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板制成的板结构位置矫正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37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预制板制成的板结构位置矫正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混凝土预制板制成的板结构、尤其是对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进行位置矫正的方法和装置,其中预制板用可以硬化的底注材料进行底注,并且被放置于一个底座的承载层上。
已有的由混凝土预制板制作的板结构一般都应用于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中。高速交通工具由钢轨引导。为了使高速车辆的运行舒适、无故障,需要钢轨、亦即需要下部结构中的板在高度方向和侧面方向上非常精准地定位。钢轨的位置矫正一般借助于现有的钢轨固定系统以及通过在钢轨下面填入不同厚度的中间层来实现。这种方式下,可以对大约30mm量级上的道轨位置误差进行调节。其缺点是当需要进行更大的矫正时,例如底座发生了沉降,利用这样的矫正措施就不能消除问题,原因是经常需要进行较大距离的矫正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混凝土预制件制作的板结构进行位置矫正之可能,同时它还能达到较大的高度矫正。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7所给的特征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由混凝土预制件制作的板结构,尤其是用做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轨道中的板结构,在原位上进行矫正。板结构在较佳方式下为两块预制板彼此连接起来,其中,利用可以硬化的底注材料对预制板从下部结构中进行底注,并由底座的承载层承载之。为了对至少一块预制板或者其一部分进行位置矫正,将预制板全部或者局部地从底注材料和/或承载层上分割开,接下来进行精细定向,并随后重新利用底注材料进行底注。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进行大尺度的高度矫正。进行分割的方法或者是化学、或是机械方法。最佳方法取决于周围环境条件和使用的底注材料。
如果对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和/或承载层沿着预制板的纵向和/或横向进行分割,就采用了对预制板进行分割的一种很简单方式。如何选择对下部结构沿着纵向还是横向进行分割,取决于板的沉降方式、可供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环境条件。
如果对底注材料基本上在其与预制板和/或承载层的接触部位上或其附近进行分割,能够保证新的底注材料良好地重新灌入及与预制板良好地连接在一起。
在分割下部结构、尤其是分割底注材料之前,在下部结构中、尤其在底注材料中打一个孔,将分割工具、尤其是锯片安放到其中。这就不需要在分离切割之初就对板进行穿透分割。
分割线所具有的长度不等于预制板的长度,尤其是不在两块预制板的接缝处开始或者终止。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板接缝处产生可能的薄弱点。
在预制板上开凿出或者制作出填充孔,利用它来进行重新底注,这样就使新底注材料的填入明显易于进行。能够填入材料而基本上没有混入气泡。
特别好的方式是打开由旧的底注材料封闭的填充孔来重新进行底注。
利用安置于预制板中和/或其外部的、尤其是机械的或者液压的抬升机构,如螺杆或者升降垫,来对预制板进行精细定向。这样,以简单的方法利用第一次精细定向时经常还遗留在预制板中的机构,就能够使预制板定向。
为了避免分割薄层时损坏螺杆,较佳方式是在完成分割之前从分割切口区域中取出螺杆,并直到完成分割后才将螺杆安放到其支承位置上去。
为了使预制板上的行驶能够尽快恢复,较佳方式是利用可以特别快速硬化的沥青-水泥-沙浆、塑料或者水泥-沙浆对预制板进行底注。
本发明的装置具有一个分割装置,特别用来将钢轨引导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上的预制板下面安置的下部结构进行分割,尤其是对底注材料进行分割。固定行驶轨道通常由互相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块第一和第二预制板构成。分割装置被安置于需要进行分割的预制板或者其邻近的下一块板上,最好安置于钢轨上。
另一个本发明的装置具有一个分割装置,用来将钢轨引导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上预制板中至少一部分从其下部结构上分割下来。该分割装置被安置于一个与需要进行分割的预制板无关的导向器、尤其是相邻的道轨上。固定的行驶轨道绝大多数铺设成双轨的,因此为了分割必要的行驶轨道,分割装置可以在相邻道轨上受到引导。
分割装置在标准组件内部执行完沿预制板纵向的一个行程后,该分割装置的支座在固定安置的情况下,可以向后移动相当长的一段路段,分割装置可以在此路段中继续进行分割。
分割装置和/或标准组件最好受钢轨引导。这样可以实现精确引导的分割。
