。该软卷式本体52是设置于汽车二前座2间的一置物箱50所设置的一隐藏腔室51内,该隐藏腔室51的顶端具一出口 520,该软卷式本体52的顶端能经由该出口 520被上拉至该汽车前座2的头枕25位置,并由一定位装置53将该软卷式本体52的顶端固定。该定位装置53为一扣带54,分别设于该软卷式主体52的上方两侧端,分别与汽车前座2的二头枕栓20扣住定位,如图13所示。
【主权项】
1.一种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内衬缓冲垫,具有缓冲作用; 一外套,设于该内衬缓冲垫的外层,用于包覆该内衬缓冲垫;及 四固定件,分别设于该外套的四角处,用于将该安全防护隔件固定于该汽车的两前座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能调整长度,位于该外套上方两侧的该固定件能分别固定于该前座的头枕栓上,位于该外套下方两侧的该固定件穿过该前座的靠背与座垫之间缝后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外套上方两侧的该固定件分别由一上固定带及一边面具一弹性扣舌的一上环扣所构成,该上固定带一端与该外套固定,该上固定带另端连接该上环扣;位于该外套下方的两固定件分别由一下固定带、一边面具一弹性扣舌的一下环扣、及一下环件所构成,该下固定带一端与该外套侧端固定,该下固定带另端与该下环扣固定,该下环件固定于该外套下方,具有一封闭扣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该防护隔件面向汽车的前侧面,固定有一横向长条带,该长条带两端与该外套固定,且中间部份与该外套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该防护隔件面向汽车的前侧,位于该长条带下方设有一袋口朝上的外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内衬缓冲垫是一发泡材质制成。7.一种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是具有一本体,该本体隐藏于汽车前座其中一靠背的一隐藏腔室内,该隐藏腔室面向汽车两前座之间的空隙端具有一出口,该本体的一端为一拉出端,该拉出端能经由该出口处被拉出至另一靠背的侧边,并由一定位装置将该拉出端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具有一横向排列的复数个卡凹槽,及与该卡凹槽配合卡接的一横向排列的复数个卡凸粒,该横向排列的卡凹槽及卡凸粒二者其中之一是设于该靠背外侧壁,另外一个是设于该隐藏腔室的内壁。9.一种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一软卷式本体,内部设置一弹簧,以该弹簧的弹簧力卷绕而成;该软卷式本体隐藏于汽车前座其中一靠背所设置的一隐藏腔室内,该隐藏腔室面向汽车两前座之间的空隙端具有一出口,该本体的一端为拉出端,该拉出端能经由该出口处被拉出至另一靠背的侧边,并由一定位装置将该拉出端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为一扣带,该扣带分别设于该拉出端的上、下端。11.一种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一软卷式本体,内部设置一弹簧,以该弹簧的弹簧力卷绕而成,配置于一汽车两前座间的置物箱的一隐藏腔室内,该隐藏腔室具一出口,该软卷式本体的顶端能经由该出口被上拉并由一定位装置将该顶端固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为一扣带,该顶端的左右两侧。
【专利摘要】一种置于汽车前座间之安全防护隔件,是固定于汽车的两前座间,避免后座孩童经由该汽车的两前座间的空隙爬到前座,碰触手煞车或排档杆;或者车子紧急剎车时,未系安全带的后座乘客经由该二前座间的空隙,冲撞到前座前方,造成安全危害,由此增加行车安全。
【IPC分类】B60R21/06
【公开号】CN204674528
【申请号】CN201520368094
【发明人】林佳宪
【申请人】杏美生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