标准组件固定于钢轨上、尤其是被卡固住,这样能够快速更换位置以使分割工作向下延续。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描述。附图中

图1表示混凝土预制板的视2表示混凝土预制板安放结构的横截面图3表示底注材料的割缝图4表示预制板的抬高图5表示预制板和承载层之间缝隙的灌注图6表示索锯的实施例图1给出了预制板1的视图。该预制板1具有凸起,而钢轨2就被固定于后者上面。钢轨的固定器可以制造成不同的已知形式,允许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对钢轨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一旦这种调节的范围不再足够大,例如由于基座发生沉降,就需要对预制板1自身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六个位置上安置了螺杆7,用来对板1进行调节。设计于板1的边缘和中间部位上的螺杆7,允许人们通过对螺杆7中的一个进行或强或弱地旋出,来对板1进行精细调节。这些螺杆7一般在安放板1时已经置入其中。通过本发明,它们还兼备第二项功能,即能够对已经安放完毕的板1进行矫正。螺杆7被安置于板1的留空之中。
图2中给出了预制板1结构及其支承的横截面。在承载层5上安放着预制板1,其中间插入了底注物4。承载层可以为液压式连通的,或者为一个沥青的、或者其它的合适承载层。底注物4将预制板1与承载层5牢固连接起来。图中给出了一个置入状态的螺杆7,它用于使预制板1在第一次安放时定向,而在板1安放完毕后不再施加承载作用。它被安置于底注物4的留空中,因此可以继续利用。
为了矫正预制板1,在图3中将底注层4切开。这样,将底注层4完全切开后,预制板1在其进入板结构的框架内可以沿垂直方向移动。尤其在其直接与预制板1的分割位置处对底注层4进行分割时,更具有优势。这样,可以明显地改善随后重新填入的新底注材料4与预制板1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原来的底注层4与预制板1之间的连接层在这里失去了其承载功能,而与新层相连接。较好的方式也可以是将分割切口选择在承载层5与底注物4之间的连接部位。这样还可以对可能的松脱连接进行翻新。不过,在预制板1和底注物4的连接部位上或其附近进行切割分离比较容易进行,原因是对于已知厚度的预制板1,这个部位借助于控制仪容易进行抓握、易于分割。由于底注物4的厚度可以不同,相对于它与液压连通的承载层5之间的连接部位来说,该连接部位的检测要容易一些。
如果需要使预制板1下沉,就从底注物4中切割出方形块,随后预制板1沉入到形成的中空腔中。
图4中给出了抬高预制板1的过程。通过旋进螺杆7、并相应地对预制板1进行精细方向调整,将预制板1相对于底座抬高。这样增大了缝隙。
在图5中对预制板1重新进行底注。底注物4硬化,从而能使螺杆7重新卸载。
在图6中草画出预制板1上的分割装置。该分割装置可以为索锯、氧枪等,被安置于一个可移动的滑块21上。滑块21借助于一个绳索卷绕器被牵拉于需要对预制板1进行分割的位置上方。绳索卷绕器及绳索被固定于一个作为支座的固定点上。该固定点最好安置于相邻的预制板1上。安放于预制板1上的道轨2可以作为滑块21的导向器。道轨2还可以作为支座的固定器。这里,支座最好被卡固于道轨2上,并且在滑块21的最大移动行程用完后,可以为进行后续分离切割而移动。
为了使新的底注物较快速地硬化,尤其在负温下,较好的情况是对缝隙或者底注材料进行加热。为了获得与新注入的底注材料之间的良好连接,最好在填充缝隙之前对其利用高压清洁器等进行清洁。如果使用一种与承载层具有良好连接特性的新底注材料,也可以选择在承载层中开取缝隙。
本发明也可以在整体更换混凝土预制板过程中应用。此时,将板整体性地从连接结构中分割下来,并随后将更换的板重新安置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混凝土预制板(1)制成的板结构、尤其是对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的板结构进行位置矫正的方法,其中,预制板(1)由可以硬化的底注材料(4)制作的下部结构和基座的承载层(5)所承载,其特征在于为了对至少一块预制板(1)进行位置矫正,将预制板(1)从下部结构、尤其是从底注材料(4)和/或承载层(5)上至少可以部分地分割开,接下来进行精细定向并随后重新用底注材料(4)进行底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4)至少局部地割开。
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4)沿着预制板(1)的纵向和/或横向被割开。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注材料(4)基本上在其与预制板(1)和/或承载层(5)的接触位置上或其附近被割开。
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4)至少在预制板(1)的整体宽度上被割开。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割下部结构之前,尤其是在分割底注材料(4)之前,在下部结构中、尤其在底注材料(4)中打一个孔,以便将分割工具、尤其是锯片安放到其中。
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割线所具有的长度不等于预制板(1)的长度,尤其是不在两块预制板(1)的接缝开始或终止位上。
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板(1)上制出或者开出填充孔(9),并用于重新进行底注。
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由旧的底注材料(4)封闭的填充孔,来用于重新进行底注。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预制板(1)利用安置于预制板(1)中和/或其外部的、尤其是机械的或者液压的抬升机构,如螺杆(7)或者升降垫来进行精细定向。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分割之前从分割切口区域中取出螺杆(7)。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到完成分割后才将螺杆(7)安放到其支承位置上去。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可以特别快速硬化的沥青-水泥-沙浆、塑料或者水泥-沙浆对预制板(1)进行底注。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锯、尤其是索锯(20)、剑形锯或者片锯来对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4)进行分割。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氧枪来对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4)进行分割。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压水流来对下部结构、尤其是底注材料(4)进行分割。
1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部结构中的缝隙在重新灌注之前要进行清洁处理。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底注物(4)快速连接,对灌注位置进行加热。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块预制板(1)整体地从板结构中分割下来并用一块替换板替代。
20.具有切割装置的装置,用于将钢轨引导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上之预制板(1)至少部分地从其下部结构上分割下来,尤其是进行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位置矫正时,其特征在于分割装置(20,21)被安置于需要进行分割的预制板(1)或者其邻近的下一块板上。
21.具有切割装置的装置,用于将钢轨引导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上之预制板(1)至少部分地从其下部结构上分割下来,尤其是进行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位置矫正时,其特征在于分割装置(20,21)被安置于一个与待分割的预制板(1)无关的导向器、尤其是相邻的道轨上。
2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装置(20,21)对下部结构、尤其是安置于预制板(1)下方的底注材料(4)进行分割。
2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制板(1)彼此连接在一起。
2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装置(20)被安置于第一或者第二预制板(1)的钢轨(2)上。
2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装置(20)是一个标准组件(20,21)的一部分,并且在该标准组件(20,21)内部执行沿预制板(1)纵向的行程。
2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割装置(20)和/或标准组件(20,21)在钢轨(2)上移动。
2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标准组件(20,21)固定安置于钢轨(2)上、尤其是被卡固住。
全文摘要
一种对混凝土预制板(1)制成的板结构、尤其是高速交通工具的固定行驶轨道的板结构进行位置矫正的方法,预制板(1)由可硬化的底注材料(4)构成的下部结构和基座的承载层(5)所承载。为了对至少一块预制板(1)进行位置矫正,将预制板(1)从下部结构、尤其是从底注材料(4)和/或承载层(5)上至少可以部分地分割开,接下来进行精细定向并随后重新用底注材料(4)进行底注。具有切割装置的装置,用于将上述预制板(1)至少部分地从其下部结构上分割下来,在进行位置矫正时,分割装置(20,21)被安置于待分割预制板(1)或者其邻近的下一块板上。
文档编号E01B29/04GK1474898SQ01818742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2日
发明者迪特尔·赖歇尔, 斯特凡·博尔格, 乌尔丽克·施赖纳, 埃里希·林德纳, 博尔格, 林德纳, 克 施赖纳, 迪特尔 赖歇尔 申请人:马克斯博革